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學生自學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3-03 09:30:00
導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自學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決定了學生的考試成績,更是學生今后人生路上的一塊助力牌,是其在社會中立足的必備素質。但是調查發現,現階段很多初中生數學學習的自主能力并不高,究其因為是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特闡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就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力進行探析。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學校的重點內容。初中時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任何教育和學習活動也只能是一種外在的強迫。現階段一些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還是應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教師在教學中會更偏向于數學概念和數學方法的講述,與學生之間沒有過多的交流和互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也不利于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初中階段學生的特點
初中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其正處于少年期向青春期的過渡時期,也是掌握各項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良好時期。
(一)學習內容逐漸系統化
數學在小學就是主科,初中涉及的數學知識內容逐漸地從具體轉變為抽象,且難以理解,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再加上初中會相繼開設物理、化學、政治等課程,學生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學習的壓力也就會越來越大,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1]。
(二)自學能力日顯重要
初中學習課程和內容是比較多的,而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對這些知識熟練地進行掌握,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是很難達到良好學習效果的,所以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做到課前自主預習、課中探究學習以及課后及時反思。
(三)學生被動性、自主性并存
相對于小學生來講,初中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比較強,但也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所差別。一些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做到積極主動,也有著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但也有些學生自身并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如果教師和家長監督不力,一些學生就會出現沉迷網絡游戲等問題,自身缺乏自主性和自覺性。
二、培養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一種概念,是指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自主學習可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各個學科的學習和探究中,并根據學科任務和自己的學科成績調整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從而達到高效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一)學生今后發展的需求
21世紀需要的是會求知、會做事、會共處的綜合型人才,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現在很多初中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偏弱,而現在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將來是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因此說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今后在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素質教育的需求
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以人為核心,其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以及主動精神。學生只有在行為、情感、思維等方面自主參與,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才能夠被充分展現出來,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可以說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求。
(三)新課改的需求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對現有的知識傳授方式進行轉變,其第9期學周刊LEARNINGWEEKLYMar.2022Vol.9強調的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包括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科知識學習,因此說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新課改的需求。
(四)初中數學教學的需求
數學科目和其他科目相比較而言,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要能夠將學習的新知識內容、舊知識以及自身經驗有效地聯系在一起,主動地進行意義建構,而想要達到這一學習目標,學生必須要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說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滿足數學教學需求[2]。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主體位置未被凸顯出來
傳統教學中對于學生的主體位置并不重視,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卻不重視知識探索,對于學生都是壓制管教的方式,在教學中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也不夠重視。很多教師往往只看到學生被動的一面,不能察覺到學生積極的一面,這就會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培養造成一定的阻礙[3]。為了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一個好的成績,教師會采取較為保險的講述式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也僅是被動地進行聽講,即便是有所交流,也局限在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上。初中學生在數學課上普遍存在著發言不積極的現象,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學生要么共同進行回答,要么干脆不答,很少有學生能夠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更不會在遇到數學問題時主動地向教師提問。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教師的教學效率相比之前會提高一些,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并沒有得到想象中的提升,教學的方式只是由傳統的人灌輸變成了計算機灌輸。教師認為數學一定要大量練習才能夠掌握技巧,但是大量的機械訓練可使學生學會公式的套用,卻導致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去獨立思考,在遇到一些創新型題目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受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被動的習慣,一旦遇到問題并不會自主去進行探究和分析,而是等待教師解答,而離開教師,學生在數學自習課中往往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就會對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很大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養成被動學習的壞習慣,自主學習的意識得不到增長,這對其終身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說現階段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刻不容緩。
(二)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掌控以及課后控制能力等有待提升
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一種有效方法,但現階段很多初中生并沒有做到有效預習,很多學生并沒有數學知識預習的動機,只會在教師要求下被動學習,之所以會出現預習被動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不高。少數學生雖然有主動預習的習慣,但是預習方法不科學,只是單純地瀏覽數學教學內容,也并不會借助參考資料去進一步學習預習知識,在遇到疑難問題時,一些學生不會對其進行批注,沒有一個準確的預習目標,這樣的預習無法取得良好的預習效果[4]。此外,一些初中學生的課堂掌控能力有待提升。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充分說明了課堂教學中記筆記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學生在課堂中并不會記筆記,還有部分學生雖然會記筆記,但也只是照抄教師板書,在記筆記過程中并沒有自主思考,而且很多學生并沒有在課堂結束之后翻看筆記的習慣,導致課堂筆記流于形式。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也并不高,很多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上更喜歡教師講述知識,且不愿意主動回到教師的提問,害怕自己回答得不正確或不全面。總體上來講,初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并不高。最后,初中生課后自控能力有待提升。課后自控能力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控制和調節的能力,現階段很多初中生并不具備課后自控能力。而課后練習和糾錯需要學生具有自控能力。課后練習的目的是使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更好地進行掌握和鞏固,應當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但很多學生并不能夠獨立地完成作業;現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生只有少數會堅持每天復習和總結數學知識,大部分學生依然是為了教師檢查進行數學學習;糾錯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糾錯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更好地進行掌握和鞏固,避免在同一問題上重復出錯,現階段雖然大部分教師會要求學生準備數學糾錯本,但很多學生并不愿意進行糾錯。
