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運用策略

時間:2022-03-10 10:47:56

導語: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運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運用策略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與工程建造管理技術的誕生,大量數據信息充斥市場,傳統審計模式開始不足以支撐企業進行審計分析,信息技術與數據分析的應用越來越多,大數據審計已逐漸深入建筑企業。本文研究了應用大數據審計系統的特點,分析了建筑企業應用大數據系統的手段,進而提出對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的展望,旨在提升信息數據價值,加強審計形式,防范審計風險,為建筑企業做出更全面的財務狀況審計提供依據。

關鍵詞:建筑企業;內部審計;大數據

審計大體上是一種財務監督,查找企業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疏解、整理,根據材料與財務準則評價企業的對外財務狀況并據此作出審計報告。而大數據全面、多樣的信息結構與快速準確的歸集速度,能夠給現代審計工作帶來極大便利。大數據審計,審計人員則可以丟棄煩瑣的數據搜集整理階段,運用數據信息分析功能,從多維角度掌握大數據系統,使審計工作更好地展開。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主要是將建筑企業特有的工程數據和其他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再將企業數據與該行業數據、跨行業數據綜合比對,根據建筑企業遵循的規章制度、政策方針做出審計報告,提升審計工作能力與分析能力,剖析內部財務問題,預測財務風險。

一、大數據審計的好處

(一)使審計信息化。若說大數據使信息傳輸更為便捷,不妨說數據就是信息。信息產生價值,價值就是企業業務牟取的利益。審計工作是對企業進行監督分析,而隨著大數據的出現與發展,審計的對象從企業業務變為了企業數據,也逐漸走向信息化。(二)使數據更有價值。大數據審計能使財務人員擁有大量的業務信息數據,來進行財務分析。審計部門將自己需要的數據整理完善,進行分析篩選,將自己不需要的數據匯總加工,還可以運用到其他相關部門中。這樣一來,大數據得到的信息則可以物盡其用且更有價值。(三)使管理“數字化”。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人員的工作變得更加規模化,管理模式走向“數字化”新時代,大量數據信息的產生也使財務人員對于風險更加敏銳。(四)使審計多維化。大數據廣闊的搜索面、先進的技術水平與強大的數據思維模式,能夠使審計工作更完善,審計能力更強化,使審計人員多維度發展,使之足以處理多樣、復雜的數據信息。

二、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的特點

建筑企業是市場上較為特殊的行業類,和其他行業間的數據相比,建筑企業的數據種類更加多樣復雜,比如建造過程所造成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以及工程數據、建造數據以及建筑類專有工藝數據等等,所以運用大數據在建筑企業內部構建數據庫并不容易。而且,建筑企業本身所遵循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在不同地區也存在很大變數。建筑類的規章制度通常因地制宜,所以不同地區的建筑企業,其規章往往不通用。另外,建筑企業的產品也具有特色化,既復雜多樣,又統一單調。若某建筑企業沒有實現信息化的數據管理,該建筑企業的產品則很難歸集,產品價值無法最大化利用,建筑工程和企業管理則會受到影響,審計分析則無法深入其中。不過,以上問題隨著工程建造管理技術的發展也逐漸得到解決,越來越多的數據工具使大數據審計越來越深入企業,例如BIM的應用,BIM使數據信息更加透明化,多方位數據集成化管理,使得審計更加信息化。大數據的發展讓企業的信息化技術邁上新的臺階,也給建筑企業審計大數據的發展遞上新枝,使得企業內部審計迎來革新。首先,審計部門在對大量數據信息篩選整理后,得到有效數據去評估企業財務狀況,處理企業信息需求的同時也能夠預測企業的財務風險及問題。故大數據審計不僅能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和高效數據搜集,還能使審計人員加強風險預測能力,使企業風險最小化。其次,大數據增加了審計工作的多樣性。大數據審計增加了審計人員對數據信息的判斷力,在篩選整理過程中,監督糾正是審計人員的基本智能。但同時,分析管理、即時咨詢也同樣成為審計人員的工作職責。再次,大數據審計使企業內部管理更加緊密連接,管理分配銜接合理,管理手段實現信息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也逐步提升。最后,企業傳統審計工作通常以事后監督為主,然而大數據審計的運用,使數據信息貫穿審計工作的始終,審計工作擴展為控制、分析和監督等多方面管控,以便更好地發展審計工作。

