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空間室內設計實踐研究

時間:2022-03-30 09:55:56

導語:餐飲空間室內設計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餐飲空間室內設計實踐研究

內容摘要: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消費習慣與行為發生了巨大改變。餐飲室內空間設計需要從刺激消費者的傳播欲望出發,在空間設計中創造最佳的入鏡角度和具有明確圖底關系的空間視像,移步換景,形成多個注目點,增強互動體驗設計,激發拍照行為發生,達到傳播餐飲空間、塑造品牌形象、促進商貿活動的目的。

關鍵詞:自媒體;傳播;餐飲空間;室內設計

餐飲空間是餐飲、交流活動的載體,是容納消費者、服務人員的空間。餐飲店(企業)進行經營時需要依靠一定的人流量,而人流的聚集,除了口岸本身的條件之外,廣告推廣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傳統媒體時代,商家可以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來進行廣告宣傳,從而達到吸引貿易客戶或消費者的目的。在移動互聯時代,傳統廣告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需要,那么,新的廣告宣傳又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消費行為的改變。曬美食、曬環境、自拍等已成為一種普遍行為。人們基于朋友、熟人之間的信任,通過自媒體傳播或接受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信息,這種傳播對受眾的黏性較高,往往容易形成有效推廣,而且還可能成為熱點,使傳播效應放大。這一系列的變化直接帶來了廣告宣傳的革命性變化,對于餐飲空間來講,如何適應和利用自媒體時代的宣傳推廣方式,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擬從如何在餐飲空間設計中創造滿足傳播需要的空間環境入手進行探索研究。

一、自媒體傳播的特點—“分享”的精神與習慣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人們進入了4G時代,不久將進入5G時代,網絡帶寬與速度將呈幾何級數提升。以手機為主要工具,以微信、微博等為平臺的自媒體將更加發達,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將更多地被自媒體中的“分享”功能激活。這是自媒體傳播的基本特點。人們通過自媒體分享美食、美景、好的產品與服務,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這是傳播媒體和傳播手段的一次革命性變化,將傳統媒體的被動灌輸變成了自媒體的主動接受。傳播的效率與效果自然是天壤之別。空間環境是刺激消費者興奮點的重要媒介,能激發大家拍照傳播。商家應改變過去禁止消費者拍照的觀念,轉為積極為消費者創造拍照條件。在自媒體時代,消費者樂于用照片分享,只要有分享,就會有廣告效應,就有帶來客戶的可能。因此,商家應充分了解這一新時代的特點,及時轉變觀念,適應時展,積極創造能刺激消費者傳播欲望的餐飲空間環境。

二、自媒體傳播的基礎是滿足攝影構圖需要的空間環境條件

在餐飲空間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品牌形象的傳播效果,而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傳播中,圖片和視頻是傳播內容的主要形式。因此,為圖片和視頻提供最佳構圖,對傳播效果影響巨大。光影、色彩、形象是攝影構圖的客觀因素,攝影離不開光,一是為了滿足攝影曝光的需要而提供足夠的照明;二是為了控制被攝體在畫面中呈現的影調與色調。光與色相輔相成,光是色的生命,有光才有色。形象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客觀存在的形象,是攝影的本源形象;另一類是主觀形象,是由客觀的本源形象所派生出來的主觀視像。①通過設計手段將光影、色彩、形象構圖三要素有效整合,激發消費者的拍照欲望。空間能提供好的拍攝點尤為重要。這個拍攝點可能是空間、可能是產品、也可能是服務。在設計中,設計師要以消費者的身份去體驗拍攝角度,在構圖范圍內合理布局形象元素,結合色彩、肌理、燈光等要素,使對象具有良好的表現性。光與色的構成效果應以有利于烘托參與者為原則,比如消費者自拍時,其本人的光影效果是利于拍攝的,除了照度之外,還要考慮色溫,以保證畫面影調的統一協調。同時,還要采用“構圖搭車”的方法傳播餐飲品牌形象。在構圖范圍內,除了有能滿足拍攝的光、色之外,還需“順帶”屬于餐飲品牌獨有的視覺形象。形象應具有識別性,帶有商家自身的獨特性,使其在傳播過程被消費者識別,從而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這些形象應該是攝影構圖關系中的底,消費者是圖。當然,消費者確實被形象所吸引,讓形象直接成為拍攝主體,那就達到了傳播品牌形象的最佳效果。“煎餅道”是成都的一個剛起步的小吃品牌,擬在成都各大商場開設連鎖店。在其店面設計中,為了塑造統一形象,同時利用自媒體進行營銷傳播,通過對消費者的心理進行分析,發現消費者對煎餅制作過程充滿好奇,許多顧客喜歡將制作過程拍攝成圖片或視頻上傳至微博或微信朋友圈。研究顧客圍觀拍攝煎餅制作的構圖角度,將該品牌標志形象置于煎餅制作人員背后的墻面上,使其成為構圖中的“底”,消費者在拍攝的照片或視頻中就順帶將“煎餅道”的形象納入構圖中,從而促成對這一形象的傳播。

