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力度影響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論文
時間:2022-03-06 09:40:04
導語:執法力度影響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不同之處
1.審計的對象不同
從原始的審計對象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原始的對象是國企領導人和黨政領導干部,更為通俗來說,就是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或者是黨政領導人在職期間對所在部門、單位和財政收支以及有關的經濟活動進行評價和考核,而對于一般的財政審計和財務審計而言,只是對審計評價和被審計單位的財政和財務收支的真實性進行考核,也沒有相應的強制性措施。
2.審計依據不同
一般來說,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針對國家資源保值進行評估的,而財務審計部門和財務審計則主要是審計機關依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支出和收支情況進行常規的審計活動,兩者在本質屬性上就是對立的,經濟責任審計的發起者是審計機關,在審計力量不足時,可以由社會審計部門進行,但是財務審計則是依法按照規定,可以由審計機關進行依法處理。
3.兩者審計的范圍大小不同
從通俗意義上看,只要是使用社會公共財政的資金或者是接收政府投資和補貼的人群都應該要納入到國家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但是,我們也知道,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一種經濟類型,從被審計人員的范圍上是比較小的,所被審計人員的對象也是一些比較特殊的人群,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審查和評價黨政領導干部以及一些企業負責人。而財務審計主要是針對財務收支和財政收支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另外可能還要涉及一些有關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經濟活動,這樣才能對被審計單位的效果和業績做出一定的評價,在審查評價的內部范圍上也往往是大于財政審計和財務審計的。4.兩者審計的權限不同經濟責任審計一般上比財政審計更加具有法律效應,也更加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根據干部管理監督的需要和政府的意見進行審計,并且由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向審計機關提出對領導干部的審計工作,而財務審計一般是企業對自身內部的人員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和評價,所以,也就沒有太大的法律效應。
二、如何逐步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舉措
1.建立科學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行為準則體系,努力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制度的創新
從當前的形式看,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就必須要建立一套和經濟責任審計相符合的行為標準體系,并能夠以實際情況出發,與各個相關部門進行共同解決。而審計機關作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發動者,就必須要努力加強相關部門積極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創新。
2.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和專業素養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審計風險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發現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風險和提前預知所存在的風險。所以,在當前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更新經濟審計的相關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并且在實際的工作中,要針對不同不能之間的具體情況實施新的審計方法。能夠靈活地運用好各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一定要做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審計人員不但要能夠提高審計的效率,還要能夠確保經濟審計的質量,從而做到經濟審計的透徹性,另外,在結論方面還要能夠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能夠加強審計機關人員的后續教育,定期開展相關的審計活動,并派出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學習,或者是可以開辦學習培訓班和組織訓練等方面進行系統訓練,不斷更新經濟審計機關人員的知識和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地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效用。
3.逐漸轉變政府的職能,不斷加強審計的權限
從領導干部的任職期間,可能領導干部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對于經濟責任的審計范圍可能是僅僅局限于市場經濟活動,而對于審計評價也只是將經濟活動中的主管負責和直接負責兩種,為此,我們就必須要嚴格按照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進行審計,還要能通過審計工公正來確??陀^、公正的評價,也不能照搬原來的審計模式,對被審計對象的述職報告和工作總結要嚴明公正,這樣才能確保審計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學化管理。讓政府逐漸轉變其工作職能,做到該評價什么,審什么。
在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審計人員的執法力度,并讓被審計人員自覺進行配合,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培養人員高尚的工作作風,并且要讓審計人員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和模仿行為來進一步取得審計工作的高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減少混亂的盤整,同時也相應地提高了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或者我們還可以采取淘汰制度,這樣就能夠確保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5.努力爭取部門和單位的支持
一方面,審計人員要切實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積極落實好責任工作,盡量爭取單位和部門間的理解。在具體的審計過程中要努力爭取到有關部門的支持,并能夠主動向國家有關部門通報情況,如果有必要,可以積極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
三、結語
總的來說,我們要認真對待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的問題,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觀念的認識,并切實注重運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成果,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和管理,更好地促進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高效化。為此,筆者就認為還需要從建立科學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行為準則體系出發,努力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制度的創新,并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和專業素養。通過逐漸轉變政府的職能,不斷加強審計的權限,加強審計執法力度,同時,還要要求審計人員要切實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積極落實好責任工作,從而更好確保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促進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科學化和高效化,希望能夠有效地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所存在的問題。
作者:劉愛紅單位:河南省睢縣審計局
- 上一篇:風險導向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論文
- 下一篇:工信局黨的群眾路線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