四、初中數學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將教學轉變為導學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但因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占據著主導位置,而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影響,也不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要轉變以往的傳統觀念,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注重對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調動,變教學為導學,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自主探索,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并逐漸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學掌握,或是討論學習,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適當給予點撥。如在學習“相交線和平行線”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在教學之前先將這一章的重點內容錄制在短視頻中,通過網絡平臺發送給每一個學生,并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觀看完視頻之后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后再將自己完成的任務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對學生完成任務的分析,了解學生在學習時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這些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討論,最后教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和補充。將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對這一章的內容知識進行掌握,并逐漸提升自身的數學自主思考能力。
(二)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難以理解,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采用單一的理論講述方法進行教學,但是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基礎都有所不同,部分學生在學習一些理論性知識時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會對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造成一定的影響。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可利用多媒體輔助初中數學教學,多媒體集聲音、視頻、圖片、文字為一體,可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激發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和探索的欲望,也有利于學生對一些重難點知識進行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也就愿意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知識學習中[5]。比如說在學習“圓”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演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圓,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出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學習的興趣,之后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提出問題:“你們都知道哪些畫圓的方法?請你們利用各自的方法畫出一個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完成任務,在學生完成之后教師再示范正確圓的畫法,繼續利用多媒體提出問題:“你們知道圓心是什么嗎?半徑又是什么?圓的大小跟半徑之間有關系嗎?”在學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將以上問題以動態的形式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就可直觀地認識到圓心、半徑等概念。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創建問題情境,激發出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三)對課堂內容進行豐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讓學生進行數學教材內容的學習和復習,這會讓學生感覺數學學習枯燥無味,缺乏自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拓展課外知識,數學教材中的很多內容是非常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因此教師可在這些貼近生活的內容上為學生拓展更多的內容,通過網絡為課堂注入更多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夠在掌握課堂數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開闊自身眼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自主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在自主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四)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才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在課堂上也可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自主地參與到數學課堂的學習和探索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構建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勇敢地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就會被激發出來,數學學習的自主意識和能力自然也就會得到提升。在學習“圖形平移”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事先準備一盒火柴,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火柴拼數字的游戲活動,通過數字游戲為學生創建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以此來激發出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興趣。教師可先讓學生通過火柴拼成相應數字,之后再移動其中的一根火柴使其能夠成為另一個數字,最后教師再導入課堂主題:“有同學能夠將數字5用5根火柴拼出來,在移動一根火柴之后數字5就變成了3,再次平移又可變為數字2,通過平移火柴可使數字轉變成另一個,那圖形平移之后會發生什么呢……”,先通過游戲教學法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能夠對物體運動方式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教師再通過親切的話語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地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思考和探索,對“平移”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師指導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很有必要,但是并不能代替教師的指導,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對教師的指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課堂知識是很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一個人學習能力是其生存的基礎,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從“灌輸式學習”到“自主學習”,再到“學會”,最后變成“我會學”。教師在進行小組辯論的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把握好自主學習和辯論學習的關系,只有完成自主思考的過程,對所學數學知識有了自己一定的看法和想法后,在進行小組辯論,通過和別人的交流,揚長補短,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總結,最終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教學轉變為導學,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等激發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對課堂內容進行豐富拓展,并做好對數學自主學習方式的指導工作,逐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確保數學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蒲小英.初中學生數學自學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多項式的除法為例[J].數學教學研究,2021(2):36.
[2]張鳳.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J].南北橋,2020(19):144.
[3]戴曉燕.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0(14):20.
[4]馮慶林.探究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9):11.
[5]魯志榮.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0(1):55.
作者:馬杰 單位:甘肅省張掖育才中學
- 上一篇: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問題及策略
- 下一篇:大中小德育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