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排水系統施工技術探索
時間:2022-08-12 03:45:18
導語:建筑工程施工排水系統施工技術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排水系統的施工管理要點為出發點,以某建筑工程的排水系統施工過程為例,從管槽挖掘、排水管道安裝、管道支架安裝、管道接口處理與交付前水壓試驗五個角度出發,綜合分析排水系統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建筑工程的排水系統的管材選用、施工技術與驗收管理等過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排水系統;施工技術
排水系統的安裝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施工中,排水系統施工技術的選取、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對提高建筑實際使用性能、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有著重要影響。因其在施工過程中強隱蔽性、強接連性與強交叉性的特點,需施工人員綜合施工環境對使用技術與標準進行相應調整,以此保證施工安全與質量標準,優化排水系統的施工效率。
1.建筑工程排水系統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施工前期準備:在開展排水系統的安裝前,應安排專業勘探人員完善對實際施工環境的建筑結構、周邊管線埋設情況、區域地質條件等重要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同時,與設計方對設計方案中的重點難點與細節問題以設計圖紙為依據進行商討;對于設計方案中與實際施工環境相沖突的部分,應考慮通過對方案進行微調、改用施工技術等手段進行完善。并做到對施工圖紙、實施方案的審核校對,保證其科學性、可行性與安全性,促進施工工作的高質與高效進行。在工程開工前日需對目標地段或目標建筑進行清潔工作,避免因垃圾、雜物因素等干擾正常施工進程,影響施工安全。管線布置原則:在建筑工程排水系統的實際安裝作業中,一般會面臨管道繁多、安裝復雜的問題。因此,對管道的安裝按照安裝優先度與施工便利度進行次序排列就成了相關設計人員的重要工作。為避免管道線路在安裝過程中相互沖突影響,安裝過程中特規定以下安裝原則:氣體管道靠上排列,液體管道靠下排列;高溫管道靠上排列,低溫管道靠下排列;保溫管道靠上排列,不保溫管道靠下排列;高溫管道靠右排列,低溫管道靠左排列;排水支管為排水主管讓路;小口徑管道為大口徑管道讓路;加壓管道為無壓力管道讓路;常溫管道為低溫或高溫管道讓路[1]。管道之間的間距設置應便于后續閥門、管道支路與保溫設備等的安裝與檢修,因室內管道還包括生活熱水管道、低溫中央空調管道等復雜管線,安裝空間有限,所以應對不同功能的相應管材進行標號以方便分辨與尋找。為在不影響正常施工的前提下節省空間,管道的外壁、熱絕緣層等特定部位與墻壁之間的凈距應小于等于10cm,對于并列管道上距離較近的閥門,其凈距應控制在10cm左右。管材質量管理:在排水系統施工原料質量管控環節,應重點針對施工應用的管道、管材與相關配件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施工方、設計方可與產業信譽良好、產品綜合素質較強的廠家或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進貨時,按照敲定工程方案對安裝使用管道與管材在數目、標準上進行確認,選用相應數目、規格、型號、品牌的原材料;在材料運卸環節,應確保管材管道無損壞損耗,相關配件無丟失,相關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與證明齊全,并結合抽樣測試初步確定產品整體質量,把控好產品質量檢驗關;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按照具體施工圖紙與相關規范文件,對檢查井之間的實際管道長度進行比對,保證預留了足夠的距離便于后續安裝環節的調整與改進;還需要綜合各項相關數據進行測量,確保實際安裝結果、方案設計要求與材料使用情況一致,以此實現工程的穩步推進。