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景觀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5 09:40:17

導語:小城鎮景觀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城鎮景觀設計論文

一、小城鎮的景觀特點

小城鎮的景觀形態非常豐富,包括標志性景觀、歷史性景觀、生態景觀、人工景觀、節點建筑、綠化帶等,分為物質性和非物質性景觀兩類,而按照景觀特點,小城鎮景觀可分為自然風光和鄉土文化兩方面,前者指的是山水林田這些自然環境空間的主體要素,展現的是自然生態格局,小城鎮處于城市與鄉村的中間地帶,是一個很貼近自然環境的人工環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后者則指的是歷史文化和近代革命史跡,將其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韻味與自然的景觀結合在一起,能給人一種人間仙境的奇妙感覺,這種景觀總是充滿魅力。自然環境的藝術是環境藝術最關切的要點,而小城鎮以上特點就為小城鎮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藝術創作素材,加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小城鎮景觀問題日益突出,小城鎮景觀設計中,在表現小城鎮地方特色、體現群眾生活方式、傳承文化傳統的同時,還應考慮如何維持小城鎮景觀生態系統的平衡。

二、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河南地區的小城鎮景觀設計策略

(一)設計原則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景觀的“有機增長”除了要依靠科學的規劃和管理,還需遵循一定的景觀設計原則:

1、生態優先原則。不同于大中城市,小城鎮更貼近自然,建筑規模較小,自然之美是每個小城鎮都可以發掘和利用的特色,這就要求我們在景觀設計中大力保護地方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界光能、熱能、風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資源,并結合污染治理,保護地方自然生態;以自然景觀資源為基礎,注意根據當地地理特征對地貌、水體等進行合理改造和利用,盡可能保持原生態自然環境,切忌不可肆意設計,不可以人工取代自然,比如可將自然原野作為公園,巧妙點綴一些園林等、石凳、小品、不行小徑、自行車道等人工設施,使之成為宜人的休閑去處;在建筑裝飾材料方面,建議開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綠色設計,切忌舍棄天然材質而用瓷磚、不銹鋼代替。

2、保護和發展文化景觀原則。河南省許多小城鎮都擁有大量的人類歷史文化遺產,這些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風俗的人文歷史景觀,亦是小城鎮的氣質、精神和靈魂所在,因而在小城鎮景觀設計中,要尊重歷史,弘揚文化,保證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能將小城鎮地域特色、民俗土風與宗教信仰體現出來,同時深入探索小城鎮原有建筑風格、布局和環境景觀,對于傳統的東西,不能毫無思想地生搬硬照,應從傳統文化中探尋適應現展的內容、形式及風格,將現代文明融入景觀設計中,從而塑造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象。

3、整體性原則。在整體上優先規劃保護那些對構建小城鎮生態環境景觀、地域特色景觀、歷史人文街區景觀等有決定性作用的區域和要素,之后再進行其他功能區域的規劃設計,以此來控制小城鎮單體建筑形態的科學性,把握住建筑組合體的宏觀效果、綠化形式和雕塑風格等,滿足人的精神、感情、物質需求,形成一種“有機增長”的小城鎮景觀。

