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景觀規劃設計研究
時間:2022-06-14 11:26:35
導語:美麗鄉村建設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幾十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在快速發展,往往忽略了農村建設,而如今國家實行精準扶貧、農村經濟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下,農村受到了廣泛關注。與城市相比較而言,農村的交通、教育、經濟、基礎設施等都相對落后,但卻擁有著其它優勢,如怡人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寬廣的土地,這都是城市所沒有的。想要建設美麗鄉村,就必須合理地分析鄉村的景觀特點,進行有效的設計與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鄉村健康發展。
關鍵詞:美麗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思考
1鄉村的現狀及現實問題
1.1生產方面。近年來,我國中央部門已經基本確立了農村的改革重心和方向,從下發的文件來看,主要有以下內容:有效促進農村金融制度的創新;加強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農業發展機制等。中央之所以頒布這些文件,就是為了能夠推動農村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即便中央頒布了這些文件,但在落實時依然面臨許多難題,導致很多鄉村勞動力外流,成為了空心村、老人村,這些難題阻礙了農村的正常發展。1.2生態方面。現在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破壞。比如,農民在種地時,就會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用品,其中環境污染物嚴重超標,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僅如此,部分生產企業開始逐漸從城市邊緣向農村轉移,有的企業每天都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損害了農村的環境質量。農村的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導致鄉村被垃圾場環繞,還有很多村落因為沒有排水系統,污水隨處排放,蚊蟲滋生,這些都直接加劇了鄉村環境的惡化,更嚴重者,地下水遭到嚴重破壞,造成了不可逆的變化。1.3生活方面。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很多自然村基礎設施薄弱,沒有良好的道路系統,鄉村道路更多的是原始的土路、泥巴路,為村民出行造成不便。除此之外,農村的房屋大多是在宅基地內自己蓋房,沒有統一的規劃和指導,一味地追求城市的花園洋房,鄉村淳樸的建筑風格逐漸喪失。與此同時,在電力照明、垃圾收集、污水處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目前,我國建設美麗鄉村體系還不太完善,凸顯出許多問題。1.4總體層面。從宏觀角度來看,建設美麗鄉村主要包括生態、生活和生產3個方面。如果將這些內容有效融合,針對不同的村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會帶來良好的綜合效益。不過在實際工作中,環境的清掃、基礎設備、鄉村房屋仍然是建設的主要內容,大家普遍忽視生態環境、農民收入以及提高生產力。
2美麗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要點
2.1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與車水馬龍的大城市比較而言,鄉村生產生活一般依賴于自然資源。在農村之中很多的村民都仍舊使用木柴燒火、做飯,利用天然的小溪或者池塘的水灌溉土地,使用化糞漚肥的方式對土地施肥,面對這種情況,在對鄉村景觀進行設計和規劃時,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此原則之下,制定合理完善的策略,保護鄉村的農田、森林、水系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嚴禁出現亂砍濫伐、污染水系等問題,努力做好鄉村資源保護工作,促進鄉村健康可持續發展。2.2尊重當地的文化特色。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要尊重和保護當地的文化特色。每個地方的地域文化是一個地方長久發展形成的特獨特征,鄉村地域文化包含了豐富多彩的民俗和民風,其中有的風俗作為當地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深刻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是當地村民無比珍視的精神食糧。因此,尊重當地的原始風貌,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優化,切忌破壞當地延續下來的鄉風民俗,保護當地的特色文化。杜絕千篇一律的規劃和設計風格,是對當代設計師的要求,也是人文生態的需求。2.3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在建設美麗鄉村時,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內容。農村的生產生活和大自然息息相關,除了堅持可持續性,保護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外,還應該注重自然風光的保護,讓鄉村成為城市的氧吧,減少城市熱島效應,限制一味地開發和擴建,對開發過度的地方應實施退耕還林,保護自然林場、山地、濕地等。因此,在建設美麗鄉村前期,應有詳細的調查和計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前提,設計與改造鄉村人居環境。這一點也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相吻合,不著眼于眼前利益,讓鄉村在未來能夠健康發展,造福子孫后代。
3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主要流程
