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市場管理現況及措施
時間:2022-03-21 03:09:00
導語:農村文化市場管理現況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市農村文化市場快速發展,在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
一、滁州市農村文化市場發展與監管現狀
(一)市、縣、鄉鎮文化市場門類、數量與規模
隨著滁州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全市農村文化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狀大,農村文化市場門類日益齊全,規模不斷擴大,已初步形成包括網吧、娛樂、演出、音像、電影、書刊、印刷等在內的綜合性文化市場體系。據調查統計,全市共有106個鄉鎮、辦事處,縣城及鄉鎮各類文化經營單位1337家,其中歌舞娛樂場所106家,電子游戲機室307家,網吧426家,音像店188家,書報刊經營戶67家,印刷企業120家,電腦打字復印室67家,民營演出團體56家,占全市文化市場經營企業總數的79.58%。但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從業人員少、經濟效益差的問題,沒有形成產業化。通過近年來文化部門的合理規劃和培育,個別鄉鎮文化市場的規模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并已逐漸成為當地農村文化市場的重要支柱產業。
(二)農村特色文化市場及典型文化經營單位狀況
鳳陽花鼓藝術團。組建于1986年,現有演職員55人,是鳳陽縣文化館內設民間文藝團體,每年演出近百場,觀眾10萬余人,年收入200萬元左右,2006年注冊為鳳陽花鼓演藝有限公司。平時,除市場化商業運作外,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如主動參加縣里開展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將戲送到鄉村、田間、地頭;到抗洪一線慰問受災群眾和抗洪搶險的部隊、武警官兵等,多次受到各級宣傳文化部門的好評。來安光陽殘疾人特殊藝術團。1997年初剛成立時,僅靠殘聯扶持資金2萬元和部分自籌資金起家,全團10多人,燈光音響設備簡陋,演員水平參差不齊。經過10多年的拼搏與發展,現有演職人員38人,其中專職人員26人,半數以上是殘疾人,現有固定資產近70萬元,團隊管理有序,方法靈活,立足本省各縣市,輻射江、浙、滬,演出2000余場。近兩年演出410場,收入90余萬元,還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送戲下鄉50余場次,贏得領導和群眾的廣泛贊譽。天長市璞玉清揚劇團。以原天長市揚劇團二級演員璞玉清而命名,創辦于2006年底,資產12萬元,演職員22人,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以揚劇傳統小戲《王瞎子算命》為主要曲目,以送戲下鄉為主要目的,隨請隨到,演技精湛,深受群眾喜愛。2010年演出209場,其中送戲下鄉50余場,收入近44萬元。璞玉清揚劇團除自收自支、自給自足外,還多次為天長市委、市政府各種會議進行演出,得到領導高度肯定。創辦網吧聯盟。來安縣半塔鎮成功將4家網吧合并,并重新選址新建網吧,并將其命名為“四個E”網吧。網吧采取聯盟經營,統一更換安裝新液晶電腦240臺,經營面積達500平方米以上。合并后網吧裝潢高檔,室內寬敞,環境整潔衛生,統一上網價格,杜絕惡性競爭,提升了半塔網吧行業形象。天長市汊澗鎮4家網吧經過主管部門政策宣傳,外出學習觀摩后,提出四合一聯合經營,成立藍天網吧會所。運行一年,網吧業主收入提高近30%,節省開支逾10萬元。
(三)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執法隊伍現狀
滁州市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機構是各市縣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皆為副科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除來安縣定編9名外,其余5市縣全部按11名編制核定,領導職數均為1正2副,全市共計核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編制89名(含市大隊25名)。定遠、鳳陽、來安、全椒執法隊長已到位,天長、明光執法隊長已上報,等待任命。執法隊員只有定遠縣已經通過合法手續擇優留用原稽查人員3人,從全縣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中選調4人(皆來自于鄉鎮)外,其他市縣均按有關規定和要求正在選調或招錄。鄉鎮一級沒有專門的文化市場監管機構,全市大部分鄉鎮雖然設置了綜合文化站,但文化站工作人員多數為兼職,沒有專門經費,不能履行農村文化市場的監管職責,只能起到市縣執法人員到農村檢查時的配合作用。
二、滁州市農村文化市場發展與監管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滁州市始終堅持“一手抓市場繁榮,一手抓規范管理”,針對社會反應多、群眾關注多、輿論聚焦多的行業實施重點監管,在不同行業不同高危時段進行高頻率檢查,同時實行人性化管理,引導、扶助業主做大做強,繁榮農村文化市場。
1.加強執法人員政策法規教育,打造過硬隊伍
鼓勵支持執法人員以各種方式進行自學,并積極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采取“請進來”教授和“派出去”進修的方式,對執法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堅持文明執法,以人為本,既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又對經營戶熱情服務,尊重其人格尊嚴。
2.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文化市場面向社會,執法人員的形象就是政府形象。為此,全市各級文化市場監管部門制定了《舉報受理制度》、《日常巡查制度》、《重大行政處罰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廉政建設“五條禁令”》、《重大事項聽證制度》等10多項規章,切實提高了文化市場的執法水平。
3.定期輪換管轄區域
天長、來安等地從2006年開始定期實行輪崗制度,對稽查人員分管區域實行定期輪換,從而有效遏制和杜絕了執法管理中的人情風、說情風和不正之風。
4.成立行業協會,制定行業公約
