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室內空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3 04:35:29
導語:建筑物室內空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建筑物室內空間設計的具體實踐中,功能區域的劃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是滿足業主個性化需要和體現個人設計水平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對功能區域進行劃分時,設計師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多加強與業主之間的溝通,確保功能區域劃分的人性化、規范化、科學化。同時,室內空間設計會涉及到室內空間環境下功能區域劃分時的矛盾處理,所以要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流線交叉,建設科學的功能區域劃分原則,這樣才能保證室內空間功能劃分的合理性,滿足業主多元化生活需求的同時,為業主創設健康、舒適的室內空間環境。
一、建筑物室內空間設計中功能區域劃分的主要方法
(一)封閉分隔。該分割方法主要是處于室內空間的私密性需求,利用原有的承重墻,或者加設輕質隔墻,阻斷對聲音、光線、熱量在不同區域空間的流動,這樣相鄰兩個空間可以互補干擾。例如,在家居設計中的臥室、衛生間等都是采用封閉式的空間分隔方法。(二)局部分隔。該分割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把一個大空間分割成若干小功能空間,但又不完全割裂各個空間之間的聯系,這樣可以減少各個空間在視線與聲音等方面的過多干擾,同時營造出一個相對開發的功能區域環境。例如,在空間設計的具體實踐中,經常會用矮墻、家具、屏風等對空間環境進行局部式分割,沙發的拜訪一般也擺成L形、U形等半圍合的空間,這樣既便于出門,又便于會客與交流。(三)彈性分隔。該分割方法也被稱之為臨時性分隔,可以讓兩個功能區間在開放與半開放之間相互切換,既可以形成隱蔽性的私密空間,也可以營造開放性空間。如利用推拉門、暗拉門、活動簾等方式對空間進行分割,多數都是彈性式的分割方法,其英語也非常靈活。(四)象征分隔。該方法雖然對室內空間進行了一定的分割,但是分割界限不明顯,也基本上不會對視線進行阻擋,如在設計中經常用到的綠色植物、梁柱、象高地位差等分割方法,雖然只是象征性的對原有空間進行了風格,但是人們會在心理上覺得是兩個不同的空間,而且會承載不同的居住功能。(五)半開放式分隔。該分割方法主要是處于分而不絕的目的,為了實現不同功能區間之間的流動性目標,以透空式或透明式的墻面、矮墻、屏風等室內空間進行功能分隔,讓各個功能區間可以實現一定的聯系或流動性,如客廳與餐廳之間的功能區域劃分,就經常采取半開放式的分割方法。(六)其他分割方法。室內空間功能區域的劃分方法是非常多的,除了常用的功能區域劃分方法外,還會用到一些垂直分割、柱式分割,其目的就是讓空間更有層出化,同時達到豐富空間造型的設計效果。同時,在室內空間設計的實踐中,還可以通過花架、燈具、珠簾等藝術品對室內空間進行劃分,這樣既可以對室內空間氛圍進行調節,又能讓室內設計更具藝術性。
二、建筑物室內空間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的有效對策
(一)注重智能化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隨著智能建筑的發展,室內空間設計也要體現智能化趨勢,即在居住空間中建立一套信息互通及回傳的通訊網絡,為居住空間各功能模塊提供必要的功能通道,業主可以通過遙控器、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實現遠程控制,或者檢測與交換信息,從而讓現代人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健康。如智能建筑的出入口控制系統可能實現樓宇可視對講系統、指紋識別等;室內可以安裝煙霧探測器、防盜報警器;水、電、氣、熱等可以通遠程抄表計量系統進行計費等,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節約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在實現對居住空間功能的智能化設計時,也要本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則,要盡量避免建筑物空間智能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之間的矛盾,為建筑物室內空間智能化設計的推廣減少阻力。(二)注重生態化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室內空間的生態化設計,主要是指在居住空間設計中綠色無污染材料與生態技術的運用,以及室內空間功能實現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能源的有效節約。尤其在當前人類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矛盾不斷加大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綠色生態住宅的追求在不斷加強。一方面,對于住宅建設與室內裝飾材料上,人們開始傾向于尋找綠色、無污染、低能耗的素材,避免居住環境污染對人體造成的不利影響,在采光、熱量傳遞等都方面,玻璃幕墻、保溫材料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可能起到很好的節能效果;另一方面,人們開始注重低能耗家居用品和家電產品的使用,如低能耗的空調、冰箱、廚房,省水的坐便器,太陽能熱水器,地源熱泵等,都能夠有效降低家居生活對資源、能源的消耗。隨著綠色建筑理念的宣傳和發展,生態化建筑的建設范圍在不斷拓展,室內空間的綠色設計也受到了更大的推崇。例如,有的人就在居家的陽臺和露臺空間設計上下了很多功夫,將自然與生態理念進行了很好的運用,如把復式樓露臺的陽光房,可以將更多的花卉、草木、觀賞魚、觀賞石等元素融入到空間設計當中,讓人白天可以接收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晚上可以遙望天空,讓人足不出戶也可以領略自然元素之美。同時,對室內設計空間的拓展以及自然生態理念的推崇,還可以有效豐富室內空間的生活功能,如休閑、健身、娛樂等功能會變得更加容易實現。