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飲解困工程建設論文
時間:2022-07-16 05:28:00
導語:農村人飲解困工程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摘要:對涼州區在解決農村人飲解困工程中,在工程建設管理方面所采取的辦法和取得的經驗進行了扼要的總結,概括介紹了這項“民心工程”取得的成效,對人飲工程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辦法和建議,提出了人飲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的一些構想。
摘要:人飲工程做法和成效工程建設
1人畜飲水目前狀況
涼州區位于河西走廊東端,全區轄46個鄉鎮,總人口98.4萬人,其中摘要:農業人口79.95萬人,國土面積5081km2,屬典型的大陸性溫帶干旱氣候區,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水資源匱乏。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973m3,約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2370m3的2/5,為全省人均水資源量1200m3的4/5,屬國際上劃分的重度缺水區,受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全區人畜飲水歷來較為困難。八十年代在山水灌區修建了一些高位水池和人飲管道,初步解決了十多萬人的飲水困難,但已建的人飲工程規模小,標準低,分布范圍小,已老化失修,基本不能使用,群眾飲水困難新問題依然突出。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工農業生產的逐步發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趨突出,城區四周的井灌區地下水年均超采0.7-1億m3,地下水位以每年0.3-0.7m的速度下降,地下水水質不斷惡化,城區東北部分鄉鎮水源受到工業廢水和污水的不斷污染,水中有害物質超標,人們飲用水質不合格的水。以地表水為主的山水灌區,人畜飲水以遠距離的河水為主,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全區人畜飲水困難的鄉鎮達31個,人數達58.26萬人,占農業總人口的59.2%,由于飲水困難人數較多,給飲水困難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新問題,飲水困難新問題嚴重制約了當地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生產的發展。
2三年人飲工程建設成就
2001年以來,以國家實施“農村人飲解困工程”為契機,將人飲解困工程作為“生命工程”列入實施計劃,各級部門采取各種有效辦法,積極籌措資金,發動廣大群眾投身人飲建設,順利完成了三年人飲解困的建設任務,共建成供水工程1091處,鋪設人飲管道216.35里,年供水量達成176.6萬噸,解決了19個鄉鎮的39個村(組)6772戶,2.83萬人和9.3萬頭(只)畜的飲水困難新問題。目前,全區共解決了20.96萬人和29.56萬頭畜的飲水新問題,年供水量達792萬噸。這些人飲工程的建成為今后發展人飲工程樹立了榜樣,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3主要辦法及做法
為保證工程建設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涼州區人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和項目管理辦法。依據市人飲項目辦公室的布置部署,從項目建設的前期預備工作,資金管理,技術服務,工程質量監理,檢查督促等方面入手,把人飲工程建設作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民心工程來抓,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為工程建設的圓滿完成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3.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三年人飲解困工程項目時間緊、工期短,為了確保按時順利完成建設任務,成立了由分管區長任組長,由相關部門主管負責人為成員的區人飲工程建設領導辦公室,負責人飲工程建設的具體事宜。人飲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了技術服務小組和質量監督檢查小組,全面負責解決人飲建設中的技術新問題的質量檢測。
3.2提高熟悉,加強領導,確保人飲工程順利實施
人飲辦公室對農村飲水解困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把人飲工程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和嚴厲的政治任務來抓,落實責任制。通過建立健全項目法人責任制,抓緊、抓好項目的開展,按計劃落實國家投資計劃,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到人。在各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在計劃、資金、技術、管理、監督檢查等各個環節保障工程順利進行。
3.3抓好項目資金管理工作。
項目資金管理嚴格執行了《武威市農村人飲項目建設暨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積極爭取工程建設設備材料保質保量,按時足額到位,并做好其調配和管理工作,對完成的工程逐項登記,并填好報帳清單,建檔立卡,接受審計檢查。
3.4制定相關規程,規范項目建設。
為了保證人飲工程建設順利進行,人飲辦公室對項目建設在管理、施工、驗收等方面制定了可行的細則和辦法,并同建設單位簽定了人飲解困工程項目建設責任書。相繼出臺了《涼州區人飲項目建設管理實施細則》、《涼州區人飲項目建設驗收細則》、《涼州區人飲項目驗收有關表格》、《涼州區人飲項目建設獎罰辦法》、《涼州區人飲項目施工技術要點》、《涼州區人飲項目工程管理辦法(討論稿)》、《涼州區人飲項目建設責任書》,這些辦法和辦法對保證工程建設的進度,質量和明確建設責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和保障。
3.5加強人飲項目督察工作。
在建設過程中,人飲辦公室主要成員堅持因時、因地、分類、分區指導的原則抓主抓重點質檢小組長期深入各水管處(所)和工程建設地點對所有人飲工程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督促、督察,檢查指導,對發現的新問題及時加以探究和解決,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3.6做好群眾工作,簽定協議,落實自籌資金
人飲辦公室成員常深入到各工程建設點,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人飲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實效性,給農戶講清人飲項目資金來源情況及籌措方式,明確工程建設的目的和任務,通過算帳對比和受益村組簽定人飲工程建設協議書,明確落實其自籌資金,積極組織農戶出工、出力建設人飲工程。
