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設計理念在現代室內空間中應用

時間:2022-10-22 05:26:55

導語:人性化設計理念在現代室內空間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性化設計理念在現代室內空間中應用

摘要:住宅作為人類最為隱私且賴以生存的物質保障,在人類的生活、工作及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其展開人性化設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而現代住宅室內空間的人性化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到人類的生理層面需求,結合實際情況去營造健康、舒適、放松的人性化空間,不僅能夠滿足各項功能需求,也能夠滿足人類的審美需求.基于此,文章將主要針對人性化設計理念現代住宅室內空間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人性化設計;現代住宅;室內空間;應用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對于住宅居住環境的需求也從淺層面向更為深入、細致層面進行,致力于打造更加健康、舒適、人性化的室內空間環境,所以從設計上便需要以人文本,體現出人文關懷.所謂人性化,也即是在住宅室內空間的設計中要處處體現人本思想,以人的需求為中心.而為了達到人性化設計的目的,則要求設計師與消費者進行深入溝通,對不同年齡、階層消費者的興趣愛好、心理需求及生活習慣等進行把握,才能夠做到因人而異的人性化設計.

1人性化設計理念概述

生活質量的提升也讓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加之現代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人性化設計理念在其中得到了普及與廣泛應用.現代住宅室內空間的人性化設計,也即是要求在對室內空間展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人的具體需求、身心特點及行為習性對室內空間展開科學合理的規劃,同時在細節方面要處處體現人性化色彩,在保證空間功能的同時提升生活品質,全方面滿足住戶物質與精神、生理與心理方面的追求.

2現代住宅室內空間中人性化設計的原則

2.1安全性原則

人性化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生理安全與心理安全.生理安全也即是住宅結構、家具設備以及居住環境的安全性;而心理安全則是能夠給予住戶心理層面的安全保障,包括住宅位置安全、治安安全等.在針對住宅室內空間的設計當中,應當通過對不同功能區域的科學布局與規劃去對裝修工作正向引導,從而避免裝修過程中帶來不可挽回的麻煩.比如,在滿足承重要求與設計規范的基礎上,可盡量不設或少設墻體;樓地面的荷載設計需加強,盡可能使用現澆板.

2.2舒適性原則

所謂舒適也即是要帶給住戶舒服、安逸的心理感受,這也是現代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的主要目的,所以人性化設計需要充分遵循舒適性原則.一方面,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人體工程學原理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有效應用,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重視應用過程中能否帶給住戶舒適感,具體來講,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的舒適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①在住宅設計活動過程中,空間的大小程度能否滿足住戶的正常行為需求,動作能否完善舒展適宜;②住戶的視覺感受是否舒適;③住戶的觸覺是否舒適;④住宅設計環境質量是否良好.

3人性化設計理念在現代住宅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策略

現代住宅室內空間的人性化設計需要堅持以人文本理念,凸顯出人文關懷.所以室內設計師在進行人性化設計時,需要首先對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及實際需求全面把握,具體通過雙方的深入溝通去了解消費者對室內空間的需求,進而由設計師進行私人定制的設計,比如綜合家庭成員數量、老年人生活習慣、兒童游玩休閑、寵物習性等等.從心理學層面來看,當物質功能層面設計已全面滿足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有更高渴望,為了滿足住戶這一層次的需求,設計師需要將“人”的因素擺置首位,確保每一處設計都能打動人心,全方位兼顧住戶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方面的需求.具體來講,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展開人性化設計.

3.1住宅室內空間組織的人性化設計

在室內空間設計的諸多組成因素當中,空間組織形式對于住戶而言,會直接影響其對環境的居住滿意度,而空間組織形式的主要由形狀、大小、方位、光線等因素組成,上述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空間環境的變化,進而帶給住戶狹窄或寬敞、冷漠或親切、局促或舒適等不同心理感受.對現代住宅的室內空間進行系統且完善的規劃,在設計過程中便需要綜合考慮各處環節的穿插滲透關系,基于整體布局構思,對實用、美觀以及經濟等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空間組織形式進行靈活利用,進而為住戶提供合理且舒適的室內空間環境.在人性化設計當中,首先,設計人員對住戶家庭結構、生活習性、審美興趣及風俗習慣等進行了解,通過空間組合形式多樣化對不同生活功能區域進行合理劃分,設計出實用且美觀的室內環境;其次,要充分結合人體工程學,根據住戶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尺度對不同功能區域的大小進行布局,以人性化手段對空間展開組織與限定,營造出層次分明的空間效果,創設出舒適、安全且健康的居住環境;最后,在空間組織方面還需確保采光充足,并且保證自然通風性能良好,能夠利用門窗的開合實現空氣的對流,而對衛生間與廚房則需要應用虹吸原理系統,避免出現倒灌、串味等現象,所以在室內空間設計中要格外重視這一點,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住宅室內空間的空氣清新,帶給住戶宜人的居住環境.

