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02 08:48:08

導語: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摘要:行為導向教學法作為一種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法,已經在多個教學領域,特別是在實踐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強的教學領域得以應用,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成果。服裝設計學科歷來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已經把行為導向教學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本研究分析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特點,并對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服裝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施策略給予具體闡明。

關鍵詞:服裝設計;應用型人才;行為導向教學法;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如何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服裝設計教學領域的重要問題。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服裝設計教學中高效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就顯得更為迫切。基于此,我們需要對行為導向教學法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1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特點

1.1授課方式以學生為中心。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主要形式是老師指導、學生活動。從收集相關材料、確定合適方案、制定詳細計劃并具體實施、適時反饋信息到評價最終結果,學生需要完全參與到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這樣的話,學生不但對任務有一個總體把握,同時,對任務完成過程中的每一個具體細節也能做到清楚了解[1]。1.2教學內容以獲取直接經驗為主。和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教學內容上主要以獲取直接經驗為主。雖然,老師也會在課堂上傳授前人的間接經驗,但這些間接經驗是為了更好地獲取直接經驗而服務的。與間接經驗相比,直接經驗對學生的印象更深、影響更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參與到任務完成的具體過程,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獲取直接經驗,而這些直接經驗將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特別是學生正式步入職業崗位后發揮重大重要。1.3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咨詢者。行為導向教學法中,老師在很大程度上將以指導者和咨詢者的角色存在,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雖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大大減少,但對老師的要求并不會隨之降低,反而會有所提高。因為老師不但需要偶爾傳授下知識,更需要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組織和引導教學過程順利完成[2]。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像傳統教學模式下那樣以主導者的形象存在。很多時候,老師只是在學生表現良好時給予鼓勵,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給予幫助,學生的任務能否順利完成主要還是取決于學生自己。

2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服裝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策略研究

在服裝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老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和教學目標來確定行為導向任務。并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運用模擬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行為導向性”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服裝設計應用型人才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應用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3-4]。2.1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通常來說,一個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一旦學生處理不好就容易讓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受挫。所以,老師除了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外,還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增加信心、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如把四五個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共同完成一件冬季男裝的設計。2.2角色扮演,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都在自己的角色上做著相應的事情。在行為導向教學法中,老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根據所扮演的角色完成任務。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先設置一些角色如服裝設計師、商人、顧客等,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加以挑選,讓他們在一個或多個情境下進行對話、活動等。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2.3案例分析,提升學生思維拓展能力。與服裝設計相關的案例比比皆是,老師可以科學挑選一個或數個案例給學生,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對案例的想法等。在分析過程中,學生要自己提出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從而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維拓展的能力。

3結語

行為導向教學法以職業活動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和服裝設計專業對學生的要求不謀而合。所以,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服裝設計專業的合理利用將有利于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作者:彭小艷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