施工技術重點:建筑工程排水系統安裝中,因環境與相關技術復雜性,施工流程上有著相當多技術要點。首先是施工精準度,在管道安裝環節要求工作人員在施工進行階段,根據管材鋪設進度實時計算管材于檢查井內部的長度,并在臨近的檢查井施工完成后計算檢查井間已鋪設管材的長度,在管道完成階段性鋪設后計算兩管管端的預留間距,確保實際施工工作按照圖紙規定的相關標準進行。其次是注意管材在建筑內進行安裝時的問題,在對建筑內部管材進行吊放時,應配備相應的專用吊鉤或柔性吊索,杜絕使用剛性繩索如鋼絲繩等穿過管材進行吊運,安裝過程中應在管材半徑處勾畫邊線,將管道緊貼邊線安裝可有效提高管材鋪設的順直度。最后就是注意管道接口問題,在對柔性接口進行施工前,對承接口里側與插入口外側進行清理后,再將膠圈平穩正確地套在插入口端,將兩端對接,而后使用卷揚機將管材拉緊就位,保證承接口與插入口的距離均勻一致、符合需求;對于剛性接口,則應檢查管道安裝后是否出現管材錯位的情況,在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施工前需確認水泥砂漿的配比與強度是否符合工程需求,并將接縫處的雜物與灰塵清理干凈,進行抹帶纏卷時抹帶的寬度與厚度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保證抹帶中心與接縫處對齊。竣工驗收分析:完成排水系統的管道鋪設與設備安裝后,應采取閉水試驗對非承壓管道的實際施工效果進行判定,借此檢測管道的密封效果,排查滲水漏水等問題。在開展閉水試驗前,應先按照施工標準對外露管道、預留孔洞、檢查井等部位進行外觀質量檢測;除去預留的排水管道,其余預留孔洞均應進行封閉處理。管道兩端的堵板強度需要能承載大于水壓的合力,實行過程中按照施工方案與施工過程中計算的井間距離逐段進行檢測并保證滿水浸泡的時間需大于24h,滲水觀測的時間至少為30min,相關時間計量均需從管道內部滿水后開始計算。施工方需安排多人員、多角度、多地點對試驗結果進行觀測,以確保對質量問題的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進而實現對排水系統安裝工程的質量保障。
2.排水系統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探討
工程概況:以某建筑工程的排水系統安裝為例,地上建筑部分共15層,地下建筑部分共2層,建筑整體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同時包括東、西裙樓各三層,建筑總面積為24306m2。在結構設計方案上,地下部分建筑為管道相關設備層,樓間夾層部分實現管道轉換。該工程的排水系統有著管道類型多、建筑結構復雜、管道體系繁復的特點,技術要求較高,安裝難度較大,因此,在施工流程的設計上較為詳細,從開始到結束依次為進行方案與技術資料交流、管材配件確定、溝槽開挖、支架制作安裝、管材安裝、管道接口處理、儀表設備安裝、調試與試運轉、竣工前水壓測試等步驟。這里挑選管槽挖掘、管材安裝、支架安裝、管道接口處理與竣工前水壓測試五個技術要點較多的過程進行分析。管槽挖掘:在進行排水系統外部管槽挖掘工程前,需要先安排專人進行人工刨驗,對地下障礙物位置、類型與埋深等相關信息有初步了解。在現場勘探完畢、確定開掘方案后,決定采取機械開掘法與人工開掘法相結合的挖掘模式。先采用機械開掘對大障礙進行清理,挖掘至距離溝槽底部0.2m時改用人工挖掘,以保證管槽挖掘精度,將管槽寬度控制在超出涉及范圍要求的0.5m左右,以方便后續的管材安裝工作。在開掘過程中應實時嚴格對槽底高度、溝槽中心線、寬度偏差等進行測量,若不慎出現超挖行為,需及時進行回填并將土壤夯實,嚴禁使用淤泥、雜土等進行回填[2]。挖掘過程中產生的渣土需及時搬出,并統一在距離管槽1米處進行堆放。在挖掘深度大于2m時,根據相關穩定性的計算需采取支護手段,保證管槽開挖安全實施。管槽挖掘工作完成后及時清理雜土、碎石等,在相關監管單位確認管槽整體質量合格后再開展下一步工作。排水管道安裝:建筑內部排水支管安裝一般采取暗設方式,具體暗設方式分為兩種。一是安裝在磚墻內部,施工過程中通過在磚墻表面開鑿管槽進行支管設置。管槽寬度為支管外徑+20mm,深度為敷設管道的外徑,管道全部嵌入管槽內,并用管卡固定;二是安設在樓面找平面內,這種方式一般應用于支管外徑小于20mm的小型排水管。施工時在樓面開鑿管槽,管槽寬度為敷設管道的外徑+10mm,深度為管外徑的一半,管道一半嵌入樓面,用管卡進行固定。在支管的安裝進程中,首先,需要確認支管安裝于建筑結構中的具體位置是否符合圖紙標定部位。