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服裝設計人才培養
時間:2022-11-20 08:52:49
導語:淺談高職服裝設計人才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審美理念和審美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對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尤其是服裝設計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和發展更是關注較多的主要問題。本文結合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實際,提出了改革高職服裝設計實訓課程人才培養改革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高職服裝設計;實訓課程;人才培養;改革途徑
高職院校職業教育是當前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以及人們消費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服裝設計產業的發展和進步也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進而對高職院校培養的服裝設計專業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因此,改革高職服裝設計實訓課程,促進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全面發展,是現代社會對高職服裝設計專業提出的具體要求。
1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增強興趣驅動
高職服裝設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是以培養專門性的服裝設計人才為目標的專業學科,實訓課程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而設置的專門性課程,是促進學生專業能力全面有效發展的重要途徑。其中,工藝實訓、創意實用、傳統手工藝實訓等都是高職院校實訓課程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以服裝設計理論知識為基礎的、有針對性的實踐學習內容,其保障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訓課程教學方法方面,將各課程教學內容分類教學,建立了專業課堂研究小組,按照“設計構思—創意表達—工藝實現”的教學模式開展了具體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組織和引導作用,并對學生具體的學習行為提供一定的指導和糾正。比如,通過組建有關傳統手工藝制作學習課題,將有關傳統手工藝的扎染、蠟染、刺繡等基礎性課程合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互通有無,密切聯系當前比較流行的設計理念和審美趨勢,在原有設計手法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創新,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設計手法和技能的基礎上,能夠加以改革創新,形成富有自我特色的工藝創造理念和手段。高職院校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設計天賦和學習潛能。
2創建工作室,強化實踐能力,使作業向作品轉型
室內設計工作室是目前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新型有效模式,其由高職院校有關部門組織領導,并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由服裝設計專業教師帶頭實施,組建專門的室內設計服裝設計教學工作,為學生的服裝設計學習和實踐提供了一個自由發揮的學習空間和基地。在室內設計工作室模式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發揮著教學主動作用,為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實踐環節,組織學生以小組協作或自主學習的形式,高效地參與到了學生室內設計教學實踐學習過程中。另外,學生應該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有效利用學校所構建的室內設計專業性的教學實踐工作室,發揮學校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揮室內設計工作室的優勢,提高服裝設計專業知識和實踐過程學習效率。在以室內設計工作室為載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根據工作室內部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組織和執行學習內容和過程。首先,明確任務分配基本原則,本著共同發展、一起進步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和能力分配具體的學習任務,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有進步和發展的空間,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應該給予重點關注和培訓,使每一個學生學業水平都能夠有所提高。其次,發揮教師的教學專長,服裝設計專業分為許多具體的研究內容和門類,高職院校應根據教師的研究專長,設置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教師的專業性優勢,提高實際教學效果。
3挖掘創新能力,強化藝術修養,積累直接經驗
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一個產業發展和進步的途徑,尤其是對于發展設計這一類變化性極大的產業來說,創新更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是服裝設計產業發展進步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服裝設計理論和實踐知識能力的前提下,應發揮個人自我創新意識和能力,創新服裝設計作品,迎合現代社會對服裝設計的基本需求。高職院校應提高學生服裝設計藝術修養,因為服裝設計是一門藝術性極強的設計產業,在日常的服飾著裝上,很多人也很是講求服裝的藝術美和外觀美,因此,提高學生的服飾設計藝術修養,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的藝術理念和執行能力,符合大眾的藝術審美追求,具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則要積累服裝設計直接經驗,在發展設計的過程中,經驗雖然不是作品品質的關鍵因素,但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積累服裝設計直接經驗,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設計技能和情感,能夠提高學生服裝設計的品質和能力。
4加強專業之間的聯系性,培養創業精神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定然與其他事物之間存在千姿百態的聯系和溝通。就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實訓課程而言,實訓課程開展的效果好壞與否與學生參與到實踐學習的程度有很大的聯系。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培養的學生全部都要步入社會工作實踐崗位,如果能給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恰當地安排一些實踐學習機會,加強與服裝生產工廠以及其他有關設計行業,如美術、紡織等產業的聯系與溝通,將有利于學生提前適應社會生產對該行業的基本要求,以及理解其他產業的有關知識,充實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創業和發展的能力,樹立自主創業精神,提高專業操作技能和學習能力。
5提升教師團隊職業能力水平,創建具有社會實踐性的學科帶隊團體
教師是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實訓課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構成因素。構建教師專業發展隊伍,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水平,合理編排實訓課程教師隊伍,是提高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實訓課程教學實效的重要手段。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團隊,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進行:一是轉變現有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師在服裝設計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有機結合,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促進學生專業學習的全面發展;二是為現有教師團隊注入新鮮血液,學校可以聘請校外的服裝設計專家,定期到學校為學生進行服裝設計專業知識內容講解,幫助學生掌握最新的、符合社會審美需要的服裝設計有關知識,完善學生的服裝設計專業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6結語
任何一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都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撐和推動,改革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實訓課程教學實際,對推動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實訓課程改革、促進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
作者:鄔曉曉 單位:泉州輕工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志紅.服飾手工藝在服裝中的應用[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2]楊頤.服裝創意面料設計[M].東華大學出版社,2011.
[3]季學琴.對高職高專服裝設計專業教育改革的探討[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
[4]趙存明,沈斐敏.構建高職高專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長效機制[J].中國教育與科學,2009(9):5-7.
[5]黃亞妮.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發展研究,2006(5B):68-73.
- 上一篇:土家織錦在現代服裝設計的運用
- 下一篇:服裝設計課程考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