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企業外匯風險探析論文
時間:2022-10-14 08:46:00
導語:中小制造企業外匯風險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世界經濟一體化,使中小企業面臨的風險不再只局限于國內市場的經營風險,還涉及到世界市場的經營風險。其中,外匯風險是涉外企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風險種類。本文從財務部門會計角度探討中小制造企業外匯風險的表現形式及控制措施。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間的經濟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加入WTO必將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及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和經濟合作迅速發展。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將在外幣資金的取得、運用以及有效的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小企業財務部門作為為企業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在辦理各種外幣存貸款、外匯借款、外幣投資等業務時,將發生各種外幣之間或外幣與本幣間的結算。當有關外匯匯率發生變動時,就會產生外匯損益,形成匯率風險。永利機刀制造公司是柳州市祥興實業集團的下屬公司,主要產品“永豐利”機刀為全國著名品牌,出口美國、西班牙等國家,外貿經營多,接觸使用外匯情況多。因此,全面認識并了解外匯風險的基本類型以及在財務公司的表現形式,從而有效地加以管理和控制,是我公司財務部門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內容。這在當今金融風暴迭起,外匯市場動蕩不安的國際金融形勢下尤其重要。
一、外匯風險及其我國外匯風險管理現狀
外匯風險是指在不同貨幣的相互兌換或折算中,因為匯率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始料未及的變動,致使有關金融主體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發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我國加人WTO后,自2005年7月21日起,開始加快推進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政策進行有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成為趨勢。在這種環境下,匯率浮動所產生的風險會更頻繁、更直接地影響企業的損益。國內有些中小制造企業還未對外匯風險有足夠的認識,或者說是面對風險手足無措,大多數的外匯風險管理都局限于外匯利率的管理。而有些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對外匯風險卻有自己的一套簡單易行的管理辦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商業來往日益頻繁,國際貿易額劇增,外匯風險的管理也越夾越受到國內事業單位的關注,但是無論是國家法律,還是財務、審計制度,都未對企業內部外匯風險管理給出明確規定。
二、外匯風險在財務方面的表現形式
(一)交易結算風險
交易結算風險是指在國際經濟活動中,以外幣計價進行各種交易時,從簽訂交易合同開始,到收到或支付貨幣為止的整個過程中,因匯率變化而產生的風險。對一般進出口中小制造企業,結算風險表現為簽訂合同到收回或支付貨款之間匯率水平的不確定而產生的風險,而對財務部門這一金融單位,結算風險主要表現在國際投資和國際借貸活動中。當財務部門將一筆資金投資于某種外匯資產時,如果投資期間該種外匯匯率上升,則投資的本息收入亦會上升;反之,投資外匯實際本息收入則下降,使公司蒙受損失。當財務部門向外籌集外匯資金或借入資金時,如果借入貨幣匯率上升,則會增加籌資成本;反之,則可能降低籌資成本。如果借入貨幣與使用貨幣或借入貨幣與歸還貨幣不相同,也會產生外匯結算風險。
(二)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由于意料不到的匯率波動,使得企業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收益發生變化的潛在風險。經濟風險對于企業損益的影響程度和方向取決于匯率變動對企業成本、價格和銷售情況的影響。經濟風險不產生于公司核算,而來源于經濟環境,從而直接彩響企業的對外投資、權益和經營成果。例如l997年7月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東南亞各國及日本、俄羅斯等國的貨幣相繼大幅度貶值,其影響幾乎波及世界各國,使持有這些貨幣或擁有其資產的公司都遭受了巨大的經濟風險
(三)轉換風險
所謂轉換風險又稱為債權債務風險,它是指一個公司將其資產負債表上以外幣計價的項目折算成本幣時,因本幣與外幣的匯率波動而產生的損益情況,如一家跨國公司開展國際經濟業務時,會在資產負債表上出現以外幣表示的債權、債務項目。以外幣表示的債權就是其資產,而債務則是其負債,兩者之差額稱為外匯頭寸。公司應該定期把其資產負債表上用外幣計價的項目折算成本幣,然后再得出該公司在一段時期內的經營情況,確定公司經營的盈虧或利潤。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公司的外匯頭寸用本幣表示的數額會隨著匯率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有可能使公司遭受損失。
(四)會計折算風險
會計折算風險指由于編制會計報表時的匯率與業務發生日的匯率產生變化,由此形成的利得或損失的風險。三、中小制造企業外匯風險控制措施
