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關系

時間:2022-05-15 11:31:53

導語: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關系

摘要: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存在著廣泛的盈余管理的現象,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有著顯著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投資者根據財務信息做出正確的決定。而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是影響財務信息客觀性、公允性和可靠性的強力方式。本文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采選2014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的數據作為樣本,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進行一系列實證研究。

關鍵詞:盈余管理;審計質量;相關性;修正的Jones模型

一、引言

盈余管理通常是指為了在最大程度上讓個人或者企業獲取利益,企業的管理層通過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以及對企業的業務進行調整等一系列的手段對企業的盈余產生影響,使企業無法真實公允地在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中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而獨立的審計機制就是為了制約企業管理當局控制盈余和粉飾財務報告的行為而存在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并且降低企業的成本。并且,審計質量的高低影響著審計對盈余管理的制約力度,審計的質量越高,越容易發現并且限制企業管理層的會計錯誤以及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而更有效率地控制盈余管理。薄仙慧、吳聯生(2011)對審計意見類型與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但是并沒有發現企業當期盈余管理水平與審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呈顯著的相關關系,說明審計師沒有顯著揭示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審計質量偏低。本文通過新的數據,對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并試圖用中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來檢驗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審計查出重大錯報、漏報問題時,會因為審計風險合理地做出審計意見報告。同時,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也會選擇提升執業人員的執業水平,提升審計質量。由此看來,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中的審計意見類型與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有著一定的關聯,注冊會計師是否對被審計單位的盈余管理現象出具了恰當的審計意見,決定審計質量的高低。對此提出本文的假設(H1):注冊會計師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對于過分盈余管理的企業,則不會發表標準無保留意見報告。

(二)樣本與數據

本文所采用的數據樣本來自2014年至2015年的上市公司,在防止被不同股票類別影響時,也盡量確保足夠的樣本容量。其中,剔除了一些財務數據不完整的公司,以及盈余情況不穩定的金融、保險等行業的公司信息。由此得出2015年的473個上市公司的樣本觀測值。依據國泰安數據庫中展示的審計報告,2015年得到標準無保留意見的樣本公司有459家,而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樣本公司共14家。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主要運用MicrosoftExcel軟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篩選、統計。在實證研究部分,則通過SPSSStatistic統計分析軟件對篩選后的樣本數據展開描述性統計和二分類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

(三)構建模型

本文采用的盈余管理的計量方法是修正的Jones模型,總應計利潤包含可操控性應計利潤和不可操控性應計利潤,為更精準地測量盈余管理水平,還將應收賬款的情況加入研究。并且,修正的Jones模型也用可操控性應計利潤衡量盈余管理水平。構建模型:TDAt=NIt-CFOtTDAt/At-1=α1(1/At-1)+α2[(△REVt-△RECt)/At-1]+α3(PPEt/At-1)NDAt/At-1=α1(1/At-1)+α2[(△REVt-△RECt)/At-1]+α3(PPEt/At-1)DAt/At-1=TDAt/At-1-NDAt/At-1其中,TDAt表示第t年的總應計利潤;NDAt表示第t年的不可操縱應計利潤;At-1表示第t-1年的資產總額;NIt表示第t年的凈利潤;CFOt表示第t年的經營現金流量凈額;△REVt表示第t年的營業收入變動額,即第t年的營業收入額減去第t-1年的營業收入額;△RECt表示第t年的應收賬款變動額,即第t年的應收賬款減去第t-1年的應收賬款額;PPEt表示第t年的固定資產總額;DAt表示第t年的可操控應計利潤的絕對量;DAt/At-1表示經上一年資產總額調整過的可操縱應計利潤的相對量,即盈余管理水平。

(四)多元回歸模型

關于假設(H1),注冊會計師對于過分盈余管理的被審計單位,出具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會很低。審計意見作為模型的因變量,用以表示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發表的審計意見類型,包括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和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審計意見的類型用虛擬變量OP來表示,假設被審計單位獲得的是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則OP=1;反之,OP=0。模型的自變量則是盈余管理水平,由此,建立模型:OP=β0+β1|DAt/At-1|+ζ。其中,OP表示審計意見;β0表示截距;β1表示系數;ζ為殘值。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由表1中看出,樣本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最小值為0.00007297340989665,幾乎為零,幾乎沒有發生任何動機的盈余管理行為,最大值為2.009201445026,樣本均值0.05017848013503,最大值較樣本均值極高,說明存在大量的上市公司有著程度不高的盈余管理,而有著極高盈余管理行為的只存在于極少數的上市公司,這與我國市場的現實情況及理論分析相符合。另外,對比表2與表3分析發現,2015年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盈余管理水平的均值為0.049517176,極小值為0.00007297340989665,而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的均值為0.07185980999778,極小值為0.013140361817,由此可以大致表明,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現象更為嚴重。并且,從極大值角度出發,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上市公司樣本盈余管理水平的極大值為2.009201445026,而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上市公司樣本盈余管理水平極大值僅為0.147663502829,這里又表現出了審計的局限性,即存在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但注冊會計師并沒有出具適當審計意見。

(二)Logistic回歸檢驗

將計算出的盈余管理水平代入公式OP=β0+β1|DAt/At-1|+ζ,并對OP應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從表4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水平的系數為-1.984,系數為負,注冊會計師發表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報告的可能與被審計單位的盈余管理水平負相關,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越不容易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由此可以驗證假設(H1):注冊會計師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對于過分盈余管理的企業,則越不會發表標準無保留意見報告。

四、結論

本文利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上市公司的數據為樣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利用Excel以及SPSS軟件,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審計質量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由此得出結論,注冊會計師發表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報告的可能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呈負相關關系,注冊會計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識別出盈余管理,并對其做出適當的披露。對于越是過分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越不可能出具標準無保留報告,而是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報告。

作者:萬雨婷 曹 健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參考文獻

[1]薄仙慧,吳聯生.盈余管理、信息風險與審計意見[J].審計研究,2011,(1):90-97.

[2]BartovE.,GulF.A.,TsuiJ.S.L.Discretionaryaccrualsmodelsandauditqualification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0,30(3):421-452.

[3]梁松江.審計意見與盈余管理的相關性實證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