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組監控系統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08 08:22:00

導語:電機組監控系統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機組監控系統研究論文

1H9000V2.0系統及其運行情況

H9000V2.0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由兩臺主控機(上位機)和4套現地控制單元(1-4#機組LCU)組成。

現地控制單元(LCU)分別由一體化工控機、現地PLC控制單元、通訊模件、模入模件、開入模件、中斷模件、開出模件等模塊組成。①工控機:上位機與現地控制單元PLC通過工控機進行通信,傳輸數據、指令,工控機若故障將使中央控制室失去對機組的運行監視和實時控制。②獨立的雙冗余PLC:是LCU單元的核心,完成對監控對象的數據采集及數據預處理,通過工控機向上位機傳送實時數據信息,并自動服從上位機的命令和管理,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邏輯判斷,通過輸入輸出模塊完成對輔助設備的實時控制。③模入、開入、中斷和開出模件主要完成機組運行參數、狀態的采集和輸出PLC控制指令,這些模件安裝在不同位置的機架背板上。④通訊模件用于PLC與安裝在不同機架上各模件的通訊。監控系統投運9年來,對機組安全運行造成重大影響的故障進行分析統計,工控機故障,如死機、硬盤損壞、風扇磨損或集塵引起散熱不良致使元件燒壞等占到60%左右。通訊元件故障(主要是光電轉換器)占到40%,其他模件雖然也有很多缺陷,但只是影響個別輔助設備運行,不會對機組整體安全構成威脅。在機組LCU配置圖中可以看出,上位機的兩套獨立的網絡總線和現地LCU雙冗余PLC都要通過工控機進行通信,這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硬件雙冗余互為備用的雙通道網絡。綜上,工控機是整個系統的瓶頸。

2安康水電廠機組監控升級改造

H9000V3.0系統于2001年研制開發成功,V3.0版與過去較大改進之處包括可編程控制器直接上以太網、提供監控系統WEB瀏覽功能、最新國際標準通訊規約庫及軟件包等,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

安康水電廠機組監控系統升級改造的主要內容是:在保留原來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框架結構的前提下,對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主控級工作站、服務器更換;應用軟件升級到目前最新版本,即H9000V3.0。

①LCU取消工控機,增加以太網模塊、通訊控制器、觸摸屏、現地交換機,更換SOE模塊;②增加溫度RTD模塊及其機箱、電源等模塊。③PLC的編程軟件從DOS(MODSOFT2.6)升級到WINDOWS(CONCEPT2.6);④增設機械事故停機后備PLC。

下面分別就4F機組LCU升級改造項目進行介紹:

①LCU取消工控機,增加以太網模塊、通訊控制器、觸摸屏、現地交換機,更換SOE模塊。工業控制微機結構復雜,有機械旋轉部件,是影響LCU乃至監控系統可靠性的瓶頸,在安康水電廠監控系統應用證明也確實如此。H9000V3.0在系統結構有較大改進,LCU采用了可編程控制器(NOE77101)直接上以太網的方式,在控制主回路中取消了工控機,工控機(配置有觸摸屏)僅作為現地的輔助控制人機聯系設備,相當于計算機顯示器的作用,系統正常運行時,工控機可以退出運行。由于控制主回路取消工控機,使上下位機通信更加流暢,設備狀態實時性更高,LCU的運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維護工作變得更加簡單,為下一階段安康水電廠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運行的要求創造了有利條件。

機組LCU在PLC控制上仍然沿用老版本,仍是A、B兩套在硬件上相互獨立、軟件相同的雙冗余PLC,正常運行期間一套PLC為“主站”,另一套為“熱備站”。不同的是每套PLC上增加了兩個以太網通訊模塊(NOE77101)以代替原來工控機承擔的機組LCU與上位機的通信任務,通訊網絡(NOE77101)通過光口分別與100M冗余以太網A網、B網相連接,改造后的機組LCU將通過4個通信通道與上位機相連接,每個通信模塊承擔的任務相同,正常運行期間只有一個以太網網絡模塊(NOE77101)處于工作狀態,其他三個處于熱備用狀態,從而徹底消除了原工控機給監控系統造成的瓶頸,使監控系統的控制可靠性得到進一步加強。真正實現了H9000系統硬件與軟件冗余體系,軟件總體設計采用無主設計的概念,認為系統整體出現故障的概率是零,系統永遠是可控的。

