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環境問題探討
時間:2022-06-19 11:29:40
導語:水利工程施工中環境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水利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通過對目前水利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分析,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噪音污染、廢棄物污染、地質環境破壞、以及空氣和水域的污染,以上各種因水利工程建設造成的污染的具體原因,本文下面將具體介紹。
1.1水利建設的噪音污染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噪音污染是一項不可避免的問題,主要污染源來自工程設備和工程設施的操作,例如大型機械設備的運轉,載貨車輛的頻繁出入,爆破施工作業等。這些噪音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生產都帶來極大的影響,不利于人們的正常生活。
1.2施工中的廢棄物污染
因水利工程屬于比較大型的建設項目,需要相關人員在建筑地進行常駐,通常因施工人員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固體廢棄物和建筑殘渣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而造成的占用土地資源,增多空氣懸浮物、水體嚴重污染等問題比比皆是。對堆積廢棄物的不及時清理在給環境帶來嚴重后果的同時也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
1.3對地質環境的破壞
水利工程建設的出發點是為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但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疏漏,也造成一定的次生災害,例如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都是施工中的攔河筑壩、開山炸石等對區域內的地質進行改造導致的。水利資源建設在改變原來的地質性質的同時也占用了一定的資源空間,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
1.4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在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原因包括施工車輛進出場地產生的尾氣排放、大型機器設備運轉產生的廢氣、開山炸石等爆破操作產生的灰塵,以及材料運輸過程中的灰塵等。這些不但對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呼吸道健康帶來危害,還會對附近農田、牲畜帶來嚴重的威脅。
1.5對水域環境的影響
水利施工過程中對水域的影響表現在:第一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的大量排放,導致污水滲透到地下,引起地下水的大面積污染;第二施工設備維修中產生含有大量污油的廢水,不及時處理會對人體和土地資源帶來危害;第三人工建筑蓄水在攔截一定水資源的情況下,會造成下游的水量分布不均;第四攔河建壩工程容易使周圍土地呈現鹽堿化狀態;第五部分區域因為人造水域的影響而被淹沒。
2.生態工程原理的遵守原則
在水利建設工程中想引入生態工程原理,達到有保護環境的目的,通常需要遵守共生互補原則、主體空間利用原則、循環利用原則、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原則等四個基本原因。
2.1互惠互利的共生互補原則
共生互補原則即水利施工方在進行工程建設時要遵循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原則,對所占用的空間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設計,以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另外相關人員在對生態環境的具體現狀進行分析后,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規劃工作,以此來構建與自然環境和諧平等的關系,實現效益的最優配合。
2.2主體空間利用原則
主體空間利用原則即根據物種種群分布為平面和垂直的模式特點提出的原則,遵循該原則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可以實現對物種種群的合同安排,并建立物質的分級、多層次利用體系。主體空間依據相關群落的共生關系以及生物幾圈的空間分布格局,有效的解決空間組織結構面臨的困難,因此,人們可以以此原理實現工程建設格局和生態系統的相適應,科學合理的規劃土地水流等資源。
2.3利用循環可再生原則
循環可再生原則能有效的實現生態效應,降低建設成本。在水利建設中,施工單位需要在遵循環再生利用的基礎上,對施工中出現的廢棄物以及剩余資源進行充分的運用,以達到減少資源浪費創造更多經濟價值的目的。
2.4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原則
為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應努力保證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良好循環,才能在水利建設的發展道路上持續前進,在加強施工管理的過程中規范水利工程建設,有效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社會的進步要求施工單位在建設時轉變思維方式,從環境角度出發,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同發展。
3.水利工程建設中解決環境問題的策略
根據上文中提到的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生態工程在實際水利工程中應用的基本原則,水利工程建設部門可以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將生態工程原理引入到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進而有效的解決因施工而產生的環境問題,本文下面介紹具體的解決策略。
3.1水利建設前期進行規劃
在水利建設的前期,需要設計人員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時按照當地地質結構,自然資源等綜合方面進行勘測并開展長期的規劃,才能在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使施工單位按照設計圖紙進行規范施工,以此為不破壞環境的基本前提。
3.2樹立保護環境意識
施工單位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讓每一個在進行水利工程實施的人員以身作則為環保盡力,以減少在施工中對生態環境進行的破壞。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減少開山炸石等工作對周圍生活的人群造成的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對于施工中所產生的廢水需要經過處理后才能進行排放,加強在施工中空氣污染的防護措施,才能有效的解決水利工程實施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
3.3建立完善管理體制
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工作人員因操作失誤或不良習慣而引起的環境問題,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對其進行管理,以減少不必要的破壞,此外,通過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有利于做好生態補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水利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減少生物資源的消失。
3.4建立生態工程體系
建立生態工程體系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既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又將工程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牽連,能夠有效的規范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對生態資源的使用,進而在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和減少使用生態資源的前提下,有效的協調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發展。
4.結語
現代水利工程建設是經濟基礎的支柱產業,而在水利工程中結合生態工程原理進行建設符合當展戰略的需求。這樣的模式有利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效益,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長久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者:李軍 單位:賓川縣金牛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水利組
- 上一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論文
- 下一篇: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