(三)注重和諧化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居住自古以來是人類生存發展所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而在社會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人們對室內空間設計的功能要求日趨多元化,設計師在室內設計活動中所要面對的困難也就越來越多,對設計師的專業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在有限的室內空間里,設計師的室內空間設計要避免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流線沖突,實現舍內空間設計和功能流線設計的和諧化。室內空間設計的和諧化,主要是指對人們活動的路線進行科學分析,可以把人在室內空間的各項活動有機串聯起來,使空間的格局可以滿足人的多元化需求需要。所以室內空間設計者在進行空間設計與流線規劃時,可以有意識地對人的行為方式實施引導,傳達動靜分區的概念,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強室內空間設計的科學性。(四)注重健康性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居住于生活空間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很多業主在室內空間設計環節都導入了健康設計理念,如有的家庭專門開辟了健身區、就餐區,布置按摩器等健身器材,選擇綠色、環保、無污染的裝飾材料等,這都是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導入健康概念的主要表現,也是建筑物空間設計和功能區域劃分的基本訴求點之一。此外,隨著健康設計理念的深化,有的設計師開始針對業主的特殊需求開展個性化的健康設計,這樣可以更好的滿足特殊業主的健康需求,也讓室內空間布局的結構更加多樣化,以此適應人們觀念上的變化及其特殊要求。如對于一些有特殊疾病或身體存在缺陷的業主,在室內空間的健康設計上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開展功能區域劃分和室內空間設計的調查工作,避免給業主日后的健康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五)注重休閑性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隨著休閑娛樂時代的到來,室內空間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工作和就餐的地方,還在積極承擔人際交往、休閑娛樂等功能。作為一名合格的室內空間設計者,所以要清楚地認識不同功能區域所要承擔的休閑功能,以便更好的滿足業主的休憩需求和人際交往需要。如對于家庭居室的客廳設計,就是一個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裝飾空間,它隨著業主意識形態和生活習慣的變化,在空間設計和功能區域劃分上常常呈現新的特色,所以設計者還要綜合考慮內部設施結構、材料工藝、業主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給業主創設一個雅致、舒適的休閑環境,以更好的滿足業主的休閑需要以及對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六)注重人性化設計與功能區域劃分。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功能劃分與設計,一定要突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為業主提供舒適、自在、愉悅的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要盡量避免業主在實現建筑物服務功能時的心理不適,如室內燈光的選擇,墻面顏色的搭配,家具的擺放等,都是關乎空間設計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以家庭居室的室內設計與功能劃分為例,一般會涉及到家務流線、家人流線和訪客流線三方面的內容,要堅持不能交叉的設計原則,否則容易造成室內空間功能區域劃分上的混亂,室內空間不僅難以實現高效的利用,家具布置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更是對居室面積的變相浪費。如家務流線的規劃上,應當結合儲存、清洗、料理等功能需求進行程序式的規劃,這樣在做家務時就會節約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家人流線的規劃上則是要考慮到主人的生活習慣、私密需求、起居便利性等需求,流線規劃不要形成空間死角;訪客流線規劃則是要避免與家人流線、家務流線的交叉,這樣就不會影響家人的工作和休息。
三、結語
總之,隨著室內空間設計理念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人們對空間功能分區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科技化、人性化、回歸自然化、整體藝術化將會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所以在對功能區域進行劃分時,一定要貼近業主的生活訴求,注重生活品質的提升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并實現功能區域劃分與業主生活工作需求的有機融合,體現自然生態化的設計理念,實現室內空間的合理劃分和有效拓展,滿足人們對室內生活的個性化需要。
作者:王克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宋晶,何婷,齊海紅.基于功能分區的酒店室內設計評價體系探討[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4(4).
[2]白朝勤,張曉辰.淺談住宅室內空間形態的“分隔”[J].大舞臺,2014(4)
[3]李小龍.信息化虛擬空間對室內設計的影響初探[J].大眾文藝,2016(24).
[4]萬晚霞.淺談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空間的關聯因素[J].建材與裝飾,2016(47).
[5]馬麥琪,史進.多功能家居空間設計的靈動性研究[J].包裝世界,2013(03).
[6]劉月玲.試論家居空間的“可持續性”設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8).
- 上一篇:室內設計心理學體現方式研究
- 下一篇:房屋住宅采暖通風工程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