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筑設計參與式設計方法研究

時間:2022-04-13 03:50:38

導語:鄉村建筑設計參與式設計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建筑設計參與式設計方法研究

摘要:在鄉村建筑設計中積極的采用參與設計方法能夠保證建筑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升鄉村建筑的品質。本文分析了鄉村建筑設計中參與式設計的優點,并針對性的提出了鄉村建筑設計中參與式設計的方法,對以后鄉村建筑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鄉村建筑;設計;參與式設計;應用研究

1引言

鄉村建筑對于傳承鄉村特有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參與式設計是一種讓客戶參與到設計中,讓客戶完成最后步驟的設計理念,力求使得空間真正的使用者群體能夠參與設計的決策與實施。鄉村建筑建設過程中積極的采用參與式設計能夠更好的提高鄉村建筑的設計水平,滿足村民對鄉村建筑的使用需求,并且能夠有效的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水平。鄉村建筑的設計不僅需要建筑師的參與,更多的需要村民的集體參與,最大程度的發揮集體智慧,更好的實現鄉村建筑的設計。

2鄉村建筑設計中參與式設計的優點

2.1提高鄉村建筑的設計水平。鄉村建筑不同于城市建筑,其設計風格與當地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為完成鄉村建筑的設計首先要深入的了解當地的文化、日常活動及行為習慣。鄉村建筑建設時設計者、建筑者及當地的村民參與到設計的討論,每個人發表對建筑的想法,既能夠使得建筑滿足使用要求又能夠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對于提高鄉村建筑的設計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1]。設計人員對當地鄉村的建筑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建筑的基本理念完善設計方案,在開工建設前設計人員可邀請當地的村民進行集體討論評審,每個村民可發表自己的意見,將意見進行整合,使得最終的設計理念滿足當地的需求。在傳統的鄉村建筑設計建設中往往是上級單位直接進行設計并完成建設,然而上級單位對當地的鄉村文化和風俗習慣并不了解,設計者往往僅借鑒其他地方的建筑風格進行生搬硬套,使得最終的鄉村建筑不能滿足當地的使用環境。采用參與式設計方法,使得設計方向具有更加的明確性和針對性,鄉村建筑由設計者和當地村民共同設計,有效提升建筑的設計水平,保證建筑的建設質量,同時能夠提升參與者的自我價值。2.2滿足村民對鄉村建筑的使用需求。鄉村建筑建設的目的在于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建筑滿足鄉村居民的使用需求。在中國大部分的鄉村缺少相應的基礎建設,如運動場所、休閑場所、兒童活動場所嚴重缺乏,嚴重影響著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別對于一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長時間閑置在家中,對其心理上和生活上產生很大的影響[2]。通過建設鄉村建筑,讓這些人員積極參與到設計之中,既能夠活躍村民的參與性又能夠其改善其生活質量,建筑完成后老人和孩子可在娛樂場所進行活動,從而提升參與者的積極性,進而使得鄉村建筑更好的滿足居民的使用要求。建筑作為一種精神的紐帶,村民參與到建筑的設計也可以反映當地的風俗習慣。采用參與式設計理念,“自下而上下”的參與方式,能夠積極的聽取當地村民的需求,參與者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解決建筑的建設問題和使用問題,建筑更加滿足當地人們的需求,同時參與者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到建筑設計者能夠提升自身的榮譽感,參與到設計也能夠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廣泛采用參與式設計,讓村民積極投入鄉村建筑建設,使得建筑真正的屬于農村,滿足農村居民的使用需求。再者村民積極投入到鄉村建筑的設計,也能夠增加參與者的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2.3提升鄉村文化水平。農村建筑不僅反映當地的風俗習慣更多的是一種鄉村文化的傳承,村民將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寄托于當地建筑。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建筑的建設能夠更好的表達當地的文化傳統,也能夠更好的提升當地村民的文化水平。農村的基礎設計建設與城市相差較大,在農村幾乎不會存在圖書館、文化館等場所,因此導致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差,這主要是由長期已久的社會環境所導致的[3]。村民積極投入到鄉村建筑建設,一方面可以建設滿足鄉村環境的文化建筑,供居民在閑暇時間進行學習,再者,在建筑建設過程中居民可積極投入到建筑文化的宣傳工作,通過建筑表達傳遞文化知識,更好的讓村民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并積極投入到文化的學習。通過參與式鄉村建筑設計提升鄉村文化水平要做到積極的宣傳,設計者可依據當地的歷史人物、古代事跡進行建筑設計,將歷史文化在建筑上進行傳播,村民在休閑時即可以得到放松又能夠對當地的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這種積極的引導形式,村民會更容易接受文化,更增加對文化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鄉村建筑建設中應積極的鼓勵村民積極投入到建筑的設計工作,從而更好的提升鄉村文化水平。

