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分析

時間:2022-01-16 10:52:23

導語: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分析

摘要:建立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體系,是在新的發展時期對于我國高等學校的建設工作、發展工作和教學工作等方面的進行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國家進一步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積極實行干部監督管理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國審計領域的一片新的天地。但是總體來說,我們對于高校校長實行經濟責任的審計工作,仍舊是處于探索時期。據此,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于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相關內容做出簡單分析,以期能夠促進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體系的構建和發展。

關鍵詞: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層次分析;分析

1引言

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就是對于高校校長在職期間的經濟履行情況和學校的業績發展情況的監督、評價和鑒定行為。通過這一審計制度的實施,可以對高校校長在職期間學校內部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完成情況以及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和個人遵守廉政紀律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一個相對全面的考察和評價,對于高校校長的個人能力、治學經驗以及個人品德等方面都具有較好的參考作用。對于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一些定量指標,需要做出相對具體和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以便于相關審計工作的展開和進行。層次分析法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的統籌學家T.L.Saaty提出的,是一種較為系統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對于人體思維判斷在相關的決策中的作用進行了著重強調,在一些定量和定性指標的分析中都有所運用,這也與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查標準的相關內容較為符合,因而將層次分析法應用于這一審計體系中,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2應用層次分析法時需遵循的原則

在對于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這一體系中的遞階層次結構關系,對于審計工作而言,這就需要建立起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指標中的相關層次關系。同樣來說,建立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查體系,也是相關的審查工作能夠得以開展和實施的前提和保證。因而只有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審計體系,理清審計體系內部的各項指標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促進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圓滿完成。在利用層次分析法來進行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1)相關性原則。相關性原則要求在審計體系中的各項指標中,需要與高校校長應該履行的經濟責任存在緊密的相關性,能夠切實準確地反映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可行性原則。這項原則要求在建立相關指標時要充分考慮這一指標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要求相關指標能夠做到簡單明了,且易于操作;(3)比較性原則。比較性的原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對于相關指標的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的指標。對于橫向的對比來說,可以將一些情況相同的高校進行分類和統一,將各個學校的校長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做出對比;在縱向比較方面來說,可以根據在高校校長任期之內學校的經濟情況變化,或是根據現任校長與前任校長之間的經濟情況對比等方面來進行比較;(4)全面性原則:對于高校校長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必須做到沒有遺漏,在相關的評價體系確定的時候,要求保證重點內容的完整性。全面性并不是要求對于各項評價指標都能夠做到面面俱到,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于相關的指標進行選擇,避免由于評價指標的過多過雜而使得進行審計工作的相關人員失去工作方向和重點,而造成了評價結果失真;(5)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則。在相關的指標進行設計和安排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審計工作開展的成本和效益之間的關系,相關的體系指標不可過于細致,但也不能過于馬虎和疏忽,在進行審計指標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注重選擇那些能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實際情況的指標,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指標,可以忽略不計。

3高校校長經濟責任審查體系中的層次劃分

在結合西方產權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內容,并且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發展現狀的前提之下,將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查體系劃分為四個不同的層次:首先來說,第一層是體系中的最高層,也可以稱作是目標層,這是整個體系所建立的目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前文已述,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對于高校校長在職期間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做出真實有效、合理的評價和認定,對于高校校長在職期間的“經濟履行過程”和“經濟履行結果”這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在審計體系中的第二層為中間層,也可以稱作是準則層,這是在審計體系中需要考慮的相關準則或是限制因素。在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計體系的評價中,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考慮。①是對于高校校長的工作業績、經濟目標等方面進行評價,也可以綜合稱為是對于高校校長的工作業績的審計;②日常的行政工作情況和執法情況,這其中包括財務政策措施、財務的收支的合理性、真實性以及其效益性等方面的評價,還包括對于學校內部的相關控制制度的設定是否合理等方面的審計和比較,也就是對于高校校長的日常行政情況做出比較和審計;③重大的經濟決策的審計。對于一個學校的運行情況來說,高校校長起著決定和帶動作用,高校校長的管理能力、發展戰略眼光以及相關的制度的制定等方面的工作,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和進步,這一方面的審計和評價稱為是重大決策的情況;④財政經濟的政策。財政經濟方面的審核,主要是對于高校校長在職期間的財經政策、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守情況以及學校的廉政建設的情況等方面做出調查。在這一體系的第三層,稱為中間層(指標層),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以及不同的發展時期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對于高校校長的審計評價體系雖然建立起了一些硬性指標,但是也應該存在一定的浮動性特征。在這一層的相關指標中,是對于相關的工作的具體標準和要求,作者認為:對于高校校長的工作業績的評價應該包括資產的保值增值、學校的發展狀況、師資隊伍的建設情況、學校經費的使用情況以及相關的管理政策措施等方面;而對于高校校長進行日常行政的評價則應該對于高校校長在職期間的財務收支情況、學校內部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行、學校相關信息的透明程度以及相關行政工作的合法性等方面的評價;對于高校校長的重大決策方面進行評價,應該主要包括對于一些學校的相關重大決策制度、重要的執行決策以及出現的較為嚴重的損失浪費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審計和考察;而在高校校長的遵紀廉政方面的審查,主要應該包括職務消費方面的累積、個人收入情況的調查以及個人在其他方面的違紀,同時對于在任期內,學校內部的領導干部,或是教師等違紀情況也需要進行核實。審計結構的最后一層應該為對象層,在這一階段中,就是利用層次分析法,對于最終的審計對象進行評價和認定,是整個體系的結論和總結。

