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遺產下園林景觀小品設計研究
時間:2022-11-18 05:52:11
導語:民俗文化遺產下園林景觀小品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霞西民俗文化公園景觀工程為例,結合其文化悠久,民俗文化豐富的特點開展以民俗文化為特色的園林景觀小品設計。分析其園林小品設計的設計理念,探究民俗文化對著整個園林公園獨特性和景觀特色而幫助和提升作用。運用傳統民俗文化使參觀者能夠了解到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特色,使當地的市民能夠在園林景觀中找到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園林小品是園林整體設計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得當,其往往能夠成為園林建設的點睛之筆,在人們觀賞園林時,抓住觀賞者的目光,向人們展示該園林的獨特魅力。近來,園林建設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建設能夠改善環境,增加美觀,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和環境需求,但是因為在設計時不能準確的抓住城市的獨特之處,導致園林建設出現千篇一率的情況。在園林建設中,要重視園林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真正深入的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和城市特點,將其融入到園林設計中,這樣設計出的園林一是與城市的發展相協調;再者,其契合當地的文化,具有當地特色,能夠滿足當地人們的精神需求,同時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景觀小品作為園林的點睛之筆,將當地的民俗文化遺產以景觀小品的形式展現,能夠凸顯園林的特色,傳承傳統文化。
1工程概況
霞西民俗文化公園位于閩粵交界的饒平縣的東郊,其位于黃岡鎮霞西村環城北路北邊,坐落于中嶺山下,北接古嶺寺,距離市級風景區——石壁山1.1公里。民俗公園所在地的地勢為西高東低。霞西民俗公園距離饒平火車站15公里,20分鐘車程;據沈海高速饒平收費站5公里,7分鐘車程;據饒平客運站3.4公里,5分鐘車程;周邊交通設施建設完善,交通便利。霞西民俗公園基地總面積約132畝,分為入口區、民俗文化展示區、五彩花海區、體育健身區、湖濱休閑區、森林氧吧區六部分功能區(見圖1)。從平面功能分區圖中民俗文化展示區位于整體規劃的中西部,其與主入口區、體育健身區、繽紛花海區相接。該項目的主要景觀文化小品設計放置在民俗文化展示區,處于整個民俗公園項目的最核心區段。在民俗公園的主入口出,可直接看到民俗文化展示區的景觀文化小品(如圖2)。直接向人們展示了該民俗公園的特色,在入口處即抓住觀賞者的眼球,調動觀賞者的興趣,激發觀賞者對當地優秀文化傳統的興趣。
2景觀小品的概述
通過對歷史進程中對相關的“小品”的描述進行總結分析,我們發現佛經的簡本被稱之為“小品”,精煉短小的文章被稱為“小品文”,規格、內容等較為精煉的作品一般都被稱之為“小品”。根據這些被稱之為“小品”的事物的特征進行分析和總結,我們可以得出:小品具有規格小,內容精煉的特點。景觀小品指的是與大型景觀建設設施相區別的,體型較小、特征明顯的小型人造構筑物。其是園林整體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通過創意的造型突出園林的設計理念,提升園林的趣味性和獨特性。在目前我國的景觀設計領域,一般將景觀小品分為藝術性景觀小品(如雕塑、地刻等)和功能性景觀小品(如路燈)。藝術類小品景觀一般具有奇特的形態、獨特的材質等來表現其文化內涵。而功能性小品主要是為了在滿足公園所需的公共設施的基礎上,使這些設施與整個公園的設計風格相適應,增加功能性設施的美觀度。景觀小品一般為人造景觀,人們通過自己的設計想法和設計理念賦予景觀小品特定的文化內涵,讓其具有藝術審美價值,承載作者想要表達的人文情懷。
3民俗文化公園的設計分析
3.1傳統文化與現代手法相結合。本工程的主題是民俗文化,所以在選擇設計主題時,著重研究探析當地傳統的民俗文化,深挖當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將當地的民俗文化融入到設計中,使公園的整體設計緊緊圍繞民俗文化這一主題,凸顯民俗文化公園自身的獨特魅力。從園林的整體布局到園林中的小景觀蘊含著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為了更好的達到這一效果,在將這些元素展現出來的過程中,運用現代的建設材料,采用了高科技材料和傳統式設計風格。在整體的設計搭配中運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式,景觀的色彩、形態和整體的布局都積極的契合園林的設計理念,將傳統民俗文化和現代技術完美融合。在霞西民俗文化公園的方案設計中,將饒平縣傳統民俗文化中的布馬舞文化通過雕塑的形式展現,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觀賞效果,在對這些雕像排列布局時充分利用現代研究出的排列手法,在民俗文化廣場中間通過階梯式排列了布馬舞群雕,吸引觀賞者繼續探索。延伸在五彩花海區域內,錯落有致的點綴著民俗文化雕塑。