三、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的運用

(一)線上線下審計結合,提升審計效率與準確度。制定企業財務風險模型,通過財務分析,可對于高風險的業務指標進行提醒與警示,通過歷年的財務分析經驗與現在的審計管理模式相結合,可制作建筑企業內部風險標示圖,據圖可分析企業內部風險,提高企業內部管控,以及提出改善方法。依據審計工作層次,可對建筑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分級解決,分層次管理。對于常產生的問題,建筑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可派專人核實審查;對于比較嚴峻的問題,可由內部審計部門與地方審計部共同派人審查;對于難以輕松解決的疑問,審計人員可進一步查找資料,也可由企業內部提供相關資料,最終由大數據審計篩查核實做出后續工作,這樣一來,則提升了審計工作的效率與準確度。此外,做好內部審計風險分析遠遠不夠,對于企業依舊要有實時監督,并根據作出應對策略。對建筑企業做好監督預警,可以對企業相關項目實行審計。例如投標工程,在進行投標前,可利用大數據審計對所要投標的項目進行監控分析,對其所列示的條件、招標能力及投標價格全方位分析評測,并根據企業本身資源偏向,選擇相對合適的投標對象,避開風險不定或不合理項目。在確定招標項目后,大數據審計可列示全面的相關項目數據信息,對其進行分析,對合作方多方位監督、評測,對材料采購、物資挑選等方面嚴格把關,使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小化,讓企業利益與名譽最大化。在最終項目開展施工時,對于現場的工程設計、建筑施工安全、工程期間長短都有嚴格把控,以保證工程項目合理開展,順利進行。(二)完善審計工作,降低新開發市場風險。現代新產業的市場逐漸擴大,許多企業都有意向海外市場開發新興項目,但常常因為前期風險評估不全面,風險波動強烈等原因而卡在探索階段難以向前。比如當企業決定開發新產業時,大多數企業會做的無非是市場調研,了解國家、地方、產業政策,搜索新興產業相關的資訊等等,但由于傳統審計終歸是人力操作,不免會漏掉不少信息,故使企業的前期調查工作缺少全面性。而大數據審計系統,能使審計工作更加完善,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審計分析。利用大數據,國內市場也好,海外市場也罷,均可搜集到大量相關信息并對此做出評估、整理,同時,審計系統也可對企業內部管理進行調控,使企業管理更加標準化、系統化,旨在將新開發市場風險降到最低。(三)優化審計形式,風險防患未然。審計形式多樣,不同的審計形式各有其不同點。比如工程結算類審計,建筑工程的數據特點是統一、格式、固定化,和其他類的審計工作相比,工程結算類審計結構化的特點更適合應用大數據審計。第一,建立審計數據庫。該數據庫需包含工程結算類審計的相關信息,也要對該工程項目的情況有所了解,工程結算審計數據庫,是審計模型的第一步。第二,因為建筑企業的多種原因,工程審計的周期一般更長。通過數據庫審計系統查找相關信息,分析研究審計周期過長的原因并對其改善。假如其一原因是成本分散且大,內部工作分配不夠緊密。那么則可以運用大數據審計歸集該工程成本項目,并對其核算、分類,這樣一來,成本項目足夠清晰,相應的工作分配也會減少,則可以縮短工程審計的周期。第三,實行關聯分析,讓風險防患于未然。建筑企業的業務模式類似于于幾個板塊相連接,因此內部審計也比較有格式性。所以風險相對分散,內部問題不容易深入解決。大數據審計系統實行問題關聯分析,將出現的問題聯系起來共同分析、深入解決。例如:工程未在工期內完工和因縮短工期而沒有責任到人,從而導致工程質量不合格,事后找不到對應承擔者,管理混亂等后果。將問題關聯分析,可以積累經驗,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亦可以防范風險。

四、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的展望

大數據是信息時代的推動器,也為每個領域的數據信息分析帶來了極大便利,展望以后,建筑企業大數據審計也需迎來革新。第一,大數據與審計系統要互相聯合,密不可分。從建筑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來看,材料產品、工程物資的核算管理需繼續加強,實時監督,公正、全面的分析各類投資項目,保證企業財產價值穩定。從項目管理來看,應對在建工程做好全面的前期調研,加強事中監督,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保證項目利益最大化,規范項目履行制度,合法保障企業權益。從風險防控來看,進行問題關聯分析,高效化內部審計,及時發現風險漏洞,設定內部審計劃。第二,設定統一的數據標準,開設不同類的數據輸入。大數據面向性廣泛,應用全面,所以標準的數據模式可由國家政府牽頭設立,或由權威性的數據信息部門擬定,再讓不同企業根據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自己的數據信息系統。同時,對于建筑企業專有工藝、工程造假等方面也可加強研究。第三,解決建筑企業因地域、環境的不同而遵循不同規章制度導致的差異。更加完善此方面的規章制度,全力適應法規,做到因地制宜,縮小各地區間的工程建造差距。第四,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素質與水平。大數據應用熱潮,審計人員應盡快適應多維化、信息化數據模式,學會多角度分析企業審計風險,提高風險預測力與審計服務里。應培養審計人員信息應用水平,使之熟練掌握數據信息應用,理解復雜的數據意義。也應加強審計人員專業能力,在審計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才不會被信息時代所淘汰。

建筑企業應用大數據審計系統,可優化審計模式,提升審計效率與準確度,使數據更有價值,使內部審計更加信息化多維化,還可防控企業審計風險,深入解決企業內部問題。審計人員也需了解多維化的大數據系統,更加完善內部管理模式,化解企業風險,提升風險防控水平。

參考文獻

[1]袁克貴.工程項目大數據化審計工作的難題應對[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8):77–78.

[2]于泳,雷強,呂鋒.如何利用大數據推動審計工作的開展[J].經貿實踐,2019(01):85.

作者:李永杰 單位: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