②增加溫度RTD模塊及其機箱、電源等模塊。在H9000V2.0系統中機組溫度采集工作由溫度巡檢儀完成,溫度量通過工控機擴展串口接入上位機,而不進入PLC。H9000V3.0系統采用高性能的溫度量采集模塊(ARI03010)取代溫度巡檢儀原先所承擔的采集機組各部溫度的任務,機組每個測溫電阻直接與測溫模塊的每個點一一對應,將溫度量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量再輸出至PLC,提高了溫度的實時性和可靠性。這次升級改造同時對機組溫度保護跳閘邏輯條件也進行了修改。原溫度保護是推力、上導、水導軸承分別有兩塊瓦(其他瓦溫由溫度巡檢儀采集)與帶有電接點的常測溫度表相連接,當瓦溫達到動作定值后,電接點閉合啟動溫度保護使機組事故停機。改造后的溫度量進入進行PLC后,不再被單一用于溫度監視,還用于邏輯判斷,發出報警或事故停機信號。上導和水導溫度保護動作邏輯與此相同,只是溫度定值不同。每個溫度測點還附設有梯度閉鎖,防止溫度采集回路故障引起測量值突變,造成溫度保護誤動,從而整體提高了溫度保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將各機架電源模塊更換為CPS11420電源,輸出功率更大,供電質量更穩定。將中斷模塊更換為modicon生產的ERT85410產品。

③PLC的編程軟件從DOS(MODSOFT2.6)升級到WINDOWS(CONCEPT2.6)。LCU查詢系統采用WINDOWS畫面模式,符合大多數人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習慣。彩色觸摸屏的應用、簡化菜單層次、用紅綠標志表示設備狀態對于運行人員現地查詢、監視十分便捷、直觀。

④增設機械事故停機后備PLC。在H9000V2.0系統中已經將機組機械保護邏輯判斷回路做成了程序,存入PLC的CPU模件當中,機組監控正常運行期間A、B兩套PLC相互備用,機組機械保護可靠投入。但PLC故障后機組將失去機械保護,這對運行機組安全是危險的,而且兩套PLC同時故障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如電源同時故障等。H9000V3.0系統專門針對此問題增設了一個機械事故停機后備PLC,作為機組事故停機的后備手段。具體做法是在機組LCU內設置一個小型機械事故停機后備PLC,該PLC發出的事故停機信號為獨立的機組過速、事故低油壓及緊急停機按鈕等,在發生上述事故時,主PLC與小PLC同時發出事故停機信號實現機組緊急停機。機械事故停機后備PLC的信號、電源獨立配置。

3機組監控升級改造后的運行情況及評價

1-4#機組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完成投入運行后,發生的故障或存在的問題,需要增添一些功能。

①1#機組、3#機組LCUB套PLC網絡模塊(NOE77101)前后多次發生故障,系統均能自動切換至備用網絡模塊(NOE77101)運行,沒有影響到機組運行,但從另一個方面看,網絡模塊故障率較高,要進一步從產品質量和通訊協議是否配合方面進行檢查。②1--4#機組均多次發生“測溫回路斷線”“瓦溫梯度閉鎖”告警,測點溫度實時數值變化太大。梯度閉鎖動作,此測點溫度值被溫度保護屏蔽,不參與溫度保護跳閘邏輯比較,不影響機組運行。原因是測溫回路端子松動接觸電阻增大或測溫電阻損壞。對策是①平時應注意避免機組在震動區運行,減輕機組及廠房震動。②在大小修中更換測溫電阻,加強設備維護管理。③個別自動化元件(如2F快速門高度位移傳感器、1F導葉開度傳感器)由于沒有備件對機組運行參數監視造成影響。④建議機組監控增加黑啟動開機流程。機組黑啟動是快速恢復廠用電重要方法,也是電網崩潰后恢復電網的首要工作。實現少人值班后,不會有較多運行人員到現場手動開機,進行黑啟動操作,這就延誤廠用電的恢復時間,將對設備、防洪設施和電網運行安全極為不利。因此增加機組黑啟動流程很有必要。對此有利的是,保留現有“空載開機流程”,再將其中“判斷推外油流正常”的條件刪除之后形成的新流程,就能滿足監控黑啟動機組的要求,就是所需要的“黑啟動開機流程”。⑤建議增加監控投撤風閘功能。目前監控上只能監視風閘狀態,不能進行遠方投撤操作。增加監控投撤風閘功能必要性:當機組在高水頭下停機存在慢轉的現象需投入風閘制動,還有為檢修工作做安全措施需要投撤風閘,這些都要到現地操作。為實現少人值班(無人值守),減輕運行人員的工作強度。有利條件是,機組LCU已有控制風閘投撤的開出繼電器,只要在PLC中增加投撤風閘的邏輯程序,上位機風閘狀態畫面上增設操作按鈕就能實現。

從總體上來說,監控系統運行還是非常穩定的,沒有發生危及機組安全運行的故障、缺陷,也極大的方便了運行值班人員操作維護。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成功以及功能不斷完善,將對安康水電廠下一步運行值班方式改革,實現少人值班(無人值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將為安康水電廠安全生產、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為國家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方勇新.緊水灘水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改造[J].西北水電,2009,(1)

[2]楊勝儀.I-7527在池潭水電廠監控系統改造中的應用[J].可編程控制器與工廠自動化,2009,(2).摘要:文通過分析安康發電機組監控系統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升級改造的主要內容:在保留原來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框架結構的前提下,對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主控級工作站、服務器更換;應用軟件升級到目前最新版本,即H9000V3.0。

關鍵詞:電機組;監控系統;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