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創意課程設計研究
時間:2022-11-14 10:08:18
導語:小學數學創意課程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中,通過設計趣味游戲、搭建探索平臺為計算教學打開另一扇窗.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和運算技巧,更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活動獲得有價值的數學體驗.克服計算教學中的重重難點,擺脫“抽象”“重復”“機械”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提升數學素養.
關鍵詞:數字游戲;創造力;數學素養
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天性,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啟疑導思為主線”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提升數學素養.那么,一節數學課堂中,如何實現這個目的?怎樣讓孩子獲得超出40分鐘之外的收獲?如何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這是我們在教學設計之前、課堂教學之后都要始終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們開展了數學課題“小學數學創意課程設計與實踐研究”,力求在課程設計上出新意,有創意,在不留痕跡的教學環節中,攻克教學的難點,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的«閱覽室»(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之后,我將自己的備課思考和課中教學相結合,整理教學中的得與失,重現孩子們的課堂點滴.目的是審視課前設計是否合理、斟酌課中教學是否得當,并讓課后反思促進課堂優化.課前思考時,我緊緊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能力水平,設想本課教學的難點,采取創意性的教學環節,通過細節的處理,努力尋找克服難點的途徑.讓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里,撥云見日,從而實現水到渠成的收獲新知.
難點1:如何想到向十位借?怎樣借?
為了克服這個難點,在新課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先拿出一個珠子貼在黑板上.再拿出疊在一起的一串珠子,慢慢地呈現中讓孩子來數,一個、不,是兩個,不,是三個一直拿出10個,這連成一串的十個珠子對孩子來說是很新鮮的,而這份新鮮勢必會讓他們形成清晰的印象,從而牢牢地記住.讓孩子比較1和10之后,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有辦法讓這一個珠子和10個珠子表示的數大小一樣嗎?孩子們沉默了,忽而,有孩子舉手了,慢慢的,更多的孩子為自己的思考有了結果而興奮著.把這一個珠子放到十位,把一串的十個珠子放到個位,1個十等于10個一.孩子們能夠在腦海中準確的呈現這一問題的思考成果,則是實現了從表象到深度思考的跨越,為孩子們解決“個位不夠減怎么辦”的問題辟開蹊徑,降低難度.在后面新課的教學中,用計算器來計算的孩子,有了前面的知識鋪墊,在講解算理時,已經能夠很清晰的說明并操作.用豎式計算的孩子,則想到了用“向十位借來的1個十”來減.可見,這一游戲的設計對孩子的新知識學習有較大的幫助,提高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2:向十位借后,個位上怎樣算?
退位減法的出現,與以往所學計算的最大不同是:以往所學的計算,算式中的數字是直接呈現在眼前的.而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存在隱形的算式.例如:本課的第二個例題:25-8.在計算個位時,首先要用借來的10減8等于2,再用2加5等于7;或者是用借來的10加5等于15,再用15減8等于7.總之,孩子們需要在心里進行兩步計算才能完成.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來說,是有坡度的.為了這部分孩子在有困難時能夠在心里呈現計算過程,我制作了一個寫著“15”的圓片,讓“心里的15”變成“看得見”的,將兩個算式連接并降低孩子們的難度.同時,針對學生的第二種算法,也制作一個寫有“10”的圓片,同理使用.這個設計,在孩子們之后的練習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克服這一難點的過程中,為學生搭建了有梯度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數學素養.
難點3:退位點的引入和對其作用的認識.
在教學之前,我設想,課堂中孩子們在用豎式計算30-7時,會有部分孩子用“點”來表示借走了一個十,可以通過這部分孩子的講解,認識退位點.但是,課堂上,在巡視的過程中沒有發現這種寫法.不過,孩子們的豎式中十位的“3”上面出現了指向個位的“小箭頭”,出現了“小小的1”,或者是“-1”等這樣的標記.于是,我便適機拿一個孩子畫的“小箭頭”幫忙.先請學生猜一猜畫這個“小箭頭”是什么意思?在孩子們對“小箭頭”的作用分析中,明確了這個“小箭頭”是借給個位1個十的標志.此時,進一步感受這個“小箭頭”的作用:提醒自己,十位被借走了1個十,感受這個標志的必要性.那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呢?從而引入退位點:可以用一個小點來代替小箭頭.并在兩個數位的計算上予以強調,使孩子認識退位點的重要.這個退位點的出現,不是老師強加給孩子的,是在學生認為必要的基礎上優化而來的,因此,他們對這個小小的退位點的作用認識是清晰的,在計算中,需要時刻想到退位點,不會無視它的存在而出現十位退而不減的情況.孩子們對退位減法的算理清晰,計算準確.自然是水到渠成,一點就通.
教學中,看似簡單的知識,呈現在一年級孩子們的面前,馬上就變得高高在上了.因此,教學設計中,我們就要想辦法通過創意不斷的課程設計,精工細節的處理幫助孩子們生長思維階梯,讓他們憑借現有知識摸索著前行,征服知識難點,從而獲得學會新知識的成功體驗,實現創造力的提供,數學素養的提升.作者簡介:高秀英,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寶安區西鄉碧海小學.
作者:高秀英
- 上一篇:心理測量學課程設計研究
- 下一篇:淺談素描在線課程設計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