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的作用

時間:2022-03-25 10:56:07

導語: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藝術中的價值體現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社會價值

由于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傳統習俗,因此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情趣都有著細微的差異,但是大多數不同地區的民族都有著尊重傳統、向往和平和重視道德的優良傳統。中國傳統文化也呈現出人類祥和、重視道德的生活理念。當代的服裝設計如果要試圖通過視覺設計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與引發購買欲望,這就需要服裝設計師必須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受眾,從他們的民族傳統文化的接受差異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設計出容易被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藝術風格和形式,進而引導當代服裝設計風格潮流。服裝設計師必須讓服裝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展現出符合中國人情感世界的精神特征。如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龍、鳳等傳統圖案象征著氣魄與富貴,服裝設計師要根據這種傳統理念,設計出對龍、鳳等傳統造型具有特殊文化內涵的表現形式,使中國獨特的文化風格融于現代服裝設計中,滿足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認知。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人文價值

傳統文化是服裝設計的重要元素。不同的文化元素體現特定的文化內涵,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裝設計中,以豐富的視覺手段來表達服裝設計師所要表達的寓意,既反映出設計深沉的人文意識,又體現出服裝作品的人文精神。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許多服裝設計師會考慮中國人的審美特征,在設計過程中主動引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中的喜鵲、鯉魚、龍和鳳凰等具有象征意義的傳統圖形,來滿足中國大眾服裝消費需求,滿足中國人文化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可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可以為現代服裝設計提供豐富多彩的重要創作元素。這種運用民族傳統文化設計出的作品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而這種服裝體現出來的意蘊是特定的,中國消費者對這些傳統形象的接受與熟悉程度是不可取代的。而中國消費者通過這些民族設計元素可以馬上心領神會其中所表達的內容和信息,從而可以很好實現設計者的最終意圖[2]。在現代服飾設計中,服裝設計師們通常借助充滿寓意的傳統文化元素來體現祈福、吉祥、喜慶之意,同時結合現代流行元素對其進行藝術處理,從而實現其與時代環境的完美融合,使我國現代服裝設計水準得到藝術升華。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藝術價值

在現代服裝設計過程中,科學合理吸收和利用傳統文化元素,可以體現傳統文化藝術獨特魅力與永恒精神。東西方藝術由于不同的文化系統在構成上存在明顯差異,進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藝術文化體系,但在審美意識和美的感受方面,二者又是在相互融通中相互影響的。很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與西方的藝術觀念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也從中反映出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存在的藝術價值,體現出其對現代社會時尚生活的重要價值。而藝術來源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因此,傳統文化融入服裝設計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服裝設計師充分利用和挖掘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的文化內涵,更為重要的是可深入了解生活,充分理解和把握當前服裝消費者的審美意識和美的感受,根據消費者的審美心理進行藝術創作,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與精神完美地體現在服裝設計中,從而實現現代服裝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對接,更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二、現代服裝設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很多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已經有意識地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裝設計中,但是服裝設計師運用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忽視傳統,崇洋媚外

我國藝術設計中模仿西方藝術文化“崇洋媚外”的思維早已存在并且根深蒂固。雖然這種觀念隨著改革開放而有所改變,但是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服裝設計師忽視中國的傳統文化,熱衷于對西方藝術形式進行表面的簡單模仿,在服裝藝術設計上奉行簡單的“拿來主義”,這種創作理念不但排斥了自己固有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同時也失去中國優秀文化獨特的藝術特征,也無法真正體現出西方文化藝術的精髓,反而使自己設計出來的服裝作品不中不洋,使消費者如嚼白臘,這種缺少獨特藝術風格的服裝根本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實際需求。

(二)機械復古,缺乏創新

傳統優秀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但是很多服裝設計師卻簡單理解為“拿來主義”,機械地簡單地復古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導致設計出的服裝作品缺乏現代創意。機械和簡單的復古使得眾多以民族元素設計出的服飾風格上體現出當代服裝設計師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深入了解,僅僅只是對中國服飾文化元素流于表面的形式借用,這種設計理念指導下的服裝設計作品只能是千篇一律,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文化消費需求[3]。某種程度上講,從傳統元素中吸收創作靈感是當代服裝設計師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但設計師如果不深入把握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而將其簡單理解為某些一成不變的符號和圖形,而不對其進行藝術上的發展和創新,那么創作出來的服裝作品很容易暴露出設計者的審美情感局限,無法在形式上進行突破和發展,就無法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三)形而上學,時尚匱乏

一些服裝設計師在進行現代服裝設計時,忽視了人與物的時尚因素和服裝的實用功能,設計只是單純走為傳統而傳統的形而上學老路,是一種孤芳自賞式的藝術化設計,而傳統文化元素必須與當代流行時尚進行有機結合才可以完美體現其市場價值和文化價值,才能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但是目前很多服裝設計師深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沒有充分考慮時尚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機融合。而國外設計師設計出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服裝作品表現出具有現代流行時尚的風格特征。單純走為傳統而傳統的形而上學的設計理念,雖然形式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承,但實質上只能算是一種簡單的模仿,而且設計師又不考慮時尚化,就無法更好滿足消費者對服裝藝術的追求。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與創新

(一)汲取服裝設計的文化內涵

目前的藝術設計都是悠久歷史傳承下來的中華文化統一體的延續部分,沒有文化歷史積淀的服裝藝術設計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必須將現實與傳統有機結合起來,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發展現代服裝設計。但繼承傳統并不意味著生吞活剝,簡單地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機械拼湊,更不是單一地截取、肢解,而要有效地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并且從當今的時尚視角對其進行傳承和創新。只有擁有豐厚底蘊的傳統文化和深厚創造力的雙重支撐,服裝設計師才能具有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和創造力。因此,當代服裝設計師必須主動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理解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

(二)創新服裝設計的款式

隨著消費者觀念的不斷更新,傳統中式服裝已經明顯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快速節奏和大眾的生活習慣。這就需要當代服裝設計師在服裝款式造型上進行變革與創新,服裝設計師必須在社會流行時尚的指導下對中國傳統服裝款式進行大膽的改造和創新,如傳統旗袍設計成短裙款式或分體款式。這種創新服裝設計的款式很好地體現出當今設計理念的流行國際化趨勢,完美體現出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流行趨勢[5]。以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上各國領導人身著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式唐裝”為例,為適應灑脫自如的現代服裝理念,在繼承傳統清代“馬褂”基本樣式的基礎上,大膽采用現代西服設計的“裝袖”,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三)創新服裝設計的圖案

服裝設計師在進行藝術創作時,不僅僅只追求款式新穎和面料考究,也必須關注服裝設計中的圖案,因為中式服裝只有恰到好處地完美呈現圖案,才可以稱之為一款設計優良的服裝作品。經過長期發展,中國形成豐富多彩的傳統圖案文化,但在實際設計應用中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再創新。同時服裝設計師可以重新拼接傳統圖形如剪紙圖案、皮影戲圖案、瓦當圖案、京劇臉譜等元素,不僅不會顯得俗氣、陳舊,反而對服裝作品整體可以起到點石成金的良好作用

綜上所述,現代服裝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機結合對提高服裝品牌文化附加值、滿足流行消費要求、創造中國特色服飾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服裝業的有效方式。中式服裝設計師必須在現代時尚理念指導下科學合理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而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如果將傳統元素創新性地運用到服裝款式、圖案上必將會使我國開拓出服裝藝術設計的嶄新領域,使服裝彰顯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文作者:焦樂杰工作單位:閩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