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定位與作用

時間:2022-03-10 10:45:47

導語: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定位與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體系的定位與作用

摘要:高校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都是以風險為導向,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幫助實現學校事業目標的重要方式。內部審計通過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了解、測試和評價的方式來實現工作目標。內部控制是依托內部審計對高校各業務活動的操作程序、管理方法與控制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的評價和監督,修正缺陷,優化內部控制各要素,達成學校事業目標。本文以風險管理理論為指導,評價、改善高校內部控制,降低運行風險,促進高校治理結構的完善,實現學校事業目標。

關鍵詞:內部審計;內部控制;高校

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都是高校實現內部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構建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內部審計的目的和職能之一,在高校業務活動中,應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它促進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各組成部分的有效運行,最終實現高校事業目標。健全和有效的內控體系為內部審計提供了其獨立評價、監督的前提和基礎,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積極有效開展。

一、高校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作用

(一)優化學校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環境是高校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內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內部控制的廣度和深度。程志國(2020)將高校內部控制環境總結為教工素質與能力、人力資源政策、大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內部審計和大學文化等方面。近年來,通過與兄弟院校內部審計人員的溝通交流,再結合本校發展實際,發現大多數高校的控制環境或多或少存在學校領導對內部控制重視程度不夠、領導干部凌駕于規章制度之上、學校治理結構不完善、權責分工不明確等問題,通過內審評價和監督,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內審作為內控環境的一部分,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同時,也優化了內部控制環境。(二)完善風險評估機制。高校在構建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會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將學??赡馨l生的各種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而高校內部審計已經由最初的查錯防弊向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風險、創造效益等方面發展,隨著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覆蓋面的擴大,內部審計在高校風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漸顯現。內部審計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時,會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確定所建立的風險管理目標是否切實可行、風險評估機制是否全面、風險預案是否有效,及時發現問題,強化風險管理,完善風險評估機制。(三)規范學??刂苹顒?。控制活動是為了實現既定目標而采取的控制措施,例如學校為了防止發生財務舞弊風險,會采取將會計和出納職務相分離、會計信息系統內不同崗位設置不同權限、不同層次業務由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授權等控制措施。在對學校內部控制體系評價過程中或者進行其他審計項目時,內部審計人員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控制措施是否全面、是否到位、是否有效進行評價,針對評價結果學校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并隨著學校控制環境的改變及時調整控制措施,故而內部審計起到規范學校控制活動的作用。(四)保障信息質量及溝通渠道的暢通。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包含定期不定期對各類業務信息與溝通相關內容進行評估,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校內信息質量及溝通渠道的暢通。內審為學校領導深入了解學校相關業務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和決策依據,加深了學校領導對其他部門和業務的了解程度。同時,內審拓寬了學校信息獲取渠道,加強了學校與相關部門的聯系,例如在學?;椖恐?,由于內部審計人員的從中斡旋,降低了學校與施工單位由于溝通渠道不通暢所引發風險的可能性。(五)完善高校監督體系。內部審計是高校監督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內部監督共同構成了高校監督體系。內部審計工作結合高校發展實際,針對各項業務環節和業務特性開展監督評價活動,其業務范圍涵蓋了重點業務流程、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學校各業務流程需要伴隨著學校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而不斷優化,關鍵控制點也要經常性的進行風險評估,這需要內部審計工作到位。隨著內部審計工作范圍的不斷擴大,其監督工作深入到學校各業務活動中,為學校高效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二、高校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校運行中,雖然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各要素都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的過程中內審職能發揮不足,主要體現的如下幾個方面:(一)內部審計職能定位不準。高校在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存在對內部審計職能定位不準確的問題,導致內部審計過早過度參與內部控制或者參與程度不足。內部審計過早過度參與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會影響其獨立性,加大審計風險,降低后續與內部控制評價相關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專業性;內部審計參與程度不足,會弱化內部審計部門在學校的“地位”,影響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造成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職能的缺失,加大學校對各項業務活動的管控風險。(二)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的限制。為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高校應該設置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然而部分高校仍存在將審計部門作為財務部門下屬機構或存在審計部門與被審計部門由同一個校領導管理的情況,這些都影響著內部審計對相關業務活動進行內部控制評價、監督時的獨立性。此外,由于內部控制審計涉及學校各項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范圍較廣,同時內部控制建設是一個隨著高校內外部環境變化持續向前發展過程,而大部分高校存在內部審計人員不足、專業面過窄的問題,導致與內部控制相關的內部審計工作不能持續、有質量地進行。(三)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標準有待完善。各高校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良莠不齊,仍存在體系不全、內容不夠詳細的問題,這使得內部控制運行困難。在此前提下,內部審計在進行內部控制評價監督時存在可參考的具體標準不完善、內部不夠詳細及定量標準過少的問題,這導致需要審計人員依靠經驗做出判斷的定性指標較多,增加了審計風險,同時審計結果難以服人,使內部審計陷入尷尬境地。

三、加強內部審計作用于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的建議

(一)精準定位內部審計職能。高校在制定內部審計工作相關的規章制度時,應該明確規定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的職能范圍。教育部門或審計管理部門出臺具有廣泛意義的高校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指導性文件,各高校根據各自的辦學目標、學校管理情況進行調整形成適合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辦法,規范內部審計參與內部控制監督評價的范圍,使內審部門在相關制度文件規定的范圍內參與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的監督評價工作,確保內審職能的發揮,降低審計風險,降低其他業務活動風險。(二)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加強內部控制,防范辦學風險,學校應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部門不能與其他職能部門合并辦公,更不能隸屬于其他職能部門,最切實可行的是業務上向校長負責、行政上向黨委書記負責的管理模式。機構人員配備上,在成本效益原則基礎上人員數量要滿足學校日常內部審計工作需求,內部審計人員知識儲備上不僅要熟練運用財務、審計等專業技能,還需要掌握基本法律知識和信息技術,同時要熟悉高校的教學管理、科研管理、資產管理以及采購管理等活動,以保障內部審計人員具有內部控制監督評價專業勝任能力。(三)完善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標準。高校應該根據各自的辦學目標、學校管理情況編制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指導性文件,規范內部審計監督評價工作。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標準應圍繞學校內部控制目標、各項業務活動的關鍵控制點、各項業務的控制措施來具體制定,合理增加定量標準,內部審計據此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發表意見,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內部控制監督評價風險。

內部審計優化學校內部控制環境、完善風險評估機制、規范學校控制活動、保障信息質量及溝通渠道的暢通、完善高校監督體系,促進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各組成部分的有效運行,為內部控制體系的健全有效提供合理保障。在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內部審計受限于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并存在職能定位不準、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標準有待完善的情況,這需要存在此類問題的高校精準定位內部審計職能,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完善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標準,以此保障內部審計在內控體系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審計職能的發揮,降低高校辦學風險,保障高校實現其事業目標。

參考文獻

[1]程志國.高校內部控制環境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9):114–115.

[2]姜猛.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及其完善建議[J].財會通訊,2010(07):101–102.

[3]曹美靜.高校內部控制評價標準體系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4]徐淑霞.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問題及改革研究[J].會計之友,2018(14):126–128.

[5]吳菲陽.高校內部審計獨立性制約因素研究[J].商業會計,2019(18):65–67.

[6]葉邦銀,丁鐸.高校內部控制審計探析——基于審計標準建設的角度[J].教育財會研究,2018,29(04):69–75.

[7]吳國萍,朱君.高校內部審計獨立性與客觀性實證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調查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4(05):18–23.

作者:王曉娜 李麗光 白繼紅 單位:1.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2.山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