再者,雕塑選用玻璃鋼材質,結合現代的手法將它制成古銅色,體現雕塑承載的歷史。向觀賞者傳達公園的民俗文化特色。3.2突出文化公園的地域特色和趣味性。饒平縣豐富的文化傳統是當地人民的精神依托,是離家人民的精神寄托。民俗文化蘊含著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所以在霞西民俗公園的設計過程中著重強調地域特色的展現。在公園的規劃中,通過巧妙地設計,使民俗景觀小品不僅能使當地的居民產生精神共鳴,同時能夠展現當地的發展歷史,向人們展現時代變遷,傳達一種在現代文化下的歷史感。在具有地域特色的同時,景觀小品的設計應該充分具備趣味性,在展現歷史的沉淀感的同時增添景觀的趣味性,拉近觀賞者和園林景觀的關系,提升觀賞者和設計者思想的互動。設計中選擇具有地域特色和趣味性的小品,像雙咬鵝舞、英歌舞、鯉魚舞(圖4、圖5、圖6),人們至今還在生活中流傳,將最有象征性趣味性的動作通過藝術性的手段展現出來,能夠勾起當地人民的認同感和離家的歸屬感,同時能夠直觀的向人們展現當地的文化特色。3.3民俗文化公園的設計亮點分析。在霞西民俗公園的主入口中正對著民俗文化展示區,廣場中布置了布馬舞群雕,場地設計為四層臺階,呈階梯式,第一二排設九騎布馬舞群雕,第三排8個樂隊群雕,最后一排鼓手及屏風,兩側各放置一面錦旗。場面十分壯觀,其坐落的位置能夠一眼吸引人眼球,凸顯公園主題。同時吸引著人們去探索,勾起人們對民俗文化公園觀賞的興趣。主入口效果圖如圖2。布馬舞群雕效果圖如圖3。在花海區,用雙鵝舞、鯉魚舞、英歌舞點綴,使整個公園景觀更能夠吸引人們的視線,增添亮點。
4民俗景觀小品的效果分析
景觀小品置于園林景觀的整體規劃中,其具有協調整體設計、承載設計理念、蘊含文化特色的作用,在霞西民俗文化公園的設計中,景觀小品的存在,即起到了美化園林的作用,同時其還肩負著藝術氣息,因為民俗景觀小品存在,突出其“民俗文化公園”的主題特色,同時,園林的建設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在園林景觀小品的某些設計中,充分兼顧園林的服務功能。為了貼合民俗文化的主題,在主入口區燈柱及地刻影雕圖案(劃龍舟、鯉魚舞、蜈蚣舞、舞獅、龍鳳舞、傳統習俗等)小品均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設計,不僅提升了公園的文化內涵,還能使整個景區的景觀相協調,同時通過功能性的景觀小品展現地域文化特色,增添園林的趣味性。霞西民俗公園的設計中,通過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運用先進的現代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將霞西民俗文化公園的整體景觀體現著藝術性和審美價值。景觀小品以其獨特的造型,富含藝術氣息的形態以及奪人眼球的色彩,成為霞西民俗文化公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向人們展現民俗公園的個性和文化特色,讓觀賞者在游玩中更加深刻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
5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升。人們在滿足生存需求后,去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霞西民俗公園的建設能夠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其設計充分結合當地傳統文化,建設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園林,滿足當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特色景觀設計使該園林公園極具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觀賞游玩價值,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旭.園林小品設計在保定府河“運動區”的應用與研究[D].河北大學,2013.
[2]葉木泉.探析民俗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以閩都民俗文化園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2,28(04):122-124+58.
[3]任維.主題公園家具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
[4]袁悅鳴.中國城市濕地公園園林小品設計淺析[D].南京林業大學,2010.
[5]欒春鳳,袁媛.城市文化廣場園林小品設計中文化符號的應用——以舞鋼文化廣場為例[J].林業科技開發,2008(06):124-126.
[6]于娜.關于在現代城市中建設和發展開放式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探討與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作者:陳燕娥 單位:廈門魯班環境藝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城市濱水區景觀優化探析
- 下一篇:中華傳統美學與廣告設計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