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規劃設計研究
時間:2022-02-24 10:11:20
導語:中小學校規劃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分析研究了室外體育運動場布局對中小學校規劃布局的重要影響,在某些校園規劃中甚至是前提性、決定性的,并結合作者主持的若干中小學校規劃設計,對中小學校規劃設計思路和方法做出一些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校規劃;室外運動場;設計
學校的室外運動場地包括室外田徑場及足球、籃球、排球等各種球類場地[1]。文章統一稱為室外運動場,其中田徑場尺寸較大,影響也最大,主要指田徑場。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大量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包括進城務工人員),城鎮人口快速增加和集中,帶來教育資源的缺乏和不均衡等問題,對已有學校的擴建增容和規劃建設新學校是常用的解決方式。教育先行,通過規劃和新建學校,完善城市局部區域的基礎配套設施,補短板,促開發,也是帶動城市發展和開發的常見思路。新建學校選址需要根據城鎮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規劃要求,結合人口變化趨勢、生源分布、地形地貌、周邊交通等因素綜合確定,方便學生就近入學,并統籌考慮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小學服務半徑不宜大于500m,初中服務半徑不宜大于1000m,“鼓勵教學區和運動場地相對獨立設置,并向社會錯時開放運動場地”[2]。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校園建設標準和配套愈趨完善,包括體育運動場等,需要足夠的場地來支撐;另一方面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學校建設在土地供應、選址方面會有諸多考量,對于在原校園基礎上改擴建的項目,場地緊張的問題往往更加突出。校園規劃設計中,需要結合場地情況,合理規劃教學區、體育運動區等功能,滿足使用要求,并營造出獨特的校園空間。
1中小學校園規劃設計主要規定
中小學學校規劃設計是建筑設計中的一個重要類型。根據《中小學設計規范》(GB50099—2011),其中對校園規劃影響較大的設計要點有:①各類小學的主要教學用房不應設在四層以上,各類中學的主要教學用房不應設在五層以上;②普通教室冬至日滿窗日照不應少于2h;③中小學校的總平面設計應根據學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導風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構筑物,有效組織校園氣流,實現低能耗通風換氣;④室外田徑場及足球、籃球、排球等各種球類場地的長軸宜南北向布置。長軸南偏東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⑤各類教室的外窗與相對的教學用房或室外運動場地邊緣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5m。教學區和體育運動區的功能要求和相互布局關系,是校園規劃設計中重點和難點。
2室外運動場布局的影響因素
室外運動場是中小學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載了校園體育運動、健身、早操、集會慶典等重要功能。由于室外運動場占校園建設用地面積比重很大,多為標準化尺寸場地,且對朝向有較高要求,因而其大小選擇、布局位置對中小學校園規劃具有很大影響,直接影響到整個校園布局,甚至是首要考慮的前提性的問題。在學校規劃中,因用地緊張甚至出現屋面環形田徑場的極端情況。2.1運動場規模的選擇校園規劃的標準。田徑場采用200m、300m、400m,有時候采用250m。根據中小學學校辦學規模,參考《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試行)》、《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資源配置標準(試行)》的相關面積規定(表1、表2)[3],以30班小學為例,建設用地面積34937m2,生均用地面積25.88m2;300m田徑場9600m2,運動場地累計面積12444m2,運動場地面積占總用地面積超過1/3,其中田徑場占總用地面積超過1/4。選擇合適規模的運動場,對整個校園布局產生直接性的影響,2.2運動場朝向的選擇。室外田徑場及足球、籃球、排球等各種球類場地的長軸宜南北向布置,長軸南偏東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因學校用地形狀、大小、朝向的不同,體育場布局需要綜合權衡比較,兼顧規范要求和校園整體規劃布局和空間效果。優先選擇南北向布局或適當偏向,或選擇平行道路或用地邊界布局。2.3運動場布局的其它影響因素。①場地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包括場地形狀、地形高差;城市道路等級、機動車流量;周邊建筑日照遮擋等。如體育場對阻隔城市車流噪音等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為教學區創造出安靜的教學環境。②教學區功能的影響。教室的布局朝向和日照等強制要求往往決定了教室的布局形態;為保證教室的安靜教學環境,運動場與教室需滿足間距要求。③學校出入口的影響。④運動場錯時開放和共享的影響。運動場常與風雨操場相結合,就近布局,方便學生使用。隨著健康中國綱要和全民健身計劃的逐步實施,居民公共健身設施的需求越來越大,合理發揮校園體育運動設施的價值,綜合利用,提高其使用效率。校園體育場的錯時開放和共享需要在規劃時適當探索,加以重視,將運動場地和教學區相對獨立設置,方便進出并減少對校園干擾,可達性良好。
