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問題與策略

時間:2022-11-23 10:49:41

導語: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問題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問題與策略

1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問題

1.1第三方檢測與參建各方對檢測的認知不足。一直以來,因為缺乏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認識,導致一些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質量不達標的問題,加之因為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制度執行等不到位,因此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作也很難有新的進展,水利工程檢測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另外,當前階段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作一般分為施工檢測、監理平行檢測、監督檢測等,工程質量的控制主要以施工檢測為主。為了保證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應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所謂第三方機構,即專門進行監督檢測的部門,由于第三方質量檢測的立場十分公正,且能夠保證工程質量與相關各方所執行的質量檢測結構的準確性,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第三方檢測的重視。1.2缺乏對現場取樣的監督。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時,針對施工材料與具體的施工工作等的檢測,一般都是由專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負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公正性,而施工單位中的質量檢測部門與試驗部門通常是負責工程初步質量檢測[2]。然而在當前階段,法定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的過程中,并沒有對現場取樣進行監督,導致樣品時常會出現質量造假的現象,進而對整體工程質量造成影響。除此之外,部分質檢機構在施工單位利益引誘下,使得質檢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沒有發揮出質檢機構的真正作用。因此,對于這一問題,必須要全面提升有關人員專業素質,強化對取樣這一工作的監督力度,嚴格監督施工現場的取樣過程,以免施工單位造價,確保樣品的可檢測性,從而對檢測結果精準性進行保證。

2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問題解決對策

2.1加強參建各方對第三方檢測的重視。所謂第三方檢測,也被稱為公正檢驗,其實也就是兩個聯系主體以外的客體,一般被稱作第三方。第三方與兩個主體之間均有緊密的聯系,同時也能夠在兩個主體外獨立,一般是區別于買賣利益以外的第三方機構,通過公正且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以法律與合同為標準,對主要商品進行檢驗,以此提高質量檢測水平。利用第三方檢測,可以集合多個專業人員的智慧,深入發掘施工檢測無法發現的問題,并對水利工程質量檢測進行保障。在項目施工前期階段,一般項目負責人會組織有關人員對水利工程進行內部評定,首先在內部實施優化與調整,隨后再請相關專業人士進行質量管理,對之前內部評定的成果進行評價與優化,從而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對于第三方質量檢測工作來說,需要在水利工程各個環節進行滲透,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開始,包括施工準備期、施工期以及竣工等全過程,第三方檢測機構要在保證質檢量值統一的基礎上,利用測試技術、制定標準以及組織管理等方式,全面進行質量檢測與管理。2.2強化對取樣的監督。取樣是進行質量檢測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部分檢測機構對于取樣這一環節的監督力度不足,導致樣品質量存在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檢測機構必須要不斷強化對取樣的監督力度。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培訓,重點進行質量檢測監督工作的培訓。質量檢測與監督人員務必要通過考核之后,才能夠得到從業資格證書,進而保證取樣等一系列檢測環節的準確性與可行性,從而實現加強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水平的目的。2.3提升數據資料整理的科學性。水利工程中的質量檢測資料整理工作,是保證驗收評定準確性的重要前提。一般質量檢測分為以下兩個項目,即外業跟班檢查與內業篩分、試驗、分析、整理等。為了滿足水利工程施工在經驗與資料方面的需求,要在工程初期建立技術檔案,搜集并整理相關資料,直到工程竣工。所搜集的全部資料都要有原始記錄,切實實際情況,檔案中要體現技術負責人所提出的正式審定意見,審定意見不能私自進行修改或補充;對于各個工程中所包含的部位單項,特別是隱蔽工程,要逐項進行驗收,待驗收合格之后,才能對下一工序進行施工。與此同時也方便了竣工驗收技術資料的完整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工作是保證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效前提,所以參建各方必須要加強對質量檢測的重視程度,從而真正實現提升水利工程質量目的,并以此推動我國經濟水平的全面發展。

作者:盧家呈 單位:玉林市水利電力科學研究院

參考文獻

[1]郭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水利技術監督,2016,01:43-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