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環境設計的手法及具體思路
時間:2022-02-03 11:52:35
導語:建筑環境設計的手法及具體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類的生活與周圍的環境息息相關,在建筑設計中,設計環境已經成為了人類精神文明的寄托,建筑環境值得是建筑物周圍的環境和建筑物室內的環境,建筑環境的設計藝術可以體現整體造型上的美感,對人們的視覺產生巨大的沖擊,讓人們對室內空間產生一種新的感知。建筑環境設計來源于生活,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該不斷創新,豐富環境設計的風格,為人類生存打造一個舒適的城市環境。
關鍵詞:建筑;環境設計;設計思路
1引言
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加重視生活質量,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環境設計不僅僅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建筑環境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涉及到暖通、建筑、電氣等多個專業,由于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規模也在日益增大,導致建筑環境設計項目更加復雜。
2建筑環境設計的新觀念
2.1模糊概念
模糊概念和精準概念是屬于對立的關系,模糊概念中沒有清晰的界限。模糊概念是藝術品質中的一個重要特性,通過藝術形式給人們展現模糊性,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建筑環境設計更具內涵。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利用模糊概念可以將建筑環境的復雜性,采用形式多樣的朦朧美展現出來,從而更好的滿足公眾的環境需求,將空間的景觀更好的表達出來[1]。
2.2生態理念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生態理念在建筑環境設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建筑環境設計中,一味的選擇個性化和豪華的設計風格,最終導致人與自然的相處不和諧。而將生態理念運用到建筑環境設計中,注重人與環境的協調統一,在環境設計中通過對空間環境的合理配置,有效減少了能源的消耗,在環境設計中也突出了生態價值觀和生態美學觀,讓人們在利用環境的同時也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讓人們可以更好的尊重環境和自然,在打造優美建筑環境的同時可以確保生態平衡。
3建筑環境設計中的空間利用
3.1空間組合
建筑環境設計中的空間組合包括對比設計、流動處理、序列組合和過度引導等多種形式。空間對比設計是運用明暗對比、高矮對比、大小對比、形狀對比、虛實對比等各種組合形式來增強環境設計的表達效果。例如在環境設計中,可以通過做到虛實比例的恰當,尤其應該留意環境設計的虛處,讓人們看到建筑的同時可以產生無限的聯想,從而產生意境,達到環境設計之外的虛境。流動處理就是利用空間的起承轉合來增加建筑環境的流動感,例如在建筑物的外部環境中,在入口處留下空白的空間,充分利用封閉的空間和開敞的空間的對比以及光影的變化來營造出流動變換的藝術效果。序列組合是按照特定的內容組合合成序列,例如動物園按照動物的品種來安排設計。過渡引導是一種處理空間的重要方法,例如柱廊、檐廊等的運用。
3.2空間分隔
空間分隔就是將建筑中的大空間分成多個小空間,空間分隔又包括實隔、虛隔以及滲透等手段,例如在公園里,通常通過植物、景觀、建筑、山石等將整個大空間分為若干個小空間。例如圖1,在居民建筑的室內環境設計中,就是根據不同的功能將整個大空間分隔成很多個小空間。虛隔主要是將交通隔開,而并不隔斷人們的視線,讓人們可以隔圓相望。實隔是從視線上和交通上同時隔斷,例如密林、天井的設計等。滲透是在不同的空間之間通過藝術手法處理透和圍的關系,例如室內室外空間的相互滲透等,不僅豐富了建筑環境設計的層次感,還增加了趣味性[2]。
3.3空間改造
在建筑環境設計中,色彩對室內空間具有改造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空間規劃的功能和空間調整的功能。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色彩的搭配可以根據室內空間的功能不同來進行規劃,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傾向,在進行室內空間改造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色彩的情感傾向,從而更好的實現室內不同區域的功能。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時間和人力,同時還更加經濟方便,最后需要對不同的功能區域進行調色,使不同功能的色彩與整體空間的色彩進行有效的結合。家庭住宅中的臥室,私密性比較高,如果選擇鮮亮的色彩,會使人的精神處于亢奮階段,不利于人們的休息,所以應該選擇淡雅的色彩。針對辦公區域,需要保持人們的頭腦清醒,同時集中人們的注意力,所以可以選定純度較低的活躍色彩,綠色和藍色就是很好的選擇,可以保持人們大腦的活躍。對于餐廳來說,可以選擇橘黃色等暖系色彩。
4建筑環境設計中的色彩效果
4.1色彩烘托
在環境設計中,色彩發揮最大的作用便是烘托作用,尤其是在建筑外部環境的設計中,色彩不僅會影響建筑環境的整體效果,也會影響建筑的整體造型。合理的搭配色彩可以將色彩和室內的空間協調,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空間的設計面積,從而影響人們的視覺感,改變人們視覺中的空間大小。色彩不僅可以裝飾建筑物本身,也可以裝飾用戶的心情。色彩對人們的心理會造成較大的影響這是眾所周知的,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設計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調節人們心理的原理來進行設計,通過色彩的搭配來調節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3]。使用黃色色彩的搭配,可以營造一個溫暖活波的居住氣氛,讓人覺得心情明朗,給人帶來華貴的感覺。紅色系列給人溫暖、大方的感覺,紫色給人高貴、爛漫的感覺,給人一種神秘感,綠色系列給人自然、清晰的感覺,可以使人心情愉悅。
4.2色彩調和