(一)領導掛帥,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財務部門領導要把外匯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相關處室和單位(包括財務、采購和計劃等相關部門)應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全面配合,掌握企業整體運行中外匯資金使用的第一手資料;對時間性的要求和可操作程度,進行統一規劃管理;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是防范外匯風險的關鍵。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在成本效益、風險收益均衡原則中進行科學的預測和組合,構建企業整體發展的財務決策框架,同時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手段來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企業要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合理有效地對企業外匯風險進行管理。首先要成立外匯風險管理小組,由企業領導直接管理,部門經理負責日常工作,包括分析企業外匯結構和外匯風險所在,擬定外匯風險控制策略;其次是將外匯風險控制和降低風險作為企業財務部門業務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從會計制度上來降低中小制造企業外匯風險
我國現行財務制度和會計準則規定,對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差額在股東權益中的“未分配利潤”中單列一項反映。由于我國中小制造企業的海外業務大部分分布在欠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而國外的經營實體大部分都是國內母公司的組成部分,這就使企業的會計風險加大,造成企業各年度利潤受匯兌損益的影響呈現較大波動,這種情況既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又扭曲了企業的經營業績。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我國中小制造企業在境外的財務報表應區別情況,分別以當地幣或某一基礎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在給國內的外幣報表應將記賬本位幣統一折算成美元,外幣折算差額相應做遞延處理或計入當期損益;國內在合并報表時,應按原折算方法將美元表述的境外單位財務報表折算成以人民幣表述的財務報表,相應的外幣折算差額按原處理方法分別作遞延項目計入當期損益。這樣,企業進行外幣折算風險分析時,可以避免由于會計準則應用不當所產生的系統性誤差。盡管外幣業務的遠期市場保值仍屬一項外幣交易,但其會計處理則因遠期合同的性質與目的而有所不同。迄今為止,我國的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尚未對該類外幣業務制定相關的會計規范。國際通行的會計作法是將其分為外幣交易遠期市場保值、外幣約定遠期市場保值、外幣投資遠期市場保值等幾類,分別進行會計處理。
(三)外匯期權法和掉期外匯買賣
所謂的外匯期權,就是期權合同的持有人通過交一定的保險費給期權合同的簽署人,從而享有一種執行或放棄買賣外匯合同的選擇權,同時,期權的賣方收取保險費,并且承擔行使期權的義務。期權分為買入看漲期權和買入看跌期權兩種。對于國際承包商來講,如果將來有應付外匯的業務,并且預測外匯將升值,就可以買入看漲期權,如果將來匯率超過執行價格,那么企業可以執行期權;反之,如果匯率低于執行價格,企業可以不執行期權。如果企業未來有外匯的應收賬款,企業可以買入看跌期權。如果未來的匯率超過期權的行使價格,則企業可以不執行期權,如果未來匯率低于行使價格,則企業可以行使期權。貨幣掉期是在某一個日期賣出甲貨幣、買進乙貨幣即期,同時又買回甲貨幣、賣出乙貨幣遠期,實際上是即期貨幣和遠期貨幣進行對調。此項業務的好處:一是可以降低籌集資金的成本,進行遠期外匯買賣后,因故需要提前交割,或者由于資金不到位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期交割,需要展期時,都可以通過續做外匯掉期買賣對原交易的交割時間進行調整;二是既有進口也有出口業務的企業則可以通過掉期交易來規避匯率風險。
(四)選擇合適的具體匯率與幣種
外匯風險的大小與折算時所選擇的具體匯率相關,是計量上的差異,是一種“賬面風險”,它一般不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但是這種風險也是由于匯率變動所引起的,并且它與企業合并后股東權益大小直接相關,因而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外匯風險。在交易報價前,企業要根據國際外匯市場和國內外匯兌換比率的發展變化情況,預期報價貨幣的匯率走向,依據進出口貿易的成本和預期的利潤鎖定可以接受的換匯成本。當匯率波動有可能超過確定的換匯成本,導致成本上升、預期利潤減少時,就要考慮采取相應防范外匯風險的措施。
企業未來的受險資產和負債通常是由目前簽訂的進出口協議或承諾引起的,因此交易幣種的選擇決定了未來企業的受險情況。最安全的情況就是以本幣計價結算,企業不會發生外匯業務,也不會遭受風險。如果進出口以非本幣計價,在幣種的選擇上,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出口爭取收硬幣,進口爭取支付軟幣。幣種選擇法也是有成本的,在爭取優勢貨幣時對合同條款中的價格、數量等方面的讓步造成的利潤損失就構成了風險管理的成本,如果該成本低于因此而避免的外匯損失,這一決策就是可行的。
財務部門作為支持企業發展而專門設立的特定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企業在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匯率風險將使企業或項目的債務負擔過重而無力歸還貸款,影響對公司信貸資產的回收,形成財務公司的間接外匯風險。因此,財務部門在加強自身外匯風險防范的同時,還應積極做好外匯風險的宣傳工作,提高企業領導干部和業務人員的外匯風險意識,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外匯市場動態和各種金融避險工具,當好企業的參謀,避免企業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而推動整個企業外向型經濟的健康發展。
- 上一篇:農村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中草藥資源及產業發展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