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灌溉研究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9 07:43:00

導語:節水灌溉研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水灌溉研究分析論文

我省茶葉生產主要集中在大別山、桐柏山及伏牛山地區,這里產茶歷史悠久,早在1200多年前就是老茶區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茶葉生產有了很大發展,至1999年,全省茶園面積達60萬畝,開采45萬畝,年產茶葉850萬公斤,產值2.3億元。桐柏山地處南北方分界線,山區地形、地貌及氣候等自然條件極適合茶葉生長,茶產量及茶葉質量均較好,且群眾已普遍掌握了嫻熟的茶葉種植、采集、加工技術。經過種植結構調整比較,種茶經濟效益最好,茶葉生產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1桐柏茶區簡介

桐柏縣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處,總面積1941平方公里。縣域地貌以淺山、丘陵為主,斜貫縣境的桐柏山構成地貌的骨架,境內河流密布,屬淮河水系。桐柏處于亞熱帶邊緣,屬于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縣域植被覆蓋率高,大氣質量好,適宜種植茶樹。現茶園面積已達2500余畝,名優產品薈萃,其中“太白銀毫”、“淮源劍毫”、“水濂玉葉”、“桐柏毛尖”、“清淮綠棱”分別獲得部優、省優產品獎。

2茶園節水灌溉必要性

桐柏縣屬于季風型大陸性氣候,處于淮河流域及長江流域的分界線,多年平均降雨量1168毫米,屬于南陽市降雨量較大區域。但降雨年際變化大,最大降雨量1931毫米,最小降雨量629毫米,最小降雨量不足最大雨量的三分之一。降雨在年內分配也不均勻,降雨集中在6~9月份,且多以暴雨型式出現,約占全年降雨量69%,干旱季節持續時間較長。造成的結果是旱澇不均,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澇災害,且災害的發生特別頻繁。

茶樹基地一般土地比較貧瘠,生產季節經常出現“伏旱”和“秋旱”,有時也有“春旱”,對茶葉產量質量影響很大。茶園土壤相對含水量在50-75%時最適宜茶樹生長,若低于50%時茶芽生長緩慢,如果減少到30%,茶芽生長停止,持續時間長時,茶樹會出現萎蔫甚至死亡現象。若土壤相對含水量大于75%,茶樹受漬,生長受抑制,持續時間較長將會死亡。

經灌溉與不灌溉對比試驗,適量的灌溉,茶葉產量及質量大幅度提高,因此,茶樹基地需進行節水灌溉,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3.茶園節水灌溉

此次茶園節水灌溉規劃面積1370畝,根據桐柏茶區茶園的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及茶樹吸水特性,選用微噴灌型式進行茶樹的節水灌溉。微噴灌是以低壓小流量噴灑出流方式將灌溉水供應到作物葉面,最終到達作物根區土壤的一種先進灌溉方式。

3.1設計參數

3.1.1設計灌水定額

m=0.1γzp(θmax-θmin)/η

式中:

m—設計灌水定額,mm;

γ—土壤容重,1.6g/cm3

Z—計劃濕潤層深度,1500mm;

p—微灌設計土壤濕潤比,70%;

θmax、θmin—適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

η—灌溉水利用系數,0.9。

經計算,m=19mm

3.1.2灌水周期

T=(mn/Ea)η

式中:

T——設計灌水周期,d;

Ea——設計日耗水強度,5mm/d。

經計算,T=4d。

3.1.3一次灌水延續時間

式中:

t——一次灌水延續時間,h;

a、b——噴頭縱橫向間距,5.0m;

η——田間水利用系數,0.95;

q——噴頭流量,70l/h

經計算,t=7h。

3.1.4輪灌組數

式中:

N——輪灌組數;

