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
時間:2022-04-18 09:42:57
導語: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核心競爭力,在歷史學科領域,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逐漸成為歷史教育學術研究的焦點。筆者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查閱大量文獻,通過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國內和國外研究現狀進行了整合與評述,并就此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歷史教學
1國內研究現狀
在研究之初,筆者分別以“教學設計”、“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和“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在中國知網數據庫(含期刊、會議論文和碩、博士論文)的“篇名”字段中進行精確匹配檢索,自2010年至2015年,共有“教學設計”25129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135篇,而“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僅1篇。由此可見,近年來,就在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上,特別是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上,國內乏人問津。研究者關注的層面大多是“教學設計”本身的研究,而教學設計的主體——教師這一重要角色,研究者往往只言片語或少于關注,更別說于學科層面,特別是歷史學科層面的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然而教學設計恰是由教師作為主體,由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來主導的,體現著教師的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和自身教學素質的多寡高低。故而,筆者認為將視線轉移,多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加以關注,是重要且必要的。
1.1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內涵和維度
綜合各類文獻,筆者發(fā)現關于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內涵,大部分研究者往往避輕就重或是一帶而過,沒有專向的、細致的、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一部分是從時間角度向前推進,以教學設計能力的發(fā)展歷程為出發(fā)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評述》一文中,齊媛、張生闡述了教師教學設計的能力的研究背景:二十世紀80年代末,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首次提出要建構一個以教學設計為中心的能力體系。新世紀初,王銦、朱京曦、劉莉、烏美娜等人進行了詳盡的問卷調查,肯定了以“教學設計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技術能力。張景煥、金盛華、姜春宵、林剛、王玉江、陳秀珍等人也就此進行了調查和研究,教學設計能力研究逐漸豐富并具備了相對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從教學設計能力的發(fā)展歷程來看,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正逐步被教育科學界所重視,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通過對國內外教育經驗的學習與借鑒,我國的教育理論不斷地推陳出新,同時,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逐漸被人們認可為衡量教師綜合專業(yè)素質的核心能力。另一部分則是細化教學設計能力,以其包含的各自維度來分析。此類研究的文獻數量較多,如張景煥、金盛華、陳秀珍等人的選擇與運用教學媒體、編制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對象、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分析教學任務、評價教學結果六層維度;劉丙利的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教學技能)、分析能力、設計能力、評價能力、情感態(tài)度五層維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就劃分維度角度研究的學者和文獻,大多大同小異不再贅述。綜合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建構教學設計能力維度的文獻雖多,但結構大部分比較單一,大多按照課堂教學流程來分析教學設計能力的維度。所以筆者認為,當前應該著重于新的或是少于關注的角度,類如可以教師情感態(tài)度對教學設計的影響這一層面進行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維度的科研。例如劉丙利的研究成果將情感態(tài)度獨立出為一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維度,他認為,“情感是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動力和導向。在學習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過程中都需要情感的支持和導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核心素養(yǎng),調節(jié)著教學設計能力其他維度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動力和保障。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學設計能力的內涵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之前所應具備的一種體現教師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具有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能體現教師自身教學素養(yǎng)的核心能力。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維度應劃分為這樣八個層面:理解層面上的分析教學任務的能力和分析教學對象的能力;思維層面上的設計教學目標的能力;實踐層面上的選擇教學方法的能力和選用教學媒體的能力;創(chuàng)新層面上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能力;情感層面的教學設計評價的能力以及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2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筆者前面提到,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針對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文獻僅有1篇,而再將范圍縮小到高中,檢索結果為0篇。可見,教育科研界對專門針對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尚未涉足。但在“篇名”中精確檢索“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能力”,數量為2篇,兩篇文獻均未專項提到設計能力這一專題。但是,冉國華在《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能力的建構》一文中提到,樹立課程目標意識是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課程目標的分析與建構,正是體現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重要維度。在歷史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領域,教學設計能力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環(huán)。筆者認為,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應從概念、特點、基本要求、現狀調查、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以及提升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調查。對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進行深入研究,促進我國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及教師角色的轉變,使教師適應時展的需要。
