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學數學銜接問題研究

時間:2022-06-08 04:53:31

導語:高中大學數學銜接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大學數學銜接問題研究

高中大學數學學習銜接問題一直困擾著高校數學教師。以下就當前時代社會背景下的高中、大學數學教學體系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緊迫性進行分析論述,以便于找到更加有效的高中、大學數學教學銜接辦法,推動教學改革深化,更好地滿足現代化高等教育數學學習的需要。

1高中、大學學生總體適應性水平

經過調查研究分析發現,大學新生數學整體適應性較差,且相互之間分化程度較大,不同專業、學校的新生總體適應性不高,且相互之間并無顯著差異。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學生由高中到大學數學學習的不適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是何種數學專業、學校的學生都有數學難學的看法,也就很容易產生數學學習不適感。應從根本原因出發,找到問題產生的癥結所在,筆者個人認為高中、大學數學教學銜接問題具體反映在教學內容、教育思想、教師教法以及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習方法等方面。目前,應試教育思想長期影響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考制度改革并未從根本上解決教育教學銜接問題。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仍是將升學率作為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師生更是將升學率看作是學校的生命,擇校也被看作衡量一個學校優劣的標準。很多學生認為只要進入大學就算完成任務,高中教師也是這樣教導學生,學生入學后就在思想上放松。經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學習勤奮度與高中時相比極速下降。高中與大學數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思想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大學數學課程學習。數學教學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大學數學更是如此,如:函數、向量、導數、極限等概念更是舍去了具體意義抽象出的極限概念,這些抽象概念很難用一言半語精確表示出來,這樣就會讓學生產生畏懼情緒。

1.1學生自身情況

從學生自身情況出發,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年齡和心理成熟的關鍵時期,這是學生心理學的“第二次斷乳期”,它受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剛入學的新生需要接受陌生的環境、學習等方面差異,進而造成學生的諸多不適。另外,學生在入學后過度放松、又對數學內容產生畏懼心理,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學數學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較為單一、被動,他們僅將目光放在課堂知識上,對于知識學習僅限于局部知識學習,一直是囫圇吞棗,不論懂或不懂就是盲目記憶抄寫,也完全不重視課前、課后知識預習和復習,對已經學到手的知識也是不愿去溫習鞏固,學習方法少,只知一味的機械讀、寫、背,數學學習上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總結起來,高中數學與大學數學存在三項因素方面的差異,尤其是在高中與大學銜接階段這種差異更加顯著。

1.2學生的學習態度

由于高中、大學數學教學存在明顯的差異,相較于大學數學,學生更喜歡略微簡單的高中數學,而且不少學生學習數學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為被動,并未真正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不能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沒有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大學生數學學習勤奮度明顯不如高中時期,課堂上也未能進行積極思考,不少學生更是在上課時經常走神,也不能積極思考問題。筆者針對多所大學問卷調查發現,從高中到大學的階段,有的學生“不求甚解,上課分心”,有的學生“從不去答疑”,有的學生偶爾找教師尋求答案,主觀意識上的松懈,外加學習意識不明確,極大的削減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的大學學習與高中時產生天差地別的差異。甚至不少高校對于學生學習心態總結為: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就靈,小說傳的快,雜志翻得勤,無讀書聲,不復習勞神,很多學生只是為了混張文憑。因此,必須要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更好地解決學生知識銜接問題。通過高中學習,學生雖然掌握了較為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但是很多學生為了應對高考,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題海當中,對知識概念不求甚解,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因此,要讓學生掌握有效的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

2高中與大學數學學習銜接問題研究

教學銜接問題可能會涉及很多方面,筆者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兩方面展開研究,希望能夠對同行業者工作有所助益,促進二者之間的發展進步。教學內容直接關系著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教學內容銜接問題,有意識地梳理教學培養目標,更好地滿足時展需要,做好承上啟下、循序漸進的教學銜接工作。高中階段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要為高中入校學習打好基礎,做好數學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等方面的教學銜接工作,并按照相關教學課程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充分突出數學課程教學的基礎性和選擇性。不再對數學課程進行科目劃分,而是按模塊劃分,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制定不同的課程內容。數學必修課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模塊:立體幾何初步、集合和基本初等函數、統計、算法、解三角形等,數學課程研究還增設了算法和數學文化、數學建模、數學探究等內容,數學基本內容還覆蓋了高中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術,同時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知識發展、產生的過程、背景,以便于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應用,不去做更多技術和難度上的要求。例如,在數學函數教學中,就增加了函數模型背景及相關應用要求間的聯系,加強算法、方向和算法等內容與函數之間的橫向聯系,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聯系的認識和了解,使其能夠體會到知識的真正意義。不斷進行數學思想整合,加強數學內容的更新和融合。目前,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經意識到數學教學當中的問題,實現了數學教學內容的更新,課程體系設置綜合性方面的改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正確處理好技能訓練的度,注重培養學生好的思考方法和思維習慣,并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反思,教會學生學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聯系。

3結語

數學教育銜接問題由來已久,想要更好地完成高中、大學數學教學工作任務,加強教學銜接之間的關系已經勢在必行。必須認識到高中和大學教學銜接系統工程問題,就一定要加深各階段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不斷增強各個系統的協調性,實現相互之間的有效銜接。本文就高中、大學教學銜接觀點進行分析論述,以供同行業者之間參考借鑒。

作者:趙珈玉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

參考文獻:

[1]馮慶江.基于大學工科數學教育和高中理科數學教育銜接問題的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學院,2011.

[2]高學明.預備數學教師與在職數學教師關于概率學科知識比較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3]陳偉軍,南志杰,徐春芬.大學數學與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的銜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5):67-69.

[4]丁豐朝,聶亮.談談初高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銜接問題———從一個在高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案例談起[C]//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

[5]梁芳.藏區高中數學與大學數學教育銜接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中央民族大學理學院藏族班為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4(02):64-6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