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學下的廣告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6 08:41:09
導語:高職教學下的廣告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賽促教,促進教學模式優化與教學水平提升
1.以賽促教,優化廣告設計實踐教學模式
在我國高職廣告設計專業教育中,教學方法亟須變革,現代化的多媒體互動教學手段在廣告設計課程中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不少學生不僅缺乏獨立的思考空間,甚至整個學習過程完全局限于課堂之內,沒有相關企業與實踐項目支持,這都是不利于學生創新設計思維開發的因素。由此教學方法的相對單一也意味著對學生廣告設計作業的評價模式單一。廣告設計競賽正好成為學生運用所學廣告設計技能與創意方式的“練兵場”。2013年舉辦的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所引入的選題均面向社會征集,引入企業營銷的真實課題,讓廣告設計實踐有了更廣闊的舞臺,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品牌,如可口可樂、雀巢咖啡等。企業牽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使學校、企業、社會得以溝通。這不僅使企業得到鮮活的原創作品,給予企業靈感與啟迪,同時也讓企業的理念、產品在大學生這個龐大的群體中產生深遠影響,得到有效傳播。這種雙贏的局面,對于優化廣告設計實踐型教學模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以賽促教,提升教師隊伍綜合教學水平
指導學生參加廣告設計競賽,教師需要具備扎實、全面的廣告專業理論知識以及較強的廣告設計實操能力。高職廣告設計專業的部分青年教師是美術學院的本科畢業生或偏重理論研究的碩士畢業生,一畢業就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大多缺乏一線廣告設計行業工作經歷,所以在廣告設計技能、創作手法上不夠全面、扎實是其普遍特點。而廣告設計的知識理論與創意方式正在與時俱進地不斷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及時了解、把握廣告設計的流行趨勢,把最新的廣告案例的創意方式在第一時間引入課堂。高職廣告專業教師的職業本質就是將符合時展的廣告專業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能力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畢業與就業形成無縫連接。更新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能力并傳授給學生是每位教師的職責。指導學生參加廣告設計競賽比完成普通上課任務更具有難度與挑戰性,對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學習鉆研,使教學不陳舊、不背離時展、不脫離人才市場需求,才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才能具備指導學生做出完整參賽作品甚至獲獎的實力。
二、以賽促學,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與能力全面性的培養
1.以賽促學,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
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所設置的課程內容、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自然融入課堂,促進其主動參與、主動思考并主動解決其中的問題。廣告設計競賽的引入,可以很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在廣告設計課程的開始階段,筆者就明確本次廣告設計課程的目的性,告訴學生課程作業既是作業也是參賽作品,要想被更具廣告業界專業性、更具市場化的眼光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所掌握的設計技能,就要認真對待課程,積極準備廣告設計競賽的所需,這樣方能從內而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還要確保學生成為教學全過程的主體:從解讀廣告設計競賽選題策略單開始到制訂計劃以及實施計劃全程,都由學生自主組建設計小組完成,教師更多的是扮演組織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負責提供相關的專業指導,以便保證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以賽促學,促進學生能力全面性的培養
如何讓高職學生把書本知識、課堂知識、理論知識轉化為創意能力和動手能力,對于實踐性很強的廣告專業來說,是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教學中廣告設計競賽的引入,讓學生完成比賽中符合廣告業界要求的真實選題,可促使人才培養方案更加接近社會需求。以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中“雀巢咖啡”這個選題為例,雀巢公司提出全新的廣告語主題“我的靈感一刻,我的雀巢咖啡”,目的是通過感性溝通的方式,吸引新消費者嘗試雀巢咖啡的產品,以此建立對品牌的情感聯系,增強對品牌的喜愛。學生在面對這個選題時,授課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入廣告公司的設計師這個角色定位,站在雀巢咖啡企業客戶的角度出發解讀新廣告語與廣告目的,針對更明晰的目標客戶群展開創意制訂計劃并進行廣告設計實施。這一系列工作步驟和環節,都對學生能力的全面性有著一定要求。學生在參加廣告設計競賽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團隊合作、組織協調等能力的過程。完成比賽,不但加強了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意識,還把職業能力訓練與職業素質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在職業能力的訓練中滲透職業道德的培養,潛移默化地促進了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以賽促教、促學”的實施,還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教師引導作用的轉換問題
教師要防止在“以賽促學”教學過程中,錯誤地定位自身的引導作用,將競賽選題簡單地布置給學生,過于放松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把控,對于部分自主學習、自主協調、自主實施能力不足的學生而言,這樣往往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學習效果。教師更應作為統籌全局的角色,提供必要的參賽學習資料,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協調分配參賽小組成員間的任務,輔導最終設計方案的實施等工作。
2.注意競賽與課程的匹配性問題
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為例,廣告設計專業三年的廣告設計核心課程的設置分為三個循環,分別為廣告設計(一)、廣告設計(二)和廣告設計(三)。其中廣告設計(一)是一年級下學期的課程,課程目的主要幫助學生認識廣告設計,學習基本的廣告知識與技能,此時要求學生參加廣告設計競賽,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造成教學順序、規律的破壞。到了廣告設計(二)與(三),學生已經具備相應的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賽,將合適的選題引入課堂。因此,教師不能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實施“以賽促學”,更應注重與課程的匹配性。
四、結語
廣告設計競賽是一道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的綜合檢驗測試題。學生通過參賽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實力的不足;在進行廣告設計大賽指導過程中,教師也能夠獲得寶貴的教學經驗,這些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促使教學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高職院校進一步深化“以賽促教、促學”人才培養模式,緊密結合行業要求,促進課程改革創新,擴大廣告設計競賽引入課堂所帶來的積極效應,一定能創造出一個教師、學生、學校、業界多方互促、共贏的局面。
作者:葉軍工作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工商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方案
- 下一篇:城管局工作要點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