一是發揮協會維護社會安定,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職責,宣傳政策法規,倡導綠色經營,引導各行業實行正當競爭,不搞惡性競爭;積極配合主管部門查處無證經營、非法經營,保護合法經營。二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積極引導協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三是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維護會員正當權益。金融危機以來,網吧協會與電信部門多次洽談達成協議,降低寬帶資費;歌舞行業協會與稅務部門溝通,適當減免部分稅收;協會實行設備集體采購,獲得供貨商的價格優惠。
5.集中辦公、聯合執法
天長市為規范文化娛樂市場經營秩序,針對該市文化市場存在的利用游戲機進行賭博、出售淫穢色情出版物、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等突出問題,多次召開文化、公安、工商部門負責人會議,研究解決方案。去年3月底,抽調60多名執法人員組成10個聯合執法小組,開展突擊檢查,重點打擊、查處利用賭博型游戲機進行賭博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4月份,又組織11個聯合執法小組,對全市城鄉文化娛樂市場開展“地毯式”檢查,印發《致廣大經營業主的一封信》,公布24小時舉報電話,舉行賭博機集中銷毀儀式等,效果顯著,狠狠打擊了違法者的囂張氣焰。經市領導協調,公安、工商等職能部門分別確定一名專職人員聯系文管辦,形成長期聯合執法機制,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確保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的安全穩定。
6.結合農村實際,實行齊抓共管
聘請網吧“五老”義務監督員協助市場監管;文化主管部門與學校建立“互通機制”,發現學生在網吧上網第一時間相互通報,以便文化部門對網吧及時進行查處,學校也能及時對上網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聯合工商、公安、電信部門堅決取締“黑網吧”;建立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號碼,鼓勵群眾舉報。
三、滁州市農村文化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1.全市農村文化市場發展不平衡
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如天長市秦欄鎮、銅城鎮,文化市場比較繁榮,文化經營門類也比較齊全,而一些經濟欠發達的鄉鎮,盡管農村人口逾萬人,但文化市場發展遲緩,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很少,甚至沒有一家經批準設立的文化經營場所,難以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2.市場經營秩序不規范
農村大部分鄉鎮文化經營單位規模小、分布散,以個體和個人獨資經營為主,檔次低,環境差,經營者素質也參差不齊。少數經營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置國家法律、法規于不顧,從事違法違規經營。如:網吧接納未成年人情況時有發生;電子游戲機室經營賭博游戲機;音像市場經營非法盜版音像制品屢禁不止;書報刊市場經營不良“口袋本”出版物等。
3.文化市場監管相對薄弱,人員經費不足,整體素質不高
農村文化市場點多、面廣、線長,全市各市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雖然成立,但原有文化稽查隊執法人員大多尚未過渡進入,且人員年齡老化,整體素質不高,普遍存在缺人員、缺經費、缺裝備的現象,工作起來力不從心,只能充當“哪里有火哪里救”的“消防員”,不可避免地出現管理缺位現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發展與監管的意見和建議
1.堅持繁榮發展,積極扶持培育農村文化市場
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多建“農家書屋”、“綠色網吧”,以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滿足農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
2.堅持依法行政,嚴厲打擊違法經營活動
要發揮鄉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教師、老干部、老黨員的作用,聘請他們擔任文化市場義務監督員,成為文化監管部門的“順風耳”、“千里眼”,提升打擊違法經營活動的精確度。
3.進一步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用,延伸“執法手臂”
把農村文化市場監管工作落實到基層政府的管理責任制中,授權鄉鎮文化站協助市縣文化部門監管農村文化市場,加強執法力量,提高執法效率。把農村文化市場管理納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與文明鄉鎮、文明村組評比掛鉤,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
4.建立健全農村文化市場長效管理機制
充分認識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需求,實行劃區分片管理模式,綜合運用行政管理、社會監督、行業自律、自我約束等各種手段,多管齊下,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監管。
5.加強宣傳教育,建立文化市場共同參與管理體系
文化市場執法部門要廣泛宣傳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提高人民群眾,特別是文化市場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同時要充分發揮當地黨委、政府、公安派出所、工商所、文化站、學校、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的互動作用,聘請熱心人士組成義務監督員隊伍,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村文化市場社會共管體系。6.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文化市場執法水平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杜絕“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要高標準組建文化市場監管隊伍,要在人員編制、工作經費、執法車輛和裝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切實保障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 上一篇:紀委務虛會管理規定
- 下一篇:紀委辦公用品管理工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