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方案

時間:2022-07-13 03:42:43

導語: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方案

摘要:新文科建設提出學科要從分化走向綜合,要求各高校在傳統文科的基礎上將學科中各專業的不同課程進行重組,為學生提供跨學科性質的綜合課程,最終達到擴充學社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在這一發展趨勢下,就業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因此,高校市場營銷專業需要打破學科和專業壁壘,合理拓寬專業口徑,主要措施包括:有目的地優化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并適度創新;構建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不斷塑造科學的課程體系;不斷強化質量工程建設,夯實人才的培養基礎;不斷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效果等。

關鍵詞:新文科背景;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措施

新文科背景下要求各高校在傳統文科的基礎上將學科中各專業的不同課程進行重組,為學生提供跨學科性的綜合學習,達到擴充知識、培養創新思維、提高綜合素養的目的。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對市場營銷專業發展提出了新挑戰,隨著現代市場和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領域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再滿足于其掌握傳統營銷理念和技能,而是要求現代營銷人員能依托行業和現有線上線下營銷發展的實際情況,快速融入到現有工作中去。這就要求市場營營銷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該專業基本理論,而且要掌握不同行業、崗位的相關知識,比如新媒體營銷、數據營銷、金融營銷、汽車營銷、房地產營銷等,更要能夠熟悉依托網絡營銷衍生出來的各種營銷模式,這樣將營銷知識與行業、崗位相融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快速地適應將來的職業工作崗位。針對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的這種需求,市場營銷專業需要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具體而言,以培養應用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為培養理念,以學科建設為支撐,以多元化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建立學校與相關產業與領域的合作培養機制為保障,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依托經、管、文、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優勢,構建一系列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時代性的課程,將學科交叉優勢轉化為本專業人才培養優勢,培養新文科背景下跨學科綜合型高素質人才,滿足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新型人才的需求。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并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

市場營銷專業應在圍繞特色化發展過程中,應構建“一訓練兩階段三教學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先轉變、后調整、再強化”的教學改革思路,來完善培養方案的思路設計。其中“一訓練兩階段三教學模塊”是訓練學生自我發展能力,將教學分為基礎課程教學階段和職業能力培養階段,最終定位位培養研究型、應用型、創業型人才的教學模塊。一訓練是指有目標有規劃地訓練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兩階段是指將課程分為基礎課程教學階段和職業能力培養階段。將市場營銷專業的在校學習按照兩階段進行培養,具體來說是在大學第一階段(大一的兩個學期)進行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以夯實學生的經濟管理及市場營銷基礎知識和理論;在第二階段(大二、大三及大四的3個學年)根據市場需求和學生自我職業導向,開設專業能力課程,進行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能力訓練(注:創業型人才培養是從第3學期開始培養,普通市場營銷專業在第5學期開始)。三教學模塊分別是指培養定位為研究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培養三大模塊。依據市場需求和學生自我發展定位,按照“研究型、應用型、創業型”三類人才的培養要求,形成不同的培養模塊。其中“先轉變”是指由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向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轉變,旨在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后調整”是指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再強化”是指強化導師制度、強化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

二、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新文科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不斷加強對相關行業及領域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的研究,及時了解不同領域的營銷就業崗位對營銷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就業能力的要求,嘗試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點面向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和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創業型人才的要求來細化市場營銷專業方向人才素質特征和能力結構。培養方案應體現應用型特征,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集中實踐的比例,而在進行集中實踐教學和專業實習實踐的安排時,應該注重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充分體現“先學習—后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置方面,初步定型為“2課程平臺+3專業能力模塊”的培養方式,來構建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營銷專業人才的課程體系。“2課程平臺”中的第一平臺是公共通識課程平臺,由思政課程、語言課程、數學課程、體育課程、選修課程等組成,目的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大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促進其全面發展。第二平臺是專業基礎課程,是為培養學生在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素養和能力而開設的課程,目的是為學生提供營銷相關知識和能力,使學生達到應用型營銷人才的需求。“3能力模塊”是專業能力課程,是根據應用型培養目標,以可持續性性和實用性為課程定位,開設具有專業能力特征和就業特長的課程。為了讓學生接觸到營銷領域的最新專業問題和最前沿的發展動態,提高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應該開設眾多圍繞行業或者營銷領域職業崗位有關(主要是市場部、銷售部和客服部)的營銷專業專題課程,上課采用授課與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并邀請企業家、營銷專業人員等來做報告。

三、強化質量工程建設,夯實人才培養基礎

根據營銷人才培養方案,鼓勵專業老師要勇于參與到國家、省級、校級等不同層面的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中去,以建設一流專業、一流學科為導向,不斷強化對品牌專業、國家精品課程、省級優質課程、教改課題、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質量工程的建設,夯實人才的培養根基,為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四、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效果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該突破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探索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模式,強化對整個學習過程的激勵和管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通過“營銷案例激活、課堂師生互動、采用個性化教學、完善網絡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切實提升教學效果。(1)“營銷案例激活”是指在引入專業問題時以講故事的方式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課堂師生互動”要求學生經常性地就學習中的專業問題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通過這一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采用個性化教學”認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必須依靠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擺脫傳統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提高學生的獲得感,采用啟發式和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探究教學法”“營銷案例分析教學法”“游戲互動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等。(4)“完善網絡教學”借助網絡這一媒介,開展不同形式的線上教學,延伸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教學時空,增加教學的信息量,促進教學管理的時效性,實現教學資源的網絡共享,在傳統教學法的基礎上,引進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系統化網絡化教學信息平臺。

五、搭建高水平教學團隊,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在新文科背景下,強調在傳統文科的基礎上將學科中各專業的不同課程進行重組,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市場營銷專業應以專業課程群建設為平臺,搭建了高水平的專業教學團隊。師資隊伍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力量,通過校企合作、深度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來推進市場營銷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使該專業的教師隊伍呈現復合型人才的梯隊。同時,學校應該鼓勵專職教師加強自我充電,學習營銷領域的前沿知識和實踐方式,提高專業水平,增強業務能力;學校也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幫助教師隊伍參加專業培訓及企業的實踐。

六、不斷密切校企合作,健全實踐教學體系

市場營銷學專業培養的人才應當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更應該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積極開展市場營銷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學校依托本土企業,共同建立市場營銷實習實踐基地,使學校、教師、學生都能與社會、企業建立起廣泛的聯系,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依據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的課程,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帶隊,組織學生奔赴各實踐基地進行實習,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及各類競賽,比如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賽、營銷決策模擬大賽、全國品牌策劃大賽,全國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等比賽,通過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顏冰,鄭克嶺,史春媛.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J].經濟研究導刊,2019(17):92-94.

[2]謝娟.新文科背景下教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以濟南大學為例[J].山東教育,2021(Z1):100-103.

[3]何曉瑤.論建構地方本科院校新文科應用型課程體系[J].高教學刊,2021(06):108-111.

[4]顏靜,袁鵬.工商管理特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03):127-128.

作者:羅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