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走班分層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05-07 03:53:34
導語:初中數學走班分層教學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下的課堂學習,學生相互等待的現象很普遍,“齊步走”的機制,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公平,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等待新的知識,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需要努力趕進度,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堪憂。經過反復的實踐,很多初中學校運用了跨學科走班制分層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走班分層教學的探索,隨后從三個方面分析了走班分層教學的感悟,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英語;跨科學;走班制;分層教學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當下的中學生學習方式還顯單一,在知中求知多,在行中求知少。走班制“差異”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但多數教師認為走班制差異性教學和往常的個性化教學都是一樣的,但其實它們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個性化是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為主,走班制差異性是以營造學習氛圍為主。很多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如果教師的教學進度比較快他們可能無法很快接受新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嘗試走班制教學,開展有針對性地教學課堂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走班分層教學的探索
(一)分層走班制教學分析
跨學科走班分層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目前,不少初中跨學科的課程內容增加了,對綜合能力的要求高了。并且還有的學校推出新的教學模式,并對走班制教學做出了整體規劃和設計,讓新一屆初中的學生可以體驗和感受新的教育方式。每一所中學具體的走班制分層教育制度都有所不同,不一定非要取消傳統行政班。傳統行政班上課的學生每一節課都和同一批同學一起,在同一個課室上課。不會因為學科不同,身邊的同學也跟著改變。實行走班分層模式,在不取消行政班的前提下,單元班的學生分A班、B班兩部分,A班上數學、則B班上英語,反之A班上英語、則B班上數學,兩學科同時進行,和一批與自己水平接近的同學上課,其他學科不變。
(二)走班制分層教學的優勢與不足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在走班制分層性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性格特點、學習方法、學習層次、學習氛圍。根據這些特點選擇更多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在研究的過程中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完美結合在一起。走班制差異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很多初中教師利用這樣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和英語成績。實踐效果還是很明顯,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很明顯的提高。所以說走班制分層教學對于數學和英語教學課堂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在跨學科走班制分層教學實施之后,學校要考核學生數學成績和英語成績,在行政班級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如把1班和2班的學生考核進行單元分層,并把學生分為A、B班,A班的學生比例要高于B班的學生比例,A班的學生是中上等學生,B班為學習能力比較弱、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很多學生會因為這種分班制對學習信心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問題需初中數學、英語跨學科走班分層的教學實踐研究劉志鋒(廣東省廣州市南沙魚窩頭中學廣東廣州510000)要教師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并找出相應的方式解決。這種分班制雖然受到了一些家長的支持,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表示反對,他們擔心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到的內容有差距,更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并且家長認為如果分班,那么B班是以基礎知識為主還沒有好學生,那么學生之間去探討問題有一點的難度。所以學校應該召開一個家長會,向家長說清楚分班制并不是歧視某些學生,也不是分快、慢班,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教學。保證教材內容不變、行政班級不變、任課教師不變。
二、根據跨學科分層教學理念設置教學目標
開展跨學科分層教學模式之前,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給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制定教學目標。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之前需要考慮到A、B班的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能力等相關信息。再去制定可實施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同一個任課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去學習到同樣的教材內容。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勾股定理》第二節課時,要求學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并且需要了解和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在上課之前教師應該先對學生進行摸底。比如說教師可以進行練習設計:題目一:已知直角△ABC中AB是8,BC是6,那么斜邊AC是多少?練習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去驗證三角形的類型。分層教學主要目的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去設計教學目標。
三、初中數學、英語跨學科走班分層的教學對策探究
(一)加大力度宣傳跨學科走班分層教學,做好家長、學生的思想工作
跨學科走班制分層教學對于國內初中教師來說還有一些陌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走班制分層教學已經成為我國初中英語、數學教學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想要發揮出走班分層教學效率,學校和教師首先需要對家長做出解釋,讓家長明白走班制分層教學和傳統的快慢班之間的區別。在開展走班制分層教學之前需要和家長溝通,取得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
(二)分層安排教學內容,提升數學知識層次
數學分層是走班制分層的重要體現,分層走班制教學可以從眾多教學模式中脫穎而出,主要的優勢就是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去因材施教。教師實際教學中要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取舍。當教師對A班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就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那么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傳授基礎知識之外,還可以對內容進行擴充并挑選一些抽象的概念進行講解。給B班學生上課時,教師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盡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概念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由此可見,備課分層和教學目標分層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理,分清教學難點、重點和基礎內容。
(三)作業分層
初中數學相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增加了很多知識點和難度,并且教材的難度和理論知識理解難度也隨之提高。在走班制分層教學實施中,教師不僅應該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根據班級分層去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和課后作業。所以,教師在給A班布置作業時不僅要考慮到課堂上的重點內容還要結合課本去擴展內容。給B班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和基礎知識相關的題目。比如說人教版八年級《乘法與因式分解》(a+b)(a-b)=、(a-b)()=在正常書寫時很多人習慣性是從左到右換算,例如(9+7)(9-7)=如果換成=(a+b)(a-b)求a和b,很多理解能力比較弱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換算。這節課教師就可以進行作業分層,讓B班的學生先通過練習題加強對公式的理解。
四、反思交流
不論是個性化教學還是走班制教學,哪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反復實踐、思考、修改、運用、再實踐。學校為了盡量縮短研究時間,開始嘗試走班分層制教學。把兩個班級的學生經過考核把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強的學生分配到A班,把其他學生分配到B班。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定期開展學術研討會,去討論和研究走班制教學方案,教師也需要自我反思互相學習。在一個學期之后,學校應該開設教師座談會,去研究下一學期的修正方案。
五、走班分層教學的感悟
(一)提高課堂效率
單元分班制就是根據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把兩個班級的學生進過考核分成A、B班,學校教師經過研究和實踐,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教學,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跨學科分層教學要求A、B班是同一名任課老師,教師需要根據同一個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面向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這個要求對于很多教師來說難度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由此可見,教師是學科分層教學的關鍵點。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學反饋活動,每一次討論學校的領導都需要積極參加并給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經過研究、學習和實踐,有利于教師的學習和科研能力,更有助于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三)面向全體學生
走班制和傳統的快慢班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傳統的快慢班的教師能力和學習條件有所不同,但是走班制教學要求A、B班的必須是同一名任課教師,教學基礎內容必須相同,只是教師要用不用的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由此可見走班分層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跨學科走班制分層教學實施對于初中數學、英語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需要區分開走班制分層和快慢班的區別,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獲取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張錦泉.分層走班,走出適合學生的教育之路——初中數學“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9(6):55-59.
[2]周林.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東方英語,2018(8):195.
[3]陳琦.初中數學跨學科教學淺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3):149-150.
作者:劉志鋒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南沙魚窩頭中學
- 上一篇:信息化數學函數教學及實踐
- 下一篇:小學生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