三、把握住消費者的視知覺習慣,形成若干傳播點

在餐飲消費行為中,消費者的視覺習慣具有運動的特點,消費者在移動中感知,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可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某個空間場景的布局如果正好符合消費者積極樂觀的空間心理定式,他的注意力就會集中于此。因此,設計中要依循空間結構,從空間功能需要出發,分析若干可供消費者關注的視覺點,實現移步換景,使消費者行走在空間中,既欣賞了別人的風景,又變成了別人眼里的風景。成都麓湖生態城麓客島的尋麓君咖啡館,是建設在麓湖邊的碼頭上,在水與草地之間用廢舊的集裝箱搭建了一個集裝箱咖啡館,由6個40英尺的集裝箱堆疊而成,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供來此參觀購房的客戶休息之用,二是傳播麓湖生態城的品牌形象。在設計中,為了使消費者能通過自媒體把該形象傳播出去,從建筑的朝向、開門方式、落地玻璃窗的位置,到墻面的開敞與封閉等都依循有利于拍攝麓湖及其建筑群的需要來進行設計。在設計中,把集裝箱通過一、二層軸線方向扭轉45°形成不同方向的懸挑體量,將金屬材料屬性和箱體結構特性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實現視覺張力的最大化,使建筑本身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整體采用紅色與黑色構成,上紅下黑,造成一種飄浮的意向。在客人通過游艇到達碼頭前,在湖面上就能拍攝到建筑的獨特角度。形成第一個傳播點。集裝箱建筑的一層和二層均有開放式的休閑平臺和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使室內室外融為一體。每個座位盡量靠近玻璃窗的位置,面湖而坐,湖對岸的別墅、住宅,湖中的橋、湖里的水及劃船的人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窗前形成若干拍攝點,為每個坐在里面的人都能將麓湖的美景傳播出去創造了可能。這也就形成了若干傳播點。利用集裝箱的狹長性,把端頭設計成取景框效果,把窗外的景觀通過“取景框”自然呈現在客人面前,使室內的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照相機中。設計師利用建筑結構幫助消費者完成構圖,使人情不自禁地要坐下來欣賞窗外的美景,把自己也融入風景之中并拍照留念或傳播出去,從而達到傳播項目品牌形象的目的。二樓的灰空間能滿足多種氣候條件下的觀景,通過一條有不同方向靠背的長凳,使人能坐下來享受麓湖生態城的美景。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通過自媒體有關麓湖生態城的圖片與視頻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咖啡館標志以鏤空窗的形式存在,能使消費者從中探出頭來,形成另一個景觀點。在拍攝時,標志自然融入構圖中,達到傳播效果。四、參與性、互動性的體驗設計是傳播的原動力參與性是現代人在餐飲消費中的重要訴求,人們已不再滿足簡單的被服務,而希望有主動參與的可能。在當今社會消費需求日趨差異化、個性化的今天,餐飲行為已不再只關注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是集合社交、娛樂、休閑、體驗為一體的綜合型行為,顧客更看重的是在此過程中能否獲得獨特的消費體驗和感官愉悅。依賴于人的五官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的“五感”體驗,是從人的生理和心理等情感層面出發,關注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的心理享受。設計不僅是設計空間,更需要設計生活,傳遞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方式;通過對不同感官的刺激和誘導,建立與消費者情感的互動,強化消費者在餐飲空間的體驗感。②基于前述的“分享”精神與習慣,對自身體驗的經驗傳播在移動互聯時代成為其傳播的原動力,好的餐飲空間必須融入客戶的體驗,才能使消費者產生分享的欲望。在瀘州酒•私享倉庫的設計中,堅持了體驗設計。本案是一個集倉儲、展示、餐飲、娛樂、接待為一體的新型餐飲空間。在空間的任何一個角落,消費者都可以自己動手,參與體驗。比如在屋頂菜園,可以種菜、摘菜;在酒窖中可以品酒、調酒;在書吧,可以看書、寫字;在茶藝館中,可以煮茶、泡茶,感受茶道的魅力。在庭院中,設計了一個吊腳小閣樓,可在其中盤腿打坐,對弈品茶,別有一番趣味,以至于來的每個客人都喜歡爬上去體驗、拍照。該項目運營4年來,已經在私人會所行業里頗具影響力,其影響力完全依賴于自媒體傳播的“口碑”效應。

四、結語

在移動互聯時代,餐飲店(企業)不要滿足于傳統的營銷宣傳策略,要敢于借助自媒體傳播塑造品牌形象。而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文化主題、空間形象、功能與服務都是自媒體傳播的對象。設計師要借助攝影構圖、圖底關系、光影效果、質感肌理、景點轉換等設計語言,將品牌形象與空間結合,創造出適合拍攝傳播的餐飲空間視像,促成傳播的實現,達到營銷的目的。

作者:羅德泉 單位:四川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永祥,趙明地.攝影構圖.遼寧美術出版社,2014

2.孔偉青.分析“五感”體驗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山西建筑,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