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學校英語教學設計與實施
時間:2022-04-19 03:32:27
導語:衛生學校英語教學設計與實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教育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突出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主要特點的。而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英語教學時間上的壓縮,生源質量的下降,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冷淡,都造成了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陷入了困境。本文以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的英語教學改革為例,系統闡述了如何構建以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如何通過在基礎英語的日常教學中增加口語教學、醫護英語教學以及口語測試,鍛煉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實際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改革;口語教學;口語測試;醫護英語
為了滿足當代社會對職業學校學生職業能力需求的標準,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和水平,必須轉變現有的高職英語教學現狀,使學生的個人競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執業從業能力得到提高和發展。為此,本學期開始筆者與衛生學校英語組各任課教師的經過學習與研討,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測評形式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與改革。
一、構建以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
英語課程是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必須構建全面系統的教學體系,不斷促進高職英語課程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調整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技能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1.整合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內容,適應崗位需求目前學校使用的高職英語授課教材是《新視野英語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其內容主要是介紹西方文化、節日、校園生活、寓言故事、體育、飲食等,完全屬于單純的“聽、說、讀、寫、譯”語言基礎能力的訓練,屬于基礎英語,對于鞏固高職學生語言應用基礎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對于衛生學校的學生來說,特別是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與其未來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相差甚遠,沒有突出職業英語的特色,不具備職業教育的實用性。教材內容和結構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導致學生感覺學無所用,因此學習態度散漫,缺少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習效率不高。在英語教學改革中,應當將基礎英語與行業英語(護理專業英語)有效銜接,將基礎英語知識與護理英語知識有效整合,緊密結合具體崗位需求,使學生的學習與未來的職業直接掛鉤,這樣不僅使學生感知所學內容與其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貼近其未來工作的真實場景,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2.提供多樣化課堂教學,滿足不同專業、水平的學生需求“基礎英語+專業英語”的培養模式是到目前為止較符合高職生學習英語特點的課程設置形式,在培養方式上要堅持知識與能力并重、技術與素質并重的原則,而以職業培養為目的的教學,要求培養出的學生具備更多的技能,這就需要多樣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手段。長期以來,高職英語課堂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基本以教師講授語言知識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卻只是課堂上的聽眾,師生、生生互動性差。在這種教學環境的驅使下,不僅教師的思維受到了制約,缺少創新和獨特性,而且學生也缺乏應有的學習興趣和主體能動意識,甚至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改下的英語課堂應逐漸過渡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組織者和促進者,并結合學生所學專業不同的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將職業英語教學與高職基礎英語教學相銜接,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交際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模擬工作情景教學法、多媒體網絡技術輔助教學法等,為學生提供溝通和交流的平臺,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未來的崗位。3.采取有效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的評價體系對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的實施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因此,要改革將單一的理論考試成績作為測量學生能力水平的陳舊的評價體系,采用科學的、多樣的、全面的考核機制,以考促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與應用能力。
二、具體改革方案
1.增加口語教學此次高職英語教改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了口語教學環節,每學期高職英語教學學時為60學時,教改后將之前20學時的“習題精講訓練”調整為10學時“習題精講訓練”、8學時“口語實訓與演練”以及2學時總復習。2.調整課程考核方案,增加口語測試我們調整了課程考核方案,在考試課的課程考核方案中,平時考核不變,占40%。期末考試增加口語測試,占10%;期末筆試占50%。期末考試加入10%的口語測試,有效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納入口語測試的范圍,從而推動職業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3.將醫護英語基礎性核心詞匯引入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本次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將醫護英語等級水平考試基礎性的核心詞匯引入到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希望可以有效銜接好基礎英語與醫學護理類英語。基礎性核心醫護英語詞匯分為四期,并在每個單元結束前為學生細致講解其用法與應用。
