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蔬菜營銷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7 05:59:00

導語:綠色蔬菜營銷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蔬菜營銷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綠色營銷是營銷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搞好蔬菜營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把綠色營銷與我國蔬菜產業結合起來,論述了蔬菜的綠色營銷策略。

關鍵詞:蔬菜綠色營銷策略

我國是一個蔬菜大國,蔬菜人均消費量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產及消費國。蔬菜也是我國除糧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極具活力,是我國極其重要的一個經濟增長點。經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國蔬菜產業已經頗具規模,成為一項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支柱產業,但在質量上和總體效益上,仍舊處于一個較低的層次。面對著全球范圍興起的環保意識、綠色消費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及生態農業發展趨勢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國蔬菜產業將何以應對?從市場營銷學角度來講,全面推行綠色營銷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綠色營銷的內涵

隨著全世界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及人類生存健康的高度重視,市場營銷理論和實踐也由傳統營銷轉向綠色營銷。綠色營銷必將成為本世紀的市場營銷主流。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為中心,為實現自身利益、消費者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以環境保護觀念為其經營指導思想,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而在目標市場內進行的包括產品開發、產品定價、渠道選擇、促銷推廣、服務提供等一系列的經營活動。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惡化已經對其生活質量及生活方式產生不良的影響,于是要求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及經營活動,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危害,這種綠色消費需求促成了綠色營銷的產生。

綠色營銷主要有以下特點:

綜合性。綠色營銷著眼于考察企業營銷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突破國家與地區的界限,重視社會可持續發展,追求實現自身利益與滿足消費者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綜合了傳統市場營銷、生態營銷、社會營銷和大市場營銷等多種營銷觀念。

統一性、多向性。綠色營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良好推行有賴于國際社會、國家、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企業自身的行動和國際合作、國家政策、消費者行為以及自然條件緊密關聯,相互影響。正因為如此,才使得綠色營銷復雜而艱巨。

標準明確一致性。綠色營銷有一套具體的規范和技術標準可以遵循,綠色標準及綠色標志認證的技術參數盡管世界各國不盡相同,但其內核和實質是一樣的,都是要求產品質量、產品生產、使用消費及處置等方面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損害。

由于其內容和特性,綠色營銷在農產品營銷領域具有更為直接的意義,也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象本文所涉及的蔬菜綠色營銷便是目前研究的一個熱點。

我國蔬菜綠色營銷市場環境

蔬菜市場總體行情。我國蔬菜產量連年高速遞增,而消費總量卻增勢平緩,國內市場總體上已經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買方市場已然形成,激烈的市場競爭使蔬菜價格逐年下調。2003年我國蔬菜種植面積約2.7億畝,比上年增長2.4%,總產量約為5.4億噸,比2001年增長12.5%(比2002年略增);近幾年家庭居民蔬菜消費總量穩定在14000萬噸(數據不包括餐飲及食品服務業中的蔬菜消費量)水平左右。然而,雖然大路菜需求縮減,但有機蔬菜、無公害蔬菜的市場潛力巨大。由于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蔬菜產量高、品種多、成本低,具有絕對的國際比較優勢,出口量增長迅速。截止2003年11月底,海關統計我國累計出口蔬菜493萬噸,同比增長16.96%,出口創匯金額2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51%,出口量約占世界蔬菜貿易量的4%。但近年來,國際綠色壁壘的強化對我國的蔬菜出口帶來較大影響。

蔬菜消費需求特點。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蔬菜消費趨向綠色化、多元化。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安全衛生性,講究營養健康,人們口味向綠色自然化回歸,也追求多樣性。因此,無公害蔬菜、有機蔬菜、保健型蔬菜、特色蔬菜、野生天然型蔬菜日益流行。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蔬菜消費方式上也趨向高效便捷,超市凈菜走俏。在消費傾向上,品牌消費方興未艾。但是,由于我國總體經濟水平,廣大傳統消費階層的觀念轉變,及蔬菜產業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制約,在我國,旺盛的成熟的綠色蔬菜消費需求還有待培育。

蔬菜產業狀況。我國蔬菜業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規模,成為一項支柱產業,但是仍屬于數量型增長,在質量和效益上卻跟不上,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低,總體處于較低層次,不符合發展生態型大農業要求。由于引導不力、技術支持不到位及菜農素質不高等原因,我國有機蔬菜、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少,產量低,品種單一,質量上也不高;而且,蔬菜生產分散,加工處理和流通環節跟不上,市場組織化弱,產業化不高,不能創造高附加值。

政策環境。加入WTO以后,我國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不斷進行相關制度改革。2002年7月,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食用農產品的無公害生產,使質量安全指標達到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農業部隨后出臺《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確定包括蔬菜在內的幾種鮮活農產品無公害生產基地的質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的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抽檢合格率要達到95%以上,從根本上解決食用農產品急性中毒問題;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在現有基礎上要有較大幅度提高,達到國際標準要求,并與貿易國實現對接。相關的環保法規也正在不斷健全。此外,還專門成立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定了《綠色食品的標志管理辦法》,并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綠色食品標志,確定了具體的綠色食品標準,從事綠色食品的認證和質量管理工作。