3.1鄉村的現狀分析。在規劃和設計鄉村景觀以前,應做好具體的分析工作,分析內容包括鄉村的環境、美學、生態學等。結合當地景觀的實際情況,展開合理的分析以后,得出科學的結果,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分析,以此促進農村景觀和經濟綜合效益的提升。只有全面了解鄉村景觀,掌握當地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才能夠設計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景觀規劃方案,盡量減少景觀設計施工過程中的損耗,更行之有效地完成鄉村的改造或建設工作。3.2鄉村的規劃布局。景觀規劃是規劃設計中的定位環節,結合農村景觀開展有效的分析活動,并對分析的結果展開深入研究,挑選出與當地實際發展情況最為符合的規劃模式。在規劃鄉村景觀時,必須要按照景觀的實際水平和功能進行合理的分類。根據不同功能的區域,制定不同的操作目標、建設方針和解決策略等。在規劃鄉村景觀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當地農村的自然環境,大量走訪調查,研究當地的植物、水體、地貌等自然因素,確保景觀的功能和當地的經濟結構能夠有機統一。3.3鄉村的景觀設計。鄉村景觀設計工作是美麗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主要內容,所以,在分析景觀規劃和實踐時,應準確把握農村景觀的主要操作目標。在掌握了大概的方向以后,再設計鄉村景觀,結合鄉村的實際地理位置和發展情況,遵循因勢造景、因地制宜的主要原則,有效實現農村景觀的改造與開發設計。對街道的設施、建筑形象、鋪地照明以及植物的種植等都要進行系統的思考,從而實現鄉村景觀視覺效果和文化內涵的有機統一。
4鄉村景觀的類型
我國的鄉村景觀主要有2種類型:生態型景觀、生產型景觀。4.1生態型景觀主要包括當地的森林、水系、植被和自然保護區。在面對這些資源時,應在保護的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規劃。水系一般指的是當地的河流和濕地,在景觀規劃設計時,保護原有水系,清潔修整水系駁岸,設計出形象生動、層次豐富的水系景觀。植被則主要指的是山林綠地,在保留保護原有景觀的基礎上,有機融合當地人文特點,設計出舒適的居住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想要保持當地區域生態環境的平衡和穩定,必須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力度,同時,還要做好預防策略并制定法規,避免出現人為的破壞行為。4.2生產性景觀主要指的是農業生產,包括農村養殖生產景觀和農作物生產景觀。在農村生產性景觀中,生產者是關鍵的主導力量,生產場所是決定因素,所以,生產者應學習現代生產技術,生產場所應統一規劃布局,形成既具有生產能力,又具有觀賞價值的農業景觀。例如,當下發展的觀光農業園、觀光苗圃、花圃,同時兼具采摘、垂釣、農家樂、休閑養生于一體的農業綜合體。
5美麗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策略
5.1將鄉村的現實和歷史進行有機結合。我國很多農村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很多空間場所都飽含著濃厚的歷史意義,被后人牢記,比如,有的農村具有革命遺址、幾千年的建筑、習俗傳說等。這些歷史場所都直接為鄉村景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有效增強了農村景觀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性。鄉村的生活方式、文化風俗、歷史建筑等予以尊重和保留,同時,在設計上要幫助鄉村融入當地的歷史文化、社會價值和區域背景,引起當地農民的情感共鳴,讓人們能夠回想過去,升華鄉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水平,推動鄉村健康可持續發展。5.2創設適宜當地居民生活的空間。如今很多鄉村的居住環境只滿足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作為設計者,不應只是幫助鄉村修路,還應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質量,為他們創造舒適的公共生活空間,讓他們擁有健身娛樂設施、休息休閑設施、聚會集散場所,改變原有“自掃門前雪”的狀況。建設完成的公共空間,村委會可統一管理,定期為村民組織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5.3優化鄉村的傳統景觀。建設美麗鄉村,并不只是單純地意味著創新和改革鄉村,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盡量保護好當地農村原本的建筑風貌。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創新和優化,為鄉村提供新鮮的生命力和活力。在規劃鄉村景觀過程之中,應保持樸素、淳樸的鄉風文化,保留原有的鄉村格局,優化交通組織,整合場地資源,使農村更加鄉土化,更具人情味,區別于城市建設風貌,給當地居民創設出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
6結語
就目前我國發展現狀而言,建設美麗鄉村,做好景觀規劃和設計工作,能夠有效推動我國城鄉發展,既促進近郊鄉村的城鄉一體化,又使自然村落區別于城市,提升農民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設計與建設美麗鄉村景觀時,尊重當地原本的建筑風貌和風俗民情,在此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創新和改革,用最新的設計手法,保留并改造最淳樸的鄉村元素,使優秀的民俗文化融入景觀,使景觀更加貼近群眾,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促進鄉村文化和生態的和諧發展,從而推動農村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秀華,徐學東,張運吉,等.文化•景觀•產出完美融合的觀光農園規劃設計———以茶溪谷總體規劃為例[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5)
[2]溫暖楓.關于美麗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思考———以四會市建設美麗鄉村二期項目為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7)
[3]楊帆.景觀敘事下的鄉村旅游規劃設計———以安岳縣李家鎮為例[D].重慶大學,2016
[4]劉亞騁.休閑旅游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南京樺墅美麗鄉村為例[D].南京農業大學,2015
作者:陳倬 單位: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交互性設計理念城市運動空間研究
- 下一篇:木版年畫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的運用
精品范文
6美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