3鄉村建筑設計中參與式設計的方法

3.1對建筑的設計理念進行表達。在鄉村建筑設計中,村民參與建筑設計的形式可通過提供設計思想的方式,對于建筑的設計需要專業的技能作為支撐,然而專業的設計人員通常具有固定的思維模式,對建筑的設計往往僅考慮使用性能,而對其文化的傳承或當地的風俗習慣考慮較少,作為專業的設計人員應將這種思維模式進行轉變,積極的深入基層進行走訪,了解當地村民對于鄉村建筑設計理念的想法[4]。作為當地居民可積極的表達對鄉村建筑的設計理念。鄉村居民往往不具備圖紙設計、軟件繪圖及建筑的結構力學等知識,然而在這種環境下,村民可更好的發揮建筑設計理念的構想,根據自己的想法構思建筑設計,并與專業的人員進行討論。專業人員可對村民的設計構想進行分析,指出其中的不合理地方,不滿足建筑結構力學等問題,通過村民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反復討論最終實現鄉村建筑的設計構思。在這種參與式設計理念下,建筑的設計風格由村民進行參與,村民可根據自己的構思充分對建筑的設計理念進行表達,在這一過程中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建設設計的不合理處進行指正,通過雙方的相互合作最終實現鄉村建筑的設計。3.2將多種設計方案進行選擇并設計。建筑設計師可通過構建多種設計方案供村民進行選擇,首先建筑師根據專業的技術方向對建筑進行設計,完成基層建設需求,然后將初步的設計方案給予村民進行細化,而細化的設計主要在于對非基礎性的設計,設計的更改不會影響建筑的基本使用[5]。村民對非基礎性的設計主要表現在“裝修式”設計理念上,村民根據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將建筑進行進一步的設計,使得建筑的最終形式滿足村民的使用要求。通過這種分布設計的原則可加快鄉村建筑設計的進度,即可以保證建筑的基礎性建設又能夠更好的將建筑風格滿足鄉村文化建設。在鄉村建筑建設中,建筑師根據對鄉村文化的了解完成基本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提出多種的設計方案,村民可借助網絡技術等多種方式,將自己的創作理念進行融入,通過對比多種設計方案的不同之處,利用村民參與的心理,更好的實現建筑的設計。加強建筑師與使用人員的溝通,將多種理念進行融合,給設計師和參與人員提供更多的思路,完善設計方案,最終通過多方的評審,實現鄉村建筑的最終設計,保障建筑的適用性,將建筑更好的滿足鄉村文化的建設需求,提升鄉村的文化底蘊。3.3參與建筑的評價和質量評估。使用評價法讓村民積極參與到建筑的設計,在建設設計初期和實施階段積極的邀請村民對設計理念進行系統的評價,從鄉村的角度出發,按照村民的反饋進行分析研究。設計師通過三維建模的形式,表達設計理念,村民了解設計理念后進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這種交叉進行的討論下衍生出更多的設計思路,為后續其他鄉村建設的實際提供更好的參數依據[6]。對建筑的設計進行評價時要充分的考慮建筑設計的合理性,適用性,設計是否滿足鄉村文化的建設需求,是否符合當地的風俗文化,只有進行充分細致的設計評價才能保證建筑后期的穩步建設。村民參與到鄉村建筑的評價還包括對設計質量的評估,設計質量的評估關系到各個細節,村民更了解建筑的使用條件,使用環境及使用狀況。設計師往往對鄉村的習俗不夠了解,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存在考慮欠佳的問題,村民可積極的提出對一些建筑的使用意見,以便于建筑師提出可行的改造方案或在未來的類似設計中進行相應考慮,讓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建筑設計的評價和評估工作,更好的提升未來鄉村建筑設計的水平和適應性。

4結語

鄉村建筑設計過程中,讓村民積極參與到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滿足鄉村的使用需求,更好的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通過參與式設計村民可積極的對建筑的設計理念進行表達,建筑師可讓村民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選擇,村民也可以積極投入到設計的評估,更好的保證鄉村建筑的建設,促進鄉村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云庭.可持續建筑設計中的參與式方法應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21):27~28.

[2]常禾春.參與式設計在民族社區空間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9.

[3]陳碩.論建筑設計中的公眾參與[J].住宅與房地產,2019(16):96.

[4]姚紅媛,杜文欣.參與式設計在鄉村建筑中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11):124.

[5]張琪.探究參與式設計在鄉村建筑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8(1):25~27.

[6]陶艷麗.參與式設計在傳統村落建筑改造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7.究,2014(11).

[3]李磊峰.傳統元素在西安歷史街區公共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作者:朱瑩 單位: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