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應用題訓練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5 03:45:00
導語:計算應用題訓練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用比較、分析法識別題中的省略句式,揭示中間問題
例如,食堂原有大米120千克,買來的大米比原有的多30千克。(買來大米多少千克?)食堂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分析數量關系時,往往因為題中沒有括號里的中間問題而增加了學生理解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可采取如下系列比較練習題組進行教學:
(1)紅星小學二年級有男生70人,女生60人。一共有學生多少人?
(2)紅星小學二年級有男生70人,女生比男生少10人,女生有各多少人?一共有學生多少人?
(3)紅星小學二年級有男生70人,女生比男生少10人,一共有學生多少人?
讓學生比較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區別異同。經過這樣層層鋪墊,使學生發現上述三道題所問問題相同,數量關系相同,只是表述方式不同。三道題中第一個條件都是相同的(直接條件:男生有70人)。不同的是第二個條件:第(1)題直接給出了一道一步計算的簡單應用題;第(2)題女生人數變為間接條件,但明確提出先求中間問題“女生有多少人”,是一道分兩步計算的簡單應用題;第(3)題不但女生人數是間接條件,而目還省略了中間問題“女生有多少人”。通過對這三道題的比較、分析,由一道一步過渡到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使學生在比較中悟出了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和數量關系,降低了學生理解兩步計算應用題的難度。
二、搞好思維訓練,提高學生解答兩步應用題的能力
思維訓練的方放法主要自:
1.指出題中的省略句式在哪里,并提出相應的中間問題。如:“文化館舉行書畫展覽,第一天參觀的人數是200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50人。兩天一共有多少人參觀?”讓學生根據題意找出中間問題:“第二天參觀的人有多少?”
2.審題時,根據解題要求,劃出題中直接條件(可用“──”表示)和間接條件(可用“·······”表示)。如:“學校買彩色粉筆30盒,買的白色粉筆比彩色粉筆多40盒,一共買粉筆多少沒自直接給出,只給出它與題中另一直接條件的數量關系,通過計算才能得到的條件叫間接條件。
3.把題中的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進行相互轉換的練習。如:
(1)王東和張林做數學題。王東做了27道,張林做了31道,兩人一共做了多少道數學題?(改為間接條件:張林比王東多做了4道)
(2)肖老師買籃球用去45元,買足球比買籃球少用11元。買籃球和足球共用去多少元?(改為直接條件:買足球用去34元)
4.兩道簡單應用題和一道兩步計算應用題相互轉化的“組”、“拆”訓練。如:
(1)鼓樓停車場有汽車47輛,又開來18輛,這時停車場上有多少輛汽車?
(2)鼓樓停車場有汽車65輛,后來開走35輛,停車場還有汽車多少輛?將(1)、(2)兩題組合成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鼓樓停車場有汽車47輛,又開來18輛,后來開走了35輛,現有汽車多少輛?也可進行將第(3)題變為(1)和(2)題的拆題訓練。
5.補條件、補問題的訓練。
6.看題目按要求口述解題思路的訓練。如:甲車一次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一次多運50千克。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讓學生口述出:要求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要知道哪兩個條件?題中列出的條件哪個是直接條件,哪個是間接條件?應先求什么,然后再求什么?
7.作“整體結構”訓練。
(1)有線段圖編題的訓練。
(2)有分步算式編題或根據題列出分步算式的訓練。
(3)有數量關系式編題或根據題列出數量關系式的訓練。
- 上一篇:保險信用體系法律途徑分析論文
- 下一篇:城鄉統籌農業保險法律制度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