總之,我國蔬菜綠色營銷的市場環境已經比較成熟,但機遇和挑戰并存。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提出幾條我國蔬菜綠色營銷的具體策略:

綠色產品策略

首先,在蔬菜種植上堅持綠色環保型、科技型,努力提高綠色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擴大品種。一定要禁止使用劇毒農藥,而代之以生物農藥、高效無殘留或低殘留農藥;化肥要盡量少施,提倡施有機肥料。另外要大力推廣先進的蔬菜種植技術,如無土栽培、集約化栽培、反季栽培以及噴灌、滴灌節水技術等,提高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其次,積極發展蔬菜凈菜加工、冷凍保鮮,創造高附加值。原始的蔬菜初級產品是不適應現代大市場要求的,綠色蔬菜要提高競爭力,實現高效益,關鍵就在這里。第三,積極實施品牌開發戰略,實行商標和包裝綠色化。強化蔬菜產品的品牌觀念,運用各種手段樹立品牌,而且要突出綠色環保。在商標設計時,品牌命名、商標設計要突顯出綠色標志,注重激發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的聯想,使其對產品產生信賴和向往,樹立起綠色蔬菜的良好信譽和形象。例如,在冬瓜、南瓜、西葫蘆等瓜型蔬菜上把商標圖案刻在幼果上,或用紙塑貼皮,形成天然圖案,或者貼可食商標、生物商標。在包裝上要重視包裝及其殘留物對環境的影響,使用可生物分降解、可再循環利用的包裝材料,使之無污染。

綠色價格策略

有人曾經提出“環境有償使用”、“污染者付費”的觀念,我覺得這在綠色營銷定價上面具有積極意義。蔬菜供應商用于環保上的支出應該計入成本,根據成本定價理論,綠色蔬菜的價格必然要高于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對環境資源占用、損害的多,當然應該在價格上予以更多的扣除,這是說的通的。所以,綠色蔬菜價格應高于普通蔬菜,才能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當然,根據成本控制理論,綠色蔬菜也應該在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水平范圍內,控制好成本,以千方百計的降低成本來追求更大的利潤,并將成本降低帶來的利益適度讓渡給消費者以獲取其更多的支持。

綠色渠道策略

蔬菜綠色營銷要求物流渠道高效環保。綠色蔬菜要及時與市場接軌,減少不必要的聚散,以保證生鮮產品的質量和衛生,減少浪費及對環境的污染破壞。蔬菜的流通渠道要盡量集中統一,減少中間環節,及時有效溝通產銷,而且要有利于環境保護。首先,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如冷鏈儲運以保質保鮮。其次,構建發達的營銷中介力量,及時有效組織產銷。傳統的蔬菜流通三級市場(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是不盡符合綠色營銷功能要求和環保要求的。可以仿照發達國家建立專業營銷協會,使產銷高度組織化。另外,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在營銷渠道上的特殊優勢,例如現在有的地方開發的農業信息網、蔬菜網就發揮了良好的作用。營銷渠道的網絡化、信息化是時代潮流。再次,加快推動農貿市場超市化,使生鮮超市承擔更多的渠道任務。生鮮超市較之傳統農貿市場,在集中統一蔬菜流通渠道,組織產銷,促進蔬菜產業化,以及在環境保護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符合綠色營銷的要求。

綠色促銷策略

即在傳遞產品信息、刺激消費的同時,對公眾進行綠色環保教育,使二者相輔相成。采用各種促銷手段,一方面宣傳綠色蔬菜的無污染、無公害、健康營養,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對公眾進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教育,使人們樹立主動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消費者也會因此主動接受綠色蔬菜。這樣,有利于實現商家利益、消費者利益和環境利益、社會利益的統一,這正是綠色營銷的宗旨。

綠色服務策略

商家不僅僅向消費者提供綠色蔬菜,還要做好相關配套服務工作。例如包裝物的回收處理,綠色蔬菜的消費方式指導以及各種便利服務等。在傳統蔬菜營銷里,各項配套服務是很不到位的,這一點上,綠色營銷應該樹立比較優勢。在服務策略上,“急顧客之所急,想顧客之所想”永遠是真理。

以上是從微觀角度,即從商家的角度,提出的蔬菜綠色營銷策略,而實際上綠色營銷還包括宏觀的因素,即從國家、社會的角度來考慮,何況蔬菜還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性質,在蔬菜出口方面國家仍扮演著重要的營銷角色。國家要為蔬菜的綠色營銷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時候還要直接參與營銷。對蔬菜綠色營銷產生重要影響的國民綜合素質、社會綠色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培養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國家的工作。如前所述,我們國家在這一點上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具體規范綠色農產品的法規還很不健全;雖然確定了有關綠色食品標準及“綠色標志”,但都側重于產品自身的檢驗,缺乏有關生產、加工處理、流通過程的具體標準;稅收優惠政策不能得到切實落實,發揮足夠的作用。

參考資料:

1.甘碧群,《關于綠色營銷問題的探究》,中國營銷傳播網,2000.7.24

2.任春華、陳馭濤,《市場營銷的新趨勢——綠色營銷》,《學術交流》,1997.1

3.張曙臨,《農產品市場營銷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營銷傳播網,200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