在建筑環境設計中,還應該注重色彩的整體調和性。背景色是室內設計需要考慮的最主要問題,一般背景色的選定應該考慮到室內設計的整體風格。室內設計的背景色包括了天棚、地面和墻體的顏色,所以背景色的設計在選用了這三者的顏色之后,還應該考慮這三者顏色的協調與否,注重的是整體協調,而不應該過于重視某一個方面的背景設定。地面合適的色系不一定適合天棚或者墻體,所以在室內設計過程中也不應該過于使用某一種色系。家具色彩同樣是室內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具色彩的確定和背景色的確定是一樣的,應該服從整體,家具色彩的搭配應該和室內設計的背景色相協調。在確定了整體裝修的背景色之后,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裝修色彩,室內設計的裝修色彩主要包括門窗顏色、通風孔、壁柜和墻裙等地方的顏色使用,裝修的色彩應該是和家具色彩以及背景色彩相協調的,在選定裝修色彩的時候一般不建議根據自身的喜好在確定,而是更應該注重其與整體的協調。
4.3色量運用
色量是指建筑設計中運用色彩的面積和用色的純度。色彩具有調節光線的作用,而不同的色彩調節光線的力度也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同的色彩的反射率是不一樣的,其中白色的反射率最高,在70%-90%之間,其次就是灰色系的反射率,最后是黑色,黑色的反射率在10%以下。在進行建筑室內設計的時候可以根據樓房和房型的不同用途來進行色彩的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的色量達到不同的效果。對于建筑的外部環境來說,色量的運用以簡單為主,彩度以淡雅為主,明度以明亮為主[4]。
5建筑環境設計的藝術風格
5.1情感表達
建筑環境的藝術設計還應該關注用戶的情感需求,情感元素是藝術的生命,但是情感藝術是無法精確的表達出來的,所以需要借助藝術形式將情感更好的表現出來。不同的室內空間由于色彩搭配的不一樣、空間造型的不一樣以及功能的不同都會給人不同的情感感受和心理體驗。空間的整體感應該和進入這個空間環境的人們心理定勢產生積極的情感融合,只有這樣人們在進入這個空間環境之后才能產生愉悅的情感。如果環境的設計和人們的心理定勢相違背,那么人們就會產生消極的情感反應,甚至會感到壓抑和討厭。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的所有元素在進入人們的感覺系統之后,構成了人的感官體驗,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認知是由聽覺、視覺、嗅覺等共同完成的,通過動態的組織空間設計元素讓人們在生活的過程中得到滿足,讓人們感受到更好的藝術魅力。
5.2審美取向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個人的豐富性慢慢就轉化為物的豐富性,人們在追求新奇、個性化的東西,最終都會轉化為物的形態,也就是說物是人們需求的載體。設計師往往和用戶有著不同的意識形態和審美價值,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應該對用戶的審美價值取向提出更高的重視。由于人們的主體審美價值取向不盡相同,用戶的差異化、個性化越來越明顯,設計者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已經不能將其看成為自己個人的表演舞臺,室內環境設計已經不能是設計師的自我表達[5]。用戶的審美價值取向受到文化、生活經歷、年齡、性別和職業等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只有這樣環境設計出來的最終效果才能與用戶的審美取向相和諧,從而被用戶接受和感悟。
5.3地域風格和傳統元素
地域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藝術風情,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巧妙的運用地域文化,不僅可以突出設計師建筑環境設計中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個性,同時還更統一獲得當地人民的喜愛,也可以讓外地的人們感受到當地的獨特文化。通過開敞通透的布局,可以讓建筑形式更加輕巧優雅,表現出一種和諧統一、自然的意境。在建筑風格中,還可以注重中西文化的結合。如圖2,就是兼備中國傳統元素的現代建筑設計圖。文化具有非常強的傳承性,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充分利用傳統元素,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利用傳統元素的時候,并不是簡單的對傳統元素進行復制和模仿,而是通過對傳統元素的轉化和重構,對其進行重新詮釋,用現代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表現手法對傳統元素進行重新的演繹和創新[6]。
6結語
建筑環境設計中的環境是指室內空間環境、物理環境、視覺環境和建筑物周圍環境等,從自然方面看,應該是客觀環境和建筑內外環境的有機融合,具有非常明顯的社會屬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通過對建筑物形狀、色彩和風格對建筑環境進行設計,為了設計出更符合人們審美的建筑環境,設計師需要不斷升華自身的設計理念,提高建筑環境的設計水平,為人們打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環境空間。
參考文獻:
[1]徐偉.環境藝術中的模糊性思維探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5(5):124-125.
[2]李抒音.環境藝術設計中空間藝術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3,21(8):9-11.
[3]金娟.建筑環境中的色彩藝術設計研究[J].文藝生活,2012,32(8):215-216.
[4]于洋,劉劍虹.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的表達與呈現[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4,34(05):93-95.
[5]周成廣.域網建筑協同設計平臺安全性與適用性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36(2):16.
[6]王鑫.建筑環境設計的設計手法和思路[J].民營科技,2015,32(21):227-228.
作者:彭李忠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 上一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狀的對策分析
- 下一篇:女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調查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