C——一天工作小時數,h。

經計算,N≤10。

3.1.5微噴頭選型

根據茶樹行距及土壤土質選擇綠源旋轉式微噴頭S-0055型,噴嘴直徑1.1mm,流量70l/h,工作壓力200KPa,濕潤直徑5.5m。

3.2系統布置與管道設計

3.2.1系統工作原理

微噴灌系統由水源、泵站、首部樞紐、各級管網、灌水器及測滴設備組成。根據土壤土質及地形地貌,結合茶園分布情況,大致每200畝茶園設一測墑井,在井內埋設測墑儀,用電纜和泵站相連,測墑儀感知茶樹生長所需的最小含水量,然后將感知信號通過電纜傳至泵站,泵站運行后,水通過首部樞紐的過濾、施肥和壓力流量調節,進入配水管網,配水管網按照事先編好的輪灌組數將灌溉水送至需要工作的微噴頭,噴頭將水以低壓小流量的形式噴灑至茶樹葉面,創造茶樹生長所需要的濕潤環境,當土壤中的水超過茶樹所需適宜含水量的上限值時,測墑儀將信號傳至泵站,停止灌溉。

3.2.2水源和泵站

一般茶園傍河、溝,具有引用地表徑流的條件,但由于河、溝流量分配不均,雖水量滿足但供水保證率達不到要求,需攔河設堰,在堰前鑿大口井,滿足水源要求。泵站包括水泵機組、建筑物、進出水管路系統、輔助動力線路及控制、保護裝置。

3.2.3首部樞紐

首部樞紐由止回閥、空氣閥、計量裝置、施肥裝置、過濾器、壓力或流量調節器等部分組成。其主要起到對灌溉水的過濾、施肥及對整個灌溉系統的量測、保護作用。

3.2.4管路系統布置

微灌系統一般設三級管道,即干管、支管、毛管。現階段大量使用塑料管,主要由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管。管路系統依地形地勢,茶樹種植方向布置,一般毛管沿茶樹種植方向隔行布置,支管垂直毛管布置,間距為2倍毛管長;干管垂直支管布置,間距為2倍支管長,干管接首部樞紐。

3.2.5管道水力計算

管道水力計算主要任務:根據單個噴頭流量由輪灌組數推求泵站設計流量,通過管路水頭損失計算確定泵站設計揚程,按經濟管徑法及水頭損失計算最終核定各級管道直徑。

泵站設計流量推求:由各級管道的輪灌分組情況,計算出泵站同時供水的噴頭數,由單個噴頭的設計流量乘以同時工作的噴頭數,再考慮管路的水量損失,即為泵站設計流量。

泵站設計揚程計算:噴頭工作壓力加上各級管道的水頭損失和地面與水面落差即為泵站的設計揚程。管道按多口管進行水頭損失計算。

多口管沿程水頭損失公式:

式中:

Ht——多口管沿程水頭損失,m;

fmb——管道系數,f=0.464,m=1.77,b=4.77;

Q——管道中通過的流量,m3/s;

d——管徑,m;

l——管道長度,m。

局部水頭損失公式:

式中:

Hw——局部水頭損失,m;

ξ——局部水頭損失系數;

v——管道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m/s2。

3.2.6量水及墑情預報與控制系統

在每條支管入口處設水表作為量水設施。在不同地塊設測墑井及自動測墑設備,通過線路和編碼器將墑情信號傳送至泵站,由泵站解碼器將信號轉化為泵站控制信號,同時按照事先編好的輪灌分組信號對茶園灌水,然后根據灌水情況,由測墑系統來控制泵站的停機,從而實現灌水的自動化。

4節水灌溉后評價

該項目正在實施中,根據規劃目標,項目建成后,實行合理灌溉、及時排水,改善了水土條件,使茶園光、熱、土資源得到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轉向良性循環。茶樹得到適時適量的有效灌溉,茶葉產量質量將明顯提高,經濟效益極為可觀。特別是進行節水灌溉后,灌溉用水量及能源消耗大大減少,使傳統水利向資源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方向轉化的重要途徑。茶園灌排系統的建設、開發,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改善了園區的人畜用水條件,管、溝、路、茶一體化,給園區人民生產、生活、交通帶來方便,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水土資源評價與節水灌溉規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2《微灌工程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3《微灌工程技術規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