3.7加強建設項目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在項目建設中深入、細致對工程的設計進行了審查,反復論證水源是否可靠,工程技術方案是否合理,自籌資金是否落實,有無建后管理方案等;其次,把好材料設備的質量關,對所進材料進行了嚴格把關;第三、嚴格選擇了施工隊伍,集中供水工程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選擇有經驗、有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第四、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嚴格按批準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抽調了經驗豐富的施工技術人員到現場對項目實施提供技術方面的咨詢、指導、服務工作,質檢小組隨時抽驗工程質量,杜絕不合格工程出現,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4主要成效
農村人飲工程的建設,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主要表現為摘要:
(1)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飲工程的實施,結束了缺水地區祖祖輩輩找水和遠距離背水的歷史,直接改善了受益群眾非凡是婦女、兒童的生存環境,生活條件,節約了農村勞動力,將她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放心的地從事生產和經營,增加家庭收入。按水利部規定每年每戶節約挑水工日70個標準計算,全區解決了22.315萬人的飲水新問題,每年可節約勞動工日4.35萬個,按每個勞動工日創收5元計,年可創收1522.5萬元。
(2)改善了農村生活條件,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隨著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的解決,提高了人民的身體健康。不少群眾自籌資金,從集中供水點將水引到室內,不僅用上了自來水,還安上了熱水器,農戶生活環境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人們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力地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條件。
(3)通過對人畜飲水工程的綜合利用,調整了缺水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把人畜飲水同發展家庭養殖、庭院經濟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走多種經營的路子,促進農戶增收。
(4)密切了黨群關系。人飲工程建設中,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及廣大技術人員幫助群眾搞規劃、落實資金、解決技術難題,起到了模范帶頭功能,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群眾將人飲工程稱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5)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過去不少缺水地方經常發生水事糾紛,現在解決了飲水困難新問題,此類事情很少發生。
5存在的主要新問題
人飲解困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也存在一些新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摘要:
(1)受資金限制,人飲工程建設規模偏小,沒有形成集中連片的規模,還不能從根上有效解決飲水困難地區廣大人民的飲水新問題,其工程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體現的不夠顯著。
(2)人飲工程科技含量低,缺乏技術創新。大部分工程設計仍采用傳統的供水工藝,一些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沒有引用到工程設計之中,造成工程運行成本,維修和管理費用的增加。
(3)工程建后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有待近一步探索、創新和完善。部分工程盡管摸索了一些管理模式,但還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或訂有制度但落實不夠,工程管理辦法和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強化、創新和完善,使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發揮工程應有的效益。
(4)沒建立起科學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人飲部分工程實行的還是“福利水”、“大鍋水”的運行機制,沒有建立起完善合理的水價機制和良性循環機制,影響了工程的正成運行。
6辦法和策略
針對上述新問題,結合人飲工程建設的實踐經驗,為搞今后人飲工程建設,提出如建議摘要:
(1)廣泛宣傳,吸引多元投資搞人飲工程。工程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僅靠國家投資遠遠不夠,要建立以地方和個人投入為主,國家扶持為輔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引導力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積極鼓勵各級水管單位投資人飲建設,也可吸納民間資本發展人飲工程。
(2)吸取以往經驗,精心規劃設計。為給今后人飲建設提供科學決策和依據,要抓好規劃設計,對以后所建項目要認真調查、探究分析,做到科學規劃,大膽創新,優化設計,優化選比,提高工程科技含量。
(3)加大人飲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力度。從建章立制人手,以合理核定水價,適當收取水費為手段,提高工程管護和節約用水意識,確保工程發揮效益,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起產權清楚,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經營機制向市場經濟過渡,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滾動發展,以水養水,良性循環的改革新路。加快水價改革步伐,對于集中供水工程,應進行成本水價核算,按水量征收水費做到供水商品化。進行多種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落實各種形式的經營管理責任制,加強內部管理,發展多種經濟,降低供水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以水養水,促進供水工程走上良性運營的軌道。①理順產權關系,落實管理主題摘要:產權的確定依據不同的工程形式,借助市場機制中靈活多樣的經營管理方式,逐工程落實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對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成立專門的供水公司,實行有償供水;對小型的供水工程,盡可能交給受益村組自行管護,也可采取租貸、承包等形式確定管理經營主體,對農戶自用水的水窖水池工程,按照“誰建、誰有、誰管、誰用”的原則,明確到戶產權直接劃歸使用者,實行國家補助,農戶自管自用。②合理確定水價,確保水費回收摘要:水價是確保工程發揮效益、良性運行的最有力的經濟手段。對已建成的中型人飲工程,在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堅持基本水價和超額水價相結合的有償用水價格機制,實行分類定價,科學測算水價。
- 上一篇:城市供水業務管理論文
- 下一篇:水流含沙量對磨蝕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