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思考
時間:2022-11-30 03:45:10
導語:金融機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場化持續、快速、深入推進的同時,經濟領域的多維化、經濟主體的多元化、經濟活動的復雜化、經濟發展的快速化,無不對金融機構經濟責任審計帶來挑戰。面對新形勢,金融機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必須要有新的審計理念、審計范圍、審計重點、審計方式,并要著力強化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審計隊伍。
程序與方法
明確審計思路。按照非現場總體分析、現場檢查核實的審計思路,充分運用非現場模型信貸、財務、資金、審計等管理系統,向被審計單位調閱相關數據、報表、報告等資料,并運用座談、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融合分析等審計方法,深化審前分析、發現疑點、現場核實、綜合評價的審計模式。現場搜集有關證明性材料,加大重點延伸審計力度,核要情況和審計線索。
重視審前數據分析。現場進點前,由審計組長或主查人召集全體審計人員進行審前培訓,匯總被審計單位相關情況分析、疑點數據、審計重點等,對被審計單位進行整體畫像。結合非現場分析出具審計操作方案,審計操作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疑點數據、抽樣量、抽樣明細、抽樣業務的違規要點以及違規業務的審計重點及審計方向。非現場審計分析時間不低于一周,且進點前至少根據本方案確定50%以上的抽樣量。
緊盯重點審計內容。審計內容作為做好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保證,要緊盯上級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緊盯新增業務和創新業務,緊盯風險損失事項,緊盯重點業務、重點崗位和重點人員和服從服務于上級決策部署全面落實落地,服從服務于風險管控和有效化解、服從服務于管理水平提升。
存在的問題
對審計結果運用重視不夠。一些干部職工對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從深層次上認識到審計結果運用的重要性,導致審計結果得不到充分轉化和運用,造成了審計資源的浪費。審計時效性不夠強。目前,金融機構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有任中審計、提拔審計和離任審計,但個別單位在金融機構負責人調整時采取先離任后審計的方式,接任者對審計結果特別是審計整改事項配合度不夠高,影響到審計結果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經濟責任審計走過場。
評價缺少統一標準。目前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還主要依靠職業素質和主觀判斷,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和體系,有關指標不夠科學、具體,導致審計評價質量不高,這給金融行業內部有效運用審計結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創新與發展
在機構設置上,要完善頂層設計。加強政府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建立政府信息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并加大對下級部門、單位信息化建設的指導,統籌推進政府及部門的政府信息系統建設。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政府信息的采集、存儲、交換和共享,建立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對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政府部門履行職責的基礎信息資源整合共建,實現基礎數據統籌管理,在部門之間實現無條件共享,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在審計范圍和內容上,要實行全覆蓋。一是實現審計監督對象和審計范圍的全覆蓋。對于金融部門更是如此,要強化對機構法人治理、內部控制、經營行為合規性及風險管理的審計監督,著力發現在各領域的重大風險隱患,分析評判領導班子履職行為,充分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深化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審計質效,實現機構的持續健康發展。二是在審計內容上實現全覆蓋。實現審計內容從傳統的關注權力運行和資金運行軌跡,拓展到審人、審政策、審項目的全面綜合審計。根據年初審計計劃及人力資源部離任審計相關安排,綜合考慮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任職年限、近年接受內外部檢查情況、風險狀況等,與人力資源部、風險合規部、巡察辦公室溝通后,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必要時可以進行外部審計。
在審計技術防范上,要更多地運用大數據技術。進入新時代,審計環境、審計對象、審計內容和重點都發生了變化,迫切需要審計人員適應新形勢,按照新理念,采用新技術,才能解決新問題。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要建立大數據分析平臺,設計出符合現實需要、合理高效的審計分析系統。一是加大對基礎信息數據的歸集整理工作,改變進點后再采集數據的傳統審計模式,為現場審計預留更多的時間。二是加強對現有審計技術、經驗、案例的總結,開闊審計人員思路,為審計業務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審計技術的創新及成果轉化,及時解決審計數據分析中出現的新問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數據分析工具的開發力度,減輕審計人員數據分析及處理的工作量。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將信息技術領域前沿理論、數理統計、地理信息系統等知識內容納入日常培訓。及時調整審計人員知識結構,補齊技術上的短板,提高審計人員駕馭大數據的能力。建立由數據分析專家、審計能手等組成的數據分析團隊,為大數據審計的發展做好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依托各行業的數據資源,實行網上動態審計、網下延伸核實,實現非現場審計和現場審計相結合的監督模式。在對電子賬目或生產經營數據進行抽樣、核對、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強化風險預警功能,盡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工作在風險管理當中應有的作用,增強審計的實效性,切實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審計質量,提高審計質量和效果。
作者:胡彬 孫敏 單位:山東禹城農商銀行
- 上一篇: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及原因分析
- 下一篇:新時代經濟責任審計容錯機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