H5產品設計與開發研究

時間:2022-07-30 03:05:23

導語:H5產品設計與開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H5產品設計與開發研究

一、研究現狀及研究目標

研究現狀:據了解,我們使用的融媒體平臺被廣泛認可,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南方日報、新華社等眾多傳統媒體,都曾經或正在使用木疙瘩進行可視化新聞的制作,我們的產品及品牌實力可見一斑。

二、主要研究內容及方法

h5是國內對HTML5的簡稱,是一種網頁標準語言,所有的網頁瀏覽器在顯示網頁時都將遵循這一標準規范。H5支持豐富的媒體形式、動畫和交互,可以將不同媒體內容通過交互的方式整合到一起,形成全新的融媒體形式內容。(一)內容研究重點。H5是公認的廣告利器,越來越多的商家意識到H5傳播的魅力所在,所以開始高端定制自己的商業H5用于廣告傳播。無論是PV,UV還是把H5作品放置在微信文章中進行吸粉吸閱讀量,商家都是十分關注的。例如,我們為讀者新媒體集團定制的2款產品,瀏覽量均已經過百萬!為商家帶來了不可預估的商業廣告訂單!能為我們所服務的甲方商家,提供營銷類H5也是我們非常重點的研究內容,我們已經非常成功的案例:為格力公司總部制作18.3.18上線的格力活動快閃H5,是我們項目團隊制作的視頻類H5,效果非常好,我們也以8000元的高價成交訂單[1]。(二)技術研究重點。基于MUGEDA平臺的關鍵幀動畫、進度動畫、曲線變形動畫、遮罩動畫、元件動畫等基礎動畫設計技術理論知識與應用方法;微信搖一搖、投票、抽獎、排行榜、雙屏互動、大屏互動、微信合影等微信定制技術理論知識與應用方法;行為與事件、表單技術、陀螺儀等基礎人機交互技術理論知識與設計制作方法;全景畫、VR視頻、動畫關聯、隨機數、定時器、邏輯判斷等高級人機交互技術理論知識與設計制作方法。(三)研究思路及方法。首先我們要明確項目的周期,進行好項目分工工作;作為項目主持人要有領導感同時要兼聽各個崗位成員的意見,從客戶溝通、策劃、作品生產、交付工作、作品產品質量跟蹤、上線測試服務、上線技術支持、宣傳推廣服務一條龍融媒體解決方案,每一個環節都嚴把質量關,每一個環節都責任落實到人,保證我們項目團隊生產的作品都是精品[2]。

三、實施步驟

(一)策劃與文案。我校聞曉彤工作室和尹嵩工作室,為我們項目的設計工作室提供全方面的策劃與文案支持,團隊負責人為211工程院校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曾獲中國新聞獎并有省級電視臺工作經驗,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為我們H5產品的內容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二)美工與技術。美工是作品成敗的首個關鍵要素之一,項目工作室擁有專業美工團隊,按照訂單價格的不同,客戶可以自己選擇。同時與魯迅美術學院教師工作室合作,在手繪及專業插畫領域,保障我們的作品美工質量能夠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技術方面,Mugeda官方為我們提供絕對的技術支持,同時我們的設計工作室擁有三位認證設計師,能夠完成90%以上難度的H5產品作品技術工作,同時每年進行2次官方技術培訓,提升水平。(三)市場推廣。我們采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三個教師團隊工作室自己的融媒體矩陣,進行產品推廣宣傳,可以說我們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和粉絲基礎,可以完美的推廣我們項目的產品。(四)社會項目商務談判。項目團隊擁有最強商務談判團隊,由倆個不同專業5名教師組成,共同完成社會上所有項目的商務談判工作,同時,我們引進專業談判專家兼職介入我們的項目談判工作,目前來看效果極佳,未來,我們會在商務談判領域開展新的工作,更好的輔助我們完成各種項目的對接工作[3]。根據我們8.1到8.6的流水線方式生產模式,我們進行全面的H5商業解決方案,在融媒體時代,給商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支持。

四、創新之處

(一)多平臺高嵌入性。我們所有的產品經過測試上線之后,可以生成全網通過的網絡地址,同時可以導出多種媒體形式的源文件包,適合參加各類大賽,同時可以生成一個作品的唯一身份識別“二維碼”,只要輕松拿手機微信端進行掃二維碼的操作,客戶就可以觀看到作品。(二)人工智能VR類H5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主要開發帶有人工智能功能的H5產品,融合了VR\AR等前沿技術,全面和新媒體時代對接。(三)視頻類H5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視頻采用PR進行剪輯、AE進行包裝,目前已經有格力公司等上市公司上線產品在市場上推廣,推廣效果非常好,給商家帶來了利益。(四)高端定制類H5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高端定制,一般情況下,我們為甲方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融媒體解決方案,當然我們重點來做H5產品這部分內容,根據客戶提供的需求文檔進行估計、7天周期進行制作,并在開工之前收取20%的預付款。

參考文獻

[1]IH5學院官方平臺,2017.[2]蘇杭.H5移動營銷設計寶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5-7.

[3]吳欣怡.現代教育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45-46.

作者:吳欣怡 單位:沈陽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