3中小學校規劃案例研究
下文結合筆者主持參與的若干中小學校規劃設計,研究和探討體育場布局對校園規劃的影響。3.1龍池初級中學改擴建項目。3.1.1項目概況。項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龍池街道。根據規劃,東側農場河路為45m寬城市干道,南側和西側道路為城市支路。結合區域規劃,在原校園基礎上進行改擴建,保留原教學樓。新建內容包括一棟5層教學樓,一棟3層食堂及風雨操場、一棟階梯會議室和地下停車場。保留和新建建筑基地面積約6214㎡,總建筑面積約2.7萬㎡。建成后為8軌24班初中。3.1.2總平面規劃比較。①綜合比較體育場大小、朝向及其對總體規劃布局的影響,選擇300m田徑場,并沿農場河路平行道路布局,降低城市干道噪音,創造出安靜的校園教學環境。運動場北端布置風雨操場和食堂。體育場考慮將來對社會錯時開放,地下設置地下車庫。②新建教學樓等功能集中布置在基地西側,與保留教學樓連成整體,便于使用。教學區沿體育場一側布置臺階(看臺),臺階下形成靈活、多變、復合的使用空間,如室內運動、讀書閱覽、交流等。③整個校園規劃功能明確,結構清晰,整體空間規整、協調而富有變化。3.2大新中學、小學項目。3.2.1項目概況。項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珍珠南路以南、臨江路以北、華府路以東、興浦路以西。中學用地面積約3.45萬㎡,學校擬按照8軌24班規模建設,總建筑面積約3.39萬㎡,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95萬㎡??山蛹{學生1200名。小學總用地面積約6.46萬㎡,學校擬按照10軌60班規模建設,總建筑面積約6.8萬㎡。其中地上建筑面積6.25萬㎡,地下建筑面積5530㎡。可接納學生2700名。3.2.2總平面規劃比較。①校園出入口。整體分析兩塊用地關系和四周道路情況,小學主入口設置南側,次入口設在北側;中學主入口設置在西側,次入口布置在東南側。出入口分布在不同的道路上。②體育場和建筑朝向的選擇。因用地相對寬松,選擇300m田徑場并正南北向布置,校園建筑南北向體結構的防雷體系做可靠連接。幕墻立柱在水平距離不大于10m需有一根立柱,采用截面面積不小于25mm2的柔性銅導管線自上而下連接,從上向下垂直距離不大于10m需采用直徑12mm的園圓鋼與該層主體防雷引出線及埋件有可靠焊接,其雙面焊接長度不小于100mm,這樣保證與主體結構均壓環電氣連通形成10m×10m的避雷網格。在不大于100m2的范圍內,上下連通的豎向槽鋼和均壓環構成的避雷網格與主體防雷引下線連通的幕墻避雷網,使幕墻形成完整統一的避雷系統,其接地沖擊電阻應與整棟建筑防雷設計要求一致。
4結語
控制幕墻干掛石材施工質量,主要是對進場材料質量和施工工藝質量的控制,因此需要對原材的把控和對安裝工人的技術交底。幕墻施工單位和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也在影響幕墻的發展,在實際管理中一定要熟悉圖紙和相關圖集、規范等,并認真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對現場技術人員、安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規范幕墻施工過程中的各個步驟,以保證幕墻的施工質量,以促進幕墻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挺,張明亮.淺談干掛石材幕墻的深化設計[J].才智,2011(5):43.
[2]吳婷婷.對房屋建筑外墻干掛石材施工技術的探討[J].建筑與裝飾,2019(2):26-27.
[3]孔新宇.淺談干掛石材幕墻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J].福建建材,2015(7):75-76.
[4]陳保國.建筑工程干掛石材幕墻的施工及質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4(12)
[5]王小女.背栓(掛件與膠粘結合)式連接干掛石材幕墻施工技術[J].安徽建筑,2019(2):49,66.
[6]孫志明,姚道苗.淺談建筑幕墻的防雷設計[J].門窗,2013(4):19-22.
作者:何其剛 潘龍 單位:江蘇龍騰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探析
- 下一篇:校園文創產品設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