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營管理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7-06 10:59:07

導語:農村經營管理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營管理現狀及對策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的經濟和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很多問題,隨著農村人數的大幅度減少,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如何加強農村經濟管理成為當前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問題,對策分析

1引言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敖寨鄉中華山村是敖寨侗族鄉西端的一個村莊,距萬山區行政中心約35公里,屬于典型的農業山村,轄區國土面積27.1平方公里,全村有925戶,人口有3235人,人均耕地面積為0.7畝,近兩年來,中華山村通過種植食用菌,大棚蔬菜和樹木育苗等項目發展產業帶動型經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筆者結合中華山村農業發展的經驗,分析貴州目前農業經濟管理的問題,探討貴州農業經濟改革與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

2貴州農業經濟管理的問題分析

2.1小農經濟占主導,農民增收困難

改革開放30年以來,貴州農村經濟雖有所發展,由于歷史、特殊的地理環境(貴州是我國喀斯特碳酸巖連篇出露最集中的地區)等原因,再加上底子薄,基礎差,致使貴州農民收入增長一直處于全國末尾,貴州農村經濟總是在困境中掙扎。所以毫不夸張地說,貴州真正的窮是農村的窮,貴州農村的窮是中國農村窮的極致。

2.2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勞動力不足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絕大部分農村年輕勞動力都通過進城打工的方式進入了城市,部分進入城市的農村人員已經在所在城市安家落戶,農村現有勞動力人員基本上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部分人年齡偏大,體力較弱,生產能力低下,知識水平低,科技素質差,難以進行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經營,而且大部分人在數年或者十數年之后會完全喪失農業生產能力,農村將會出現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狀況。

2.3專項投入不足,公共事業發展滯后

最近幾年,國家對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進行了巨大的投入,目前,貴州省絕大部分農村基本實現了農村公路村村通,各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及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由于農村經濟實力及自然條件等因素問題以及農村剩余人口數量大幅度降低等原因使得各級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投入不均衡,而且整體仍然偏少,供給不足,加上缺乏專門的農村基礎設施的專項經濟管理資金和管理人員,使得很多地方存在重建設輕管理,有人建設無人使用等尷尬問題,影響了農村公共事業的正常發展。

2.4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素質不足

農村經濟管理涉及到的內容很多,由于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制的不足,農業經濟管理部門成員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和行政素質,在解決土地承包合同,農村經濟監管等方面處于十分被動的狀態,而且管理隊伍缺乏必要的執政能力的管理水平,加上農村經濟管理缺乏經費的投入保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影響了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進行。

3農業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對策——以貴州銅仁市萬山區敖寨鄉中華山村為例

3.1借助當地優勢,找準發展方向

農業發展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因地制宜,借助當地的優勢和條件,找到適合當地農業發展的方向,以中華山村為例,中華山村利用當地的資源,政策和人力三大優勢發展適合本村農業經濟的食用菌產業,由于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對中華山村投入30萬元的村級集體經濟專項扶持資金和100萬元的精準扶貧資金,當地群眾創業就業的積極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3.2盤活當地資源,實行產業化發展

土地資源是當地最重要的資源,中華山村年輕人外出打工后村里大量田地閑置,當地部門針對這一情況引導農民以每畝800元年租賃租金進行閑置土地轉讓,通過村集體進行統一管理,盤活了當地的土地資源,通過實現土地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食用菌栽培,2015年,全村僅憑食用菌一項人均收入就增加了3000元以上。

3.3整合資金,增強發展動力

中華山村將集體經濟項目款與精準扶貧項目資金整合起來通過村集體注冊合作社的形式進行統一管理,對貧困戶每人按照每股50元入股,對于拿不出錢和外出務工無法聯系或不愿入股的貧困戶采取多樣的入股方式進行入股,用于合作社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

3.4實行規范化運作,促進有效管理

在村集體注冊成立合作社后,政府部門對當地進行協調扶持,形成了政府扶持,企業、合作社共抓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格局,按照合作社負責生產菌種,農戶進行生產和種植,合作社再統一回收銷售的模式進行規范化運作和有效管理,極大的降低了單戶農民的生產風險。

3.5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對于村集體的集體資金,中華山村按照鄉級代管,村集體進行資金收支的支配,由村財務辦公室對全村財務進行一月一審的制度,加強對資金的管理效率,嚴格控制村級消費性支出,提高村級資金的使用效率,并在每季度召開的村級黨務村務會上公布集體經濟資金的使用情況,接受群眾的監督。

4結束語

通過結合當地優勢,創新發展模式,對資金和土地資源進行集中科學的管理,中華山村的經濟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長,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貧困戶年底分紅3000元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值得借鑒和推廣。

作者:付君 單位:銅仁市萬山區茶店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