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策略分析
時間:2022-05-24 02:52:13
導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承接著小學的基礎性知識,又迎接著高中較為困難復雜的知識。按照數學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要將數學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教學中來。引入素質教育不是簡單的事情,有些老師已經習慣了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所以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樹立正確觀念,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課前充分準備,樹立數學素質觀
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教學效果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要注意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內容進行教學,要讓教學內容更加活潑有趣,讓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初中數學新課標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樹立數學教學素質觀。在當下,許多教師還存在著陳舊和落后的觀念,所以我們在理念上應有所改變,有所突破。部分教師仍然認不清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在教學中處處貫徹著教師為尊的教學理念,這就限制了學生自我思考與思維創新的發展空間,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進行主動學習,讓學生樂于學習、愛上學習,學生與老師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教師還要注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進步。教師還可以利用創設情景等手段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二、課上積極引導,培養數學能力與融入素質教育相結合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培養數學能力與融入素質教育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與學科素養,另一方面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使數學能力的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將學生引入一個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讓學生在自我探索、自我思考中,明確探究目標,確定思維方向,對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然后主動進行學習,為解決問題做出自己的努力,進而得到解決問題的成功與喜悅。比如推導勾股定理這一課時,學生們用了各種方法來證明勾股定理,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思路。這個時候,教師引入勾股定理的歷史,將數學與歷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商朝時期,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學生在探索定理的過程中,掌握了數學定理,實現了數學能力的提高,進而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引入歷史上經典的數學問題,這些數學問題本身便蘊含著對立統一、量變質變的哲學內容。通過對哲學意義的思考,培養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通過對知識的延伸,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為未來的發展與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課后科學評價,對課堂上內容的不足加以反思與改進
科學的評價體系也是激發和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及時的反饋,對學生的努力加以肯定,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科學的評價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一方面又對他的不足提出矯正的方法與措施,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當學生提出一些新奇的見解、思想、做題的思路時,教師要加以保護與肯定。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的評價,在共同協作中尋找更好的解題思路。當遇到學生之間都解答不出來的問題時,教師再進行講解,更能加深學生對于該題目的做題印象,把握做題精髓。但現在學生主要的問題是在課上不敢詢問老師問題,一方面是擔心問的問題太簡單,同學會嘲笑;一方面是擔心問題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怕老師責怪。老師要鼓勵學生們提出自己的問題,讓他們在提問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讓他們勇于犯錯,也勇于改正,從而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就是培養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要加強對他們思想的教育,讓他們在提高科學素質教育的同時培養思想道德素質。在新課標背景下的今天,素質教育也成為我們必須要認真完成的教學任務。因此在實踐中,需要我們通過多種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昊.素質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有效性的對策[J].考試周刊,2018(17):71.
[2]朱嘉禹.初中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8(07):98.
[3]王媛媛.人文精神,有效的促進初中數學素質教育[J].好家長,2017(67):134.
作者:郭瑞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數學學院
- 上一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 下一篇:初中數學概念差異性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