3.2住宅室內空間色彩的人性化設計

色彩作為住宅室內空間裝飾的關鍵元素,能夠帶給住戶最為直接的視覺刺激,能夠準確地表達出室內空間的情感與意境,起到烘托氛圍、點綴環境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人們產生錯覺與遐想,對住戶審美情緒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在對住宅室內空間的色彩方面展開人性化設計時,需要充分了解住戶生理及心理需求,通過科學搭配體現主次分明感,不得出現紛繁、疲勞、煩躁的審美倦怠.比如,年輕人會更傾向于室內鮮艷顏色組合,而中老年人則更喜歡以溫馨主色調作為首要設計,此外還有現代主義風格的住戶會更鐘情黑白灰色系的現代簡約風格.具體在空間色彩的人性化設計當中,首先,設計人員需要對不同色彩的功能及應用原理有全面把握,正確認識到色彩在室內空間設計中主要起到增強裝飾與點綴環境的功能,為了達到提升審美愉悅及滿足住戶審美需求的目的,在進行色彩搭配時一定要遵從空間結構原則,確保對顏色布局的協調與合理,處理好統一與變化、主體與輔體等之間的關系;其次,在對室內空間的色彩進行確定時,需要結合空間的明度、色度、純度等因素確定好主色調,之后根據層次分明的原則去確定背景色、前景色等;最后,充分把握好色彩的物化性能以及對人們心理變化的影響,將統一與變化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進而以完善的空間視覺效果去營造宜人的空間環境.

3.3住宅室內空間燈光的人性化設計

燈光設計作為室內空間設計中的主要因素,能夠實現與室內空間的完美融合,加之住宅作為人們休憩的場所,對燈光的要求非常高.由于現代住宅受戶型及朝向等因素的影響,常會出現采光不理想的情況,通過對燈光設計展開人性化設計,不但能夠改善建筑結構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光照缺陷,可提供顯著的照明效果,還能夠結合住戶自身喜好,起到意境烘托的作用,給人良好的視覺審美效果,這同樣是人性化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元素.住宅室內燈光設計需要結合不同空間布局進行區別性設計.具體來講,客廳的燈光設計可追求元素豐富性,采取主光源、輔光源、背景光源等多層次組合的形式進行設計,從而實現在不同時間、天氣等條件之下的差異性照明需求;臥室燈光設計則一般會采取柔和、溫暖、幽暗的燈光設計,主要原因在于柔和燈光更容易緩解人的疲勞感以及塑造出溫馨、舒適的環境感,使人能夠更快進入睡眠狀態,確保住戶的睡眠質量;衛生間則主要對燈光亮度有較高要求,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可優先選用強度更高的白光,保證照明需求.

3.4住宅室內空間物品擺放的人性化設計

住宅室內物品擺放同樣會對住戶的居住感受帶來直接影響,對其展開人性化設計顯得尤為必要,筆者認為在這方面可從以下兩點展開設計.其一,家具設計與擺放需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及生理結構.作為現代住宅中不可缺失物品,家具不僅能夠滿足住戶的功能需求,還需要在設計方面帶給逐步愉悅感受.比如座椅、沙發、床等家具,在展開人性化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基于人體生理結構著手,在考慮功能性之外,還應對座椅、沙發以及床的支撐面積與部位、尺寸、柔軟度、椅背彎曲度等因素進行全方面考量,確保座椅與沙發可對人體起到長時間的支撐與保護,減少住戶的不舒適感.此外,還應了解住戶的審美喜好,在床與床墊的選擇中要重視住戶對軟硬度的偏好,使其得到更符合內心感受的休息環境.其二,物品布置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合理的物品擺放可帶給住戶舒適感與愉悅感,進而增強其居住的幸福感,倘若室內空間的物品擺放雜亂無序,住戶則會感到莫名的心煩.此外,在物品擺放設計中還需結合用戶需求與生活習慣,將物品放置在住戶最習慣的位置,盡可能滿足住戶的個性化需求.此外,還可通過一些符合住戶個人審美的掛畫、擺件等放置,去提升室內空間的趣味性,使得住戶回到家中能夠因為置身于富有情趣空間環境中而感受到愉悅,凸顯出人性化設計的實用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住宅作為我們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保障,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人性化設計去滿足消費者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多方面需求.通過在現代住宅室內空間中應用人性化設計理念,能夠帶給住戶更為滿意的居住環境,使得人性化設計理念在近年來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所以作為室內設計師需要不斷加強對人性化設計理念應用的重視度,通過滿足不同住戶的切實需求,去全面提高室內空間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文克君.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5):75-76.

〔2〕師可以.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人性化設計理念[J].設計,2016(21).58-59.

〔3〕徐力.將人性化設計理念導入產品設計[J].藝術教育,2017(16).130-131.

〔4〕張興蓮.現代室內人性化設計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57-58.

作者:孫樂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