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文化內涵在藝術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11-17 11:04:49

導語:道文化內涵在藝術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文化內涵在藝術設計的運用

摘要:道即自然規律,道文化內涵即真、善、美。真是本質,善是功能,美是外觀。本文首先探討了道文化與藝術設計的關系,闡述生態設計、簡約設計和無意識設計理念,均與道文化內涵不謀而合,無印良品更是對道文化做了很好的印證與實踐。道文化內涵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重在設計的思想與態度,而非技巧與方法。

關鍵詞:道文化;設計;無印良品

《道德經》開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一語并非是說道玄奧而不可言說,而是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語言的局限性,二是指道的恒變性。這與佛家的觀點不謀而合,《五燈會元》札記之三十三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佛家之無常,即“非常道”。雖然如此,道終究還是可以說的,不然不會有《道德經》六千言,佛法也是可以說的,不然不會有六百部《大般若經》。

1道文化與藝術設計

那么,到底何為道?《道德經》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一句言明了道之本質:道即自然規律。第八章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這就講到道的作用與意義,即“利萬物”。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道雖“恍兮惚兮”,但仍有其形其勢,即外觀也。由此可見,道的文化內涵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真、善、美。真之所言者,本質也;善之所言者,功能也;美之所言者,外觀也。在藝術設計中,功能美是指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設計,滿足人本質的需求,體現了人的本質、利益和需要,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外觀美,是構成事物的物質材料的自然屬性,如色彩、形狀、線條及其組合規律所呈現出來的審美特性。完美的藝術設計應該是在遵從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物質材料進行加工和創造,以滿足人們的物質精神需求,達到功能美與外觀美的和諧統一。但現今的藝術設計常常以外觀美來博取受眾的注意,脫離了道,脫離了本質,違背自然,這種設計也終將流于媚俗與膚淺,過度包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道文化內涵的設計體現

與過度包裝相對應的,出現了“生態設計”“簡約設計”和“無意識設計”。生態設計,也稱“綠色設計”,是一種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可重復利用性的設計,要求在產品設計開發的所有階段均考慮環境因素,并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終引導產生一個更具有可持續性的生產和消費系統。應該說,生態設計的概念已經涉及道文化的“真”的內涵。簡約設計,又稱“極簡主義設計”,追求功能實用,外觀簡約整潔,摒棄不必要的裝飾。簡約設計很好地體現了道文化的內涵。《道德經》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完全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剃除一切不必要的修飾,返璞歸真,只為突顯功能。無意識設計又稱“直覺設計”,是深澤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種設計理念,即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用深澤直人自己的話說是:“設計并不是我所創造的,它原本就在那里,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將它呈現出來。”無意識設計注重觀察人的生活細節,注重人文關懷,追求自性顯明。這里的自性,既指人,也指物。指人,即人們內心深處本質的需求。指物,即物體本有的特性。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講,“直心是道場”。自性顯明就是直心。正如深澤直人所說的“無意識設計”,就是循著人們內心深處的需求,將被設計的對象的特質最直接、最簡單地呈現出來。直心是道場,這里的直心就是不假遮掩,該怎樣就怎樣,原原本本,自自然然。

3道文化應用思考

道文化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日本的“無印良品”無疑做了很好的探索與實踐。無印良品設計的產品有三個特征:材料上使用天然材料,工序上嚴格把關,設計上減到最簡。設計中所出現的每一個元素,如圖形、色彩、文字,都是為了傳達主題而設計,都帶著明確的目的性,都應該有它的理論依據與存在意義,材料及制作的工藝同樣是設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對道文化內涵的體現上,主要表現為樸實與自然。無印良品整體的設計并不只是一種外觀的處理,而更著意于傳達一種精神與文化。這種精神與文化就是回歸自然,回歸本體,回歸質樸,而這正是道的文化內涵。道文化的內涵是真、善、美。真是本質,善是功能,美是外觀。因真而生善,因善而生美,美是真與善的外顯,真與善是美的內在。脫離了真與善的美,就不是真的美了。為設計而設計,就不是真的設計了,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一種生活需求,并非改變,設計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并非復雜。老子的主要思想就是無為,無為即與道相合,與道合即按規律辦事,按規律辦事即自然,即質樸。現在之所以出現過度設計,是因為利益驅使,使得設計脫離了其本身的目的。應該對設計進行反思,使設計回到基本點。設計的基本點,一方面是功能,要便于人的使用,另一方面是自然,要符合社會準則與自然規律。好的設計,一定是關乎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而非技術與方法。

4結語

道文化內涵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根本上是設計師的內在涵養、生活態度及社會視角的問題。因為任何好作品都不是完全依靠技術技巧產生的,而一定是從思想上產生的。否則,充其量叫作不錯的作品,而絕不是經典的作品。設計師,因這一“師”字,必然帶著一種責任與使命,不然充其量只能叫“設計者”而已。有一句話叫作“設計是為他人作嫁衣”,這句話帶著一種無奈的妥協,這只能是設計者的工作,而不是設計師的工作。對于設計師而言,是要打造一個溫柔、嫻熟且美麗的新娘,而不只是做一件嫁衣。

作者:陳紅梅 單位: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蜀璇.論商品的過度包裝[J].改革與開放,2010:54.

[2]田中一光(日),視覺的覺醒[M].朱鍔,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7.

[3]老子.道德經全集[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