三、口語課教學設計與實施
1.口語課堂教學活動策略(1)利用課本內容引發學生興趣。(2)課堂活動引發學生興趣。(3)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4)講究糾錯藝術,正確對待學生說英語時出現的錯誤。2.口語課堂教學活動形式(1)小組討論。對于大班教學而言,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使最多的學生得到開口說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是最佳的選擇。教師在設計題目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水平,合理控制題目的難度,選擇與每個單元話題貼近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討論,以保證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2)情景表演。根據對話場景的不同,創設不同的具體情景,使學生通過扮演不同角色演練對話來加深對相應話題的口語表達能力。情景表演步驟:①準備階段。教師針對某一話題設置具體的情景,介紹基本情況,講解會用到的核心句型,提供可能會用到的話題相關用語,解釋各角色任務。②分組布置任務。③演練。給予學生一定時間讓其組織并參與活動。④情景對話表演。⑤討論與評價。活動結束后給予恰當點評。(3)匯報訓練。通過背誦、總結等情形鼓勵學生積極使用英語表達,以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3.口語課堂教學活動方法(1)任務型教學法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在“做中學”,學生通過運用英語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來達到掌握語言知識技能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3P教學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改變了過去英語教學中過分重視語法知識的講解與傳授的狀態,給予了學生更加豐富有趣的活動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言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通過完成各式各樣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可以更加高效地獲得語言知識,并且增強了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情景教學法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職業學校的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等,教學中通過教師和學生對情境的設置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四、口語測試設計與實施
1.口語測試模式2.口語測試的目的與原則英語口語測試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注意朗讀,積極開口,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發揮考試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導向作用。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口語測試的嘗試促進本校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使之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和應試能力,反而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使英語真正成為學生的第二交際語言,從而提高本校英語教學質量。3.口語測試對象與特點此次口語測試對象為2015級高職護理、醫學影像與檢驗等專業的學生,試題的設計要全面反映此階段學生的聽說能力,材料的內容也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同時貼近所學教材中的相關話題。4.口語測試的組織與實施此次口語測試采取面試這一直接型口語測試形式。直接型口試是一種傳統的口語測試方式,需要考生和考官面對面地交談,要求在考試中真實地再現口語在真實語境中的特點。具體采用“二對二”的多向交互模式,每組測試中有兩名考官和兩名考生,考生兩人為一組;兩位考官中,一位主持口試,同時評定綜合得分,另一位專門評定分項分,考生主要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交談反映口語水平。具體實施分為兩個測試階段:第一階段:小組對話。第二階段:朗讀并回答問題。5.口語測試評價標準口語測試評價標準應結合本年級每學期的學習內容、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來確定,包括以下幾方面:(1)語音語調。學生發音要準確、清晰,語調自然流暢,學生朗讀時能恰當地運用意群斷句,連讀自然正確。(2)模擬語境交際。按照教學大綱功能意念表選擇話題,設計語境,創設信息溝。這要求學生注意語言的交際場景,選擇與所處語境、說話時間和場所相適應的言語行為。注意交際者之間的關系,根據雙方熟悉程度,對方的社會地位和身份,說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話語,采用或嚴肅或隨便的交際風格。注意或直接或委婉的交際策略,如怎么樣開始、維持或結束談話,如何轉換話題,發現問題如何補救等。得體地表達自己的交際意向,如問候、打招呼、打電話、詢問、邀請、致謝及道歉等。(3)師生交談。根據所朗讀的對話正確回答考官所提出的問題。從考生的語音語調、語法詞匯、互動交際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目前,在職業能力培養的視角下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內容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鍛煉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實際能力。今后將繼續探索適合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教授方法,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作者:宋起慧
參考文獻:
[1]陳小蘭.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2):161-162.
[2]甘麗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探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2):7-9.
[3]王友良.專門用途英語(ESP)研究綜述[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08-110.
[4]趙爽爽.高職公共英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2,(10):197-198.
- 上一篇:數控加工與編程課堂教學設計與反思
- 下一篇:財務軟件應用實務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