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空間設計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11-20 09:08:51

導語:商業空間設計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空間設計教學模式分析

一、傳統“商業空間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商業空間設計”課程的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推動課堂教學的唯一驅動力,這雖然可以保證教學計劃的實施,但其直接后果是:學生自主性的缺失和個體差異性的消解[2]。研究發現,互動式講授法、根據學生興趣和需要的教法、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法被學生更加期待[3]。在“商業空間設計”課程的傳統教學內容中,我們主要講授室內設計原理、平面功能布局、界面設計、展架設計、照明設計等。學生們對造型、色彩、材質等方面的設計更擅長,而對于如何調研并搜集資料,與甲方進行溝通,如何圍繞“商業”二字展開設計,則需要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提升。我們發現學生在商業空間設計課程學習中,很容易以自我為出發點,服務自我喜好,而忽略消費者需求;圍繞空間做設計,而非商品;就設計論設計,忽略掉“商業空間”需要輔助甲方經營這一功能。面對上述問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滿足社會對商業空間設計人才需求的期待,就需要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重構。

二、項目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分析

項目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引導下,依托某一個實際或虛擬項目,或者專業領域內的競賽命題,把該課程中所需講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與其對應的實踐部分串聯、融合在一起,用項目實操的過程和方式呈現在教學中,學生根據項目主動獲取相關知識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增加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構建主義哲學思想影響下出現的學習理論——構建主義學習觀,強調復雜學習環境和真實的任務,強調社會協商和互相作用,主張用多種方法表達教學內容,主張以“學”和“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的知識并非通過教師的傳授來獲得,而是在真實的情境下,借助教師的引導,學習伙伴的協同,利用有效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過程而獲得[4]。項目式教學正符合構建主義學習觀所倡導的教學模式。

三、項目式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商業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效果

項目式教學開始階段,我們不再對原理及知識點部分做詳細的講授,開課即布置項目任務書,只做提綱挈領的講解后,讓學生直接進入實際操作階段。項目往往需要學生們合作完成,團隊的人數以3~5人為宜,成員需明確分工。該項目成為課程的主要線索,在其任務書分析、實地勘察、調研、概念設計、方案設計、成果制作與匯報展示過程中,學生會將學習置于實際情景中,與團隊伙伴合作,有目的地獲取知識,主動與教師溝通,隨即將所獲取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學效果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明顯提升。商業空間設計的主要服務對象除了甲方外,還有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也就是商品購買和使用的終端客戶。傳統設計課程中,學生很容易過多地將自我意識加入設計中,而忽略掉設計的服務對象。通過項目式教學,我們會強化調研和互動部分,通過指導學生實地勘察與甲方多次交流、向消費終端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典型人群調查、統計調查結果、完成設計方案后向甲方進行匯報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從甲方的角度,服務其商品銷售和品牌推廣;從商品最終消費終端人群的角度,考慮其在空間中的行為和體驗,設計出合理的符合商業特質的商業空間。學生們在面對商業空間設計時,往往就空間論空間。但是商業空間設計最終服務于商品買賣的實現,因此空間設計就一定要圍繞所售賣的商品展開。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充分調研,教師也會引導學生就商品的性質、特點、參數、尺寸、銷售方式、信息傳達手段等進行詳細的資料搜集工作。當進入方案設計階段時,學生們就能夠自然地圍繞商品及其相關內容展開。商業空間設計中,空間是載體,所售賣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以及品牌信息的表達是核心。項目式教學更符合學生自主認知的規律,也會讓學生對商業空間設計的理解更透徹。“商業空間設計”是一門交叉性、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在實際設計項目中,常常遇到不能得到甲方認可的情況,最終很難把自己的設計想法完成。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與甲方的著眼點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甲方通常為非設計專業人士,對設計的判斷往往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借鑒類似項目,對設計的要求更多從投資和經營的角度出發。當我們采用項目式教學后,學生會了解到一些包括銷售方式、購買行為、客戶體驗、組織管理,投資預算等內容,這部分知識的補充,對于設計師而言非常重要。它幫助設計師換位思考,從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的角度看待商業空間設計,從商業的角度看待空間。傳統“商業空間設計”教學中,多數時間是老師講授,學生聽課。但是在項目式教學中,按照實際項目流程,學生需要就設計方案向甲方進行匯報。從被動到主動的結果是,學生需要自己整理清晰的思路,完成相對完整的設計方案,向甲方、老師和同學們提案匯報,并且就方案解答各種提問。提案匯報的過程對于學生,就像一次詳細的復習,把理論學習、實地勘察、調研、設計方案、設計制作過程完整梳理一遍。同時,提案匯報要求學生用簡明的語言,清晰的邏輯,準確的表達,向甲方闡述自己的設計。這些能力也是設計師必備的素質,其在傳統的課堂上很難得到鍛煉,但是在項目式教學中,這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此外,項目式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理論、實踐和教學能力要求都比較高,需要教師自身具備很強的項目實操能力,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教師在整個項目分析與指導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十分負責;善于引導學生重視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指導學生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與設計能力;重視項目研究的整體過程,針對各個過程及時做出總結;積極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對最終的教學效果能夠準確評估與檢測。

作者:聶晶晶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

參考文獻:

[1]殷勤.當代藝術關下的商業空間體驗設計策略探析[J].裝飾,2013:143.

[2]李杰.大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誤區及其成因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4(1).

[3]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8).

[4]劉長青,杜鳳秋.傳統學習觀與構建主義學習觀之比較[J].教育與職業,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