(二)街道景觀設計

以河南省鄭州市某縣為例,該縣行政中心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擬規劃范圍南部用地破碎,散落一些村莊,大部分北部地塊尚未開發,現狀用地為耕地和林地。規劃街道縱貫南北,道路橫斷面為三幅路結構,紅線寬度平均為60m。該區有著優越的區位條件,交通便捷性好,環境優美,但交通比較混亂,公交車站、汽車停靠站等公共設施的布置凌亂,非法占用路面現象嚴重,建筑質量良莠不齊,建筑布局混亂,街道主要節點處一片空白,無特色可言,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對該道路進行規劃時,指導思想是以該縣總體規劃為依據,力求滿足人們對現代化生活、居住環境和交通狀況的需求;考慮街道兩廂各單位、住宅小區特點,盡量減少拆遷;注重公園、廣場等節點的設計,融合各種景觀要素;結合當地地理條件、風俗人情和傳統建筑風格樣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體現人文關。根據總體規劃和該縣經濟、文化發展特點,將規劃街道劃分為行政、住宅、商業金融、文化娛樂幾個區段,各個區段適當配置商業服務和店鋪。由于規劃道路南入口毗鄰汽車站,在它與城市主干道相接處設置道路節點,保障通車;根據交通量增長趨勢,結合各個節點規劃、沿街改擴建以及該縣總體規劃和用地現狀,重視停車場、加油站、修理店等靜態交通的組織;為給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憩場所,設置休閑廣場或布置街頭綠地。結合北方建筑和河南建筑特點以及傳統的建筑處理手法,根據功能分區不同,注重建筑形象、建筑色彩、建筑形式的設計以及建筑材料的選擇,建筑形式以現代建筑為主。規劃街道內綠化率較低,植物配置不合理現象嚴重,因而在設計過程中,重視綠化系統設計,充分利用地形特征,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將規劃街道規劃成一條充滿特色的綠化體系,在此過程中,強調景觀的整體性和序列感,結合街道用地布局,重點塑造公共空間,形成景觀軸線,比如利用自然優勢設計街心公園作為景觀中心,形成自然生態公園,將規劃道路南路及兩邊綠地作為景觀主軸,在主軸上設置體育活動、兒童樂園、文藝表演、老人聚會等公共設施與空間,并適當穿插一些小道供人們散步、跑步,在規劃道路北路上也設置廣場綠地等,豐富街道空間結構,與此同時,在規劃區內各個功能區段進行綠化布點,構成多個景觀中心。通過景觀設計,利用街道景觀的藝術形態和功能作用,建立一個良好的小城鎮形象。

(三)旅游小城鎮景觀設計

隨著旅游休閑時代的到來,風景名勝旅游蓬勃發展,為臨近村鎮及居民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河南省就依托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其他旅游資源發展了一大批旅游服務的小城鎮。然后游客量的迅猛增加和城鎮性質的轉變使得一些地區的地域文化、鄉土景觀風貌逐漸喪失。因此,必須在發展旅游業與傳承、發展本土特色景觀風貌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河南省安陽市石板巖鎮作為景區旅游小鎮,其景觀特色是由建筑、制備、山體、水域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街道、各類空間及界面的社會生活網絡,但目前,該鎮目前面臨著產業趨同化與同質化、地域文化特色喪失、景觀過度人工化的問題。基于建設新型城鎮和景觀設計的角度,筆者提出了以下幾方面規劃設計策略與方法:首先,由于石板巖鎮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質是地域景觀環境,為保證景觀和城鎮特征含義的充分表達,必須協調自然環境與城鎮之間的關系,在設計中劃定山水廊道的控制范圍,留出大的山水框架,引導村鎮發展空間,防止旅游功能的急劇膨脹對山水環境的破壞,盡量保證山水背景和城鎮整體景觀的有機融合。其次,風景區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要素,這些要素闡釋著地域景觀的含義,演繹著城鎮特色,因此必須詳細解讀當地文化內涵,提煉并保留有價值的“軟文化”,并有目的地保護具有地域特色和特殊意義的景觀要素,比如曬場、石凳等,通過開發人文環境、民間游樂項目等將該鎮的文化底蘊展示出來再次,鄉土特色的自然景觀要素構成了城鎮的鄉土情趣,失去這些元素,城鎮基本特征也會喪失,因而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應注重挖掘具有鄉土特色的自然景觀要素,優化山水景觀格局,創造獨特的城鎮景觀風貌。

三、結語

總之,作為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四類社區”的建設與改造的重要內容,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它將極大促進中國城鎮化進程。針對當前小城鎮中亟待解決的景觀問題,我們必須應順應城鎮化景觀和生態發展要求,以景觀生態學基本原理為依據指導,從地域特色、生態建設、文化景觀建設、生態架設等方面入手,運用直接作用于風貌形式要素、具有更直接的著力點、針對性強、有利于改良藝術性審美形象的景觀設計策略,在自然中尋求美,并將自然美體現在人工環境中,力爭營造和諧優美的小城鎮景觀形象和適宜人居的景觀環境,在短時間內促成城鎮形象的整體提升,以使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作者:焦盼盼單位:中原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