1.3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
對于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培訓策略研究,國內也并非毫無關注。早有姜春宵、林剛等人提出。其后,劉飛在《論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構成與培養(yǎng)》一文中,從教師應注重自身學習和學校應組織各類教研教學活動兩方面簡單介紹了現代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論新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一文中,從新教師這一群體層面,孫方曉就教學設計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從教育理論的學習、教學設計的前期準備、學生體驗、教學現場的“再設計”、反饋與評價等5個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他的觀點。以上是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升方式的部分研究綜述,教育科研界對此已經有了較為系統(tǒng)和完善的研究成果。江西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黨盼盼,《反思性教學提升歷史教學設計能力研究》一文中,系統(tǒng)闡述了從教學反思的角度,就反思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對提升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雖然文章的著重點在于反思性教學,卻也是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唯一一篇提到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文獻。她認為,提升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師的自我反思是重中之重,只有進行高頻次、廣范圍、多集向的反思性教學,才能夠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師的教學合計能力。筆者認為,這篇文獻已經充分闡述了提升歷史教學設計能力方法的其中一方面——加強反思性教學,但是,提升歷史教學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可以從教師本身、學校管理、社會培訓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2國外研究現狀
2.1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這方面的研究,國外相對成熟。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內涵、測評以及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方法這些方面都不乏科研的建樹。在國外,教學設計師是能夠作為一個單獨的職業(yè)獨立出來,專門專業(yè)的對教育教學管理和培訓等方面服務,尤以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在國外,不僅對教學設計師的培養(yǎng)有完整、系統(tǒng)的方案和標準,教學設計能力也視為教師專業(yè)能力考核的重要評判。北京大學的李文超研究學習了美國教學設計師的培養(yǎng)方案之后,也結合我國自身情況,就課程設置方面的建議,制定出了一套教學改革提案。國外不乏對教學設計能力的維度的劃分。如AECT的給出的劃分標準為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評價。這個標準給出的比較寬泛,每個維度沒有具體的概念闡述。IBSTPI則將教學設計能力精簡為專業(yè)化基礎(知識素養(yǎng))、計劃與分析(理解能力)、設計和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執(zhí)行和管理(動手能力),并具體分出了23個子類。綜合和比對以上兩個國際機構給出的標準,基本認清和概括了國外對這一研究所重視的內容和角度。所以,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國外的教學設計能力領域,就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而言,依然沒有一個相對完整且備受推崇的定義,缺乏一個明確而又權威的解釋。這方面更多關注的是實踐,類如教學設計能力培訓人員的培養(yǎng)等等。上述中對教學設計能力維度的劃分這一方向的研究,理論上也沒有國內詳盡和具體。
2.2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外文文獻中,專門針對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研究寥寥無幾。許立新在《美國優(yōu)秀歷史教師教學專業(yè)標準的分析與研究一文中》提出,美國優(yōu)秀歷史教師的標準,要從評價、反思和專業(yè)貢獻等幾個方面來衡量。而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維度都包含了評價與反思的部分,所以,國外的研究經驗,對我們研究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還是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我們還可參照國外對歷史教學的研究成果,來分析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是歷史教學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基石。教學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國外對歷史教學的研究成果比較廣泛,也非常重視歷史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筆者也相信,國外在未來的歷史教育科研領域,會更多的對歷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予以重視和關注。
3結語
筆者通過大量文獻研究發(fā)現,國內外目前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都有了較為完整而系統(tǒng)的一套理論,但大多時間較長,現如今于學生角度的研究較為著重。所以,更新和關注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特別是專門針對高中歷史學科領域的教師教學能力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筆者將使用通過以上文獻綜述研究出來的成果和思路,對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進行深入研究,也期望對高中歷史學科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期望筆者的研究能夠有助于對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對歷史學科的教學有所幫助。
作者:孫詩涵 劉 芳 單位:1.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 2.渤海大學
- 上一篇:漢語國際教育教學設計論文
- 下一篇:大學英語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