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改造中的城市設計特點論文
時間:2022-09-29 08:31:00
導語:舊城改造中的城市設計特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許多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塑造問題,并且引入城市設計理念,重視舊城環境的建設,結合工作實際,針對舊城改造中的城市設計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舊城改造;城市設計;原則;方法
一、舊城改造中完善城市設計要求的提出
城市發展是一個不斷更新、改造的新陳代謝過程,自城市誕生之日起,舊城改造就作為城市自我調節機制存在于城市發展之中,是城市發展的綜合需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舊城原有物質設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舊城功能的過于集中和用地結構的不合理,使舊城人口膨脹、居住緊張、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越發難以解決,而且在工業離開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發展過程中,舊城出現功能和結構的衰退問題,亟需進一步配置商業、服務業、金融業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設施,提升城市中心區的服務功能。
舊城改造中的城市設計與城市功能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看作是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系,形式要為內容服務,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與內容要達到完美統一的結合。
二、城市設計的含義
城市設計對于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營造適用、優美、宜人的城市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城市設計的內容是廣泛的,對于城市設計含義的理解也是廣泛的,國內外不少研究者對城市設計下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間環境問題,而空間環境是由城市物質實體和空間這對互為依存的因素而組成,具有三維的概念。由空間和物質實體所組成的環境是顯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應忽略的是,城市設計應和經濟建設聯系起來,應以有利于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城市希望通過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資、購物和工作。城市設計的目的在于經濟的振興和發展。同時,城市設計也是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發展,使城市的發展與原有部分和諧融合,以維護城市環境的質量和特色。當今的城市設計涉及的環境質量內容,除城市“美”外,正越來越擴展到其他方面,進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質層面,盡管這種影響也許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但這種觀點無疑為我們開拓了視野和思維。
三、舊城改造中城市設計的三個原則
3.1探索舊城的空間布局規律因為城市的整體形象和面貌不僅僅取決于一幢幢單獨的建筑。建筑物之間良好的建筑關系,細膩而獨特的外部環境,以及豐富的空間場所才是城市最為重要的空間特征。它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創造城市自身特色的場所。
同時,為了城市改造中新舊建設的和諧一致,我們在城市營造上需要探索和融匯舊城的空間組織規律,傳統的城市充滿豐富的空間,既是我們建設的基礎,也是我們創造的源泉。
E·沙里寧受西特思想影響提出的城市建設三原則——表現的原則;相互協調的原則;有機秩序的原則。
針對空間藝術的分析手法,更有豐富的藝術理論交織在城市研究中,例如常見的三種理論:圖底理論(Figure-groundTheory)、聯系理論(LinkageTheory)、場所理論(PlaceTheory)。
城市設計的幾類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則、側面封閉和邊沿連續原則、綜合性跨接原則、軸線和透視原則、室內外融合原則、強調和暗示原則等(R.Trancik)。借此就便于創造出具有清晰的虛實結構,完善的場所聯系,并考慮人的需求和文化脈絡的、有特色的城市環境。
3.2發掘舊城的文化底蘊文化特色與空間形態密切相關,同時文化特色的體現又是在藝術手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到場所、感受、文脈等文化性的要求,因而有著更為深入和豐富的內涵。
在舊城改造中,城市設計的主要關注點首先是場所,場所的一系列基本特征決定了人們的感覺。對城市中各種場所的特征加以總結提升,反過來再作為規律性的東西應用于城市建設和發展中,是舊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考慮場所優先于考慮建筑;謙虛地向過去學習并尊重文脈;鼓勵社區所有層次的混合功能;在人性尺度上進行設計;鼓勵步行的自由;滿足社區所有層次的需求并和他們協商;建設易讀的環境;建設能夠持久和適應的環境;避免太大規模地區同時變化;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促進建成環境的舒適性、愉悅性和觀賞性。
3.3激發舊城的生命力把促進地段復興作為舊城改造的首要目標。通過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整合城市風貌,推動城市的二次發展。
整體協調觀念,珍惜借鑒歷史傳統,推陳出新,綜合各行各業的需求,即維護社會平衡的要求。
四、舊城改造中城市設計的要點
4.1城市設計的延續性完成一個好的城市設計需要城市各個層面的人士來關心和參與,它可能包括城市建設管理部門、城市規劃師、建筑師以及當地的市民。城市設計也不應僅存在于建設城市的某個階段,而應貫穿于整個建設的始末,具有連續性,城市設計應和城市規劃并行參與到對城市的發展建設中。具體而言,就是貫穿于城市規劃的諸階段。如果說,詳細規劃階段的城市設計是對一區、一片、一街的局部設計,那么總體規劃階段的城市設計是較詳細規劃階段更宏觀、站得更高、整體性更強的城市設計,它是把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整體,將各分區、片、街坊統一考慮的城市設計。城市設計在城市規劃過程中是延續的,在各階段有相應的特征和任務。公務員之家
4.2城市設計引導與控制功能城市設計要有引導與控制的功能,去指導城市的具體項目的建設,并由此促成城市建設有序發展。在當前城市建設的條件下,特別是舊城改造,它具有相當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一方面,目前運用較廣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的要素主要為土地的使用性質和土地開發強度,其中開發強度的指標,如容積率、建筑高度、綠地率等雖在一定程度從總體上決定城市建設的環境效果,但基本還是對建設技術經濟指標的反映。而相同的容積率、建筑密度要求,通過不同設計思想的引導與控制,卻會形成效果迥異的城市環境。另一方面,目前的開發方式多為開發商投資,從本位利益出發而較少考慮社會、公眾環境的效益。所以也就要求設計者能預先從整體角度出發,制定可以引導與控制城市空間環境發展方向的城市構想。
參考文獻:
[1]李龍生.舊城改造中城市設計原則[J].邵陽學院學報,2003,2.
[2]張文王君.試論舊城改造中的城市設計[Z].
- 上一篇:簡約包裝設計論文
- 下一篇:室內設計的現代性特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