其次,確認支管用支架是否符合實際支管敷設的施工需求,支架整體結構安排是夠合理,若不符合要求,及時終止支管敷設,避免人力、物力損失。最后,應注意在對起引入作用的管道進行敷設時,需要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引入管道的安裝與預留孔洞的設置。孔洞直徑應與引入管半徑相適應,一般大150mm左右。支管的連接方式需要根據管的類型、管的型號等情況進行分析,并保證安裝過程中管外壁距離墻面距離應大于100mm,便于日后的檢修工作。主管的安裝:卡箍式接口鑄鐵排水管在建筑工程的排水系統中仍被廣泛使用,因其接口處為柔性連接,在設置吊架時需要安排相應部件實現對管道易下凹位置的承托功能。此外,因卡箍式結構的抗分離性能較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接口兩端的固定與否對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有著極大的影響。對于貫穿建筑結構的豎管,應按照一定距離分別架設固定機構避免因管道自身重量導致的滑脫,通常可采用承重短管與摩擦固定支架結合運用的方式分散管道重力;對于橫向管道則應在其直管區使用固定支架避免因平行位移導致的管道拔脫;彎頭、三通、四通等管道轉接處也應該使用固定機構加強結構穩定性。管道支架安裝:在對管道的支架、吊架、托架進行安裝時,應必須遵守設計方案與實際圖紙的相關規格和參數與規范要求,并不得影響建筑整體的結構安全。在實際管道安裝過程中,若管道于支架上架設后管道中心距離墻面的距離不符合相關規范,應立刻拆除支架并進行重新安裝;選用的管道支架、吊架、托架應與管道規格相適應,保證支架與管外壁的接觸程度、固定手段的穩固牢靠[3]。對于滑動型支架,應保證其運動靈活,滑桿與滑槽的移動量應符合管道實際運作需求;若采用金屬管道搭配非金屬支架或金屬支架搭配非金屬管道,應在管道與支架間加裝橡膠襯墊或套管。交付前水壓試驗:在管道安裝完成后,應對排水系統內全部承壓管道進行分段試壓,基于漸進式思想利用升級分壓法對管道系統中各個檢查點進行壓力檢測,若無相關標準,則對全部管道按照正常工作壓力的1.5倍進行壓力供給,并檢查管道接合處的滲漏現象與各處閥門的工作狀態,對管體平移、連接處拔脫等問題及時發現并加以解決,保證水壓試驗結果的準確性與代表性。本工程排水系統的試驗壓力為1.2兆帕,管道在試壓后及時進行清洗消毒,以迎接后續其他檢測。
3.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排水系統作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子工程,與居民的生活質量與生產活動息息相關。在排水系統相關的工作中,應利用理論設計與實地勘探相結合的思想,科學設計流程,強化審核環節,提升技術手段,控制施工質量,進而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家壽.有關建筑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居舍,2020(001):47.
[2]崔艷紅.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的優化及發展探討[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20(002):250,252.
[3]張國棟.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的優化及發展探討[J].建筑與裝飾,2020(006):181-182.
[4]宋二賢.建筑給排水管道安裝施工技術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9(023):61.
作者:王新羽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本級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代建中心
- 上一篇:檢察機關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探討
- 下一篇:社區學院教師職稱評聘經驗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