4層次分析法的運用

在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的評級體系中運用層次分析法時,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和規律,其具體要求如下所示。4.1層次分析法中的標度的確定。借助于AHP原理和相關的程序,對于之前的確定的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的各項評價指標中的各項層次標準進行重要程度的判斷和比較,并依據這些數據來構建相關的矩陣,在一般情況下,依據傳統的1-9比率標度法來進行。4.2比較判斷矩陣的構建。在完成了遞階層次結構模型的前提之下,根據1-9比率標度法對于各項評價指標相對于上一層的重要程度和與本層次的其他的因素的相關程度等方面進行賦值,以這樣的方式建立起比較判斷矩陣,將一些定性因素逐漸定量化。在構建比較判斷矩陣的階段,是層次分析法使用的關鍵所在,這一步的正確合理與否,對于最終的審計體系的合理性起到主導作用,也是促進對于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在本文的比較判斷矩陣的構建過程中,首先參考和借鑒一些相關行業的經驗,結合高校校長的相關工作實際情況,著手構建起比較判斷矩陣,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借助于MATLAB軟件的計算功能,對于相關指標的權重值和最大的特征值都進行了計算,也保證了下一階段的一致性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對于準則層的矩陣的賦值分別為:1、2、3、4;1/2、1、3、2;1/3、1/3、1、1/3;1/4、1/2、3、1,在對于各個行的權重值的設置上分別為0.469、0.268、0.095和0.168,這些指標中最大的特征值為4.186。在對于高校校長的工作業績方面的評價指標方面,賦值情況為:1、1/2、4、3、2;2、1、5、2、3;1/4、1/5、1、1/2、1/3;1/3、1/2、2、1、1;1/2、1/3、3、1、1,與上面的權重值不同,在這一層面的權重值分別為0.286、0.479、0.054、0.236和0.345,其中的最大值為5.110。再次為對于日常的行政情況的判斷和評價,其賦值情況分布如下:1、1/2、4、3、3;2、1、7、5、5;1/4、1/7、1、1/2、1/3;1/3、1/5、2、1、1;1/3、1/5、3、1、1,權重值也有所差別,分別是0.475、0.065、0.089和0.110,最大的特征值為5.078,對于重大決策情況的賦值為:1、1/3、1/3、1/3、1;3、1、1、1、3;3、1、1、1、3;3、1、1、1、3;1、1/3、1/3、1/3、1,各行的權重值情況分別為:0.091、0.273、0.273、0.273和0.090,其中的最大特征值為5.209,而在遵紀廉政方面,對于各項指標的賦值分別為:1、2、4、5、3、2;1/2711311/271/2、31/4、1/37171/371/371j1/572737171/274;1/3、2、372、1721/2、1/3、171/4、1/2、1,而權重值的情況為:0.370、0.138、0.060、0.166、0.190和0.076,這一指標中的最大特征值是6.592。4.3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在進行比較判斷矩陣的過程中,由于客觀事物之間存在的差異,加上人類的主觀意識等方面的因素,難免造成所得到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進而對于所得的結果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因而為了保證所得矩陣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須對于建立的矩陣進行一致性的檢驗,這樣在確認所得矩陣的有效性的情況下,才能夠說這樣的判斷矩陣是有效的,進而能夠得到正確的審查和評價結果。4.4層次排序和所得的結論。在完成上述的工作步驟之后,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對于出于同一層次的所有元素按照與最高值的相對值來計算其權值,進而判讀這一指標的重要性,最后對于所有的結果進行總結和比較,完成對于高校校長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1]宋瑩,楊柏冬.層次分析法在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的應用[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8(4):462-465.

[2]黃勇,查道林.基于灰色層次分析法的大學院長經濟責任審計評價[J].財會通訊,2010,(16):32-34.

[3]費軍,陳綿云.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39(18):25-27.

[4]師旭麗,陳留平.經濟責任審計中層次分析法的應用[J].財會通訊,2008,(11):76-77.

作者:鄭明望 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