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學支持服務體系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25 03:29:00
導語:遠程教學支持服務體系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天地網模糊評估遠程教學教學質量評價
【論文摘要】上海交通大學等七所高校聯合開發的新型教育資源東西部共建共享的遠程網絡教學支持服務體系,經過寧夏大學遠程教育學院七年的運行,對其遠程網絡教學的效果進行網絡問卷調查,搜集分析數據,建立模糊評估模型,應用計算機綜合評判分析,得出一些影響遠程網絡教育教學效果及質量的有價值結論。
一、引言
2002年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聯合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寧夏大學、西藏大學等七所高校創建了以“多校合作、面向西部”為模式、“名校實時課堂”為途徑、“跨校教學支持、管理系統”為依托、衛星+局域網的“天地網”遠程教育技術平臺為支撐的新型教育資源東西部共建共享體系,其成果獲得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該系統經過寧夏大學遠程教育學院七年的運行,在幫助西部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天地網”的教學支持服務體系所完成的遠程網絡教學質量與效果,一直是我們十分關注的問題。通過七年來對“天地網”遠程教學效果的跟蹤問卷調查,并對相關調查數據建立評價模型并進行量化分析,對涉及和影響教學效果因子之間的關系進行基于模糊理論的評估分析,我們找出了一些涉及遠程教育共性問題的有價值結論。
二、基于模糊理論的“天地網”教學效果評估系統
(二)模糊評估理論簡述
模糊數學是研究和處理模糊現象的科學,它揭示的是客觀事物之間差異的中介過渡性引起的劃分上的一種不確定性。而目前我國涉及到遠程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案都是明顯的非線性系統,也是明顯的模糊系統。將模糊評價理論應用于遠程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它的模糊推理功能,適應遠程教育教學效果評估本身的模糊化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把通常憑感性經驗評價遠程教育教學效果的過程轉變為具體量化數據參數模糊信息處理過程,提高了評估的科學化和智能化水平,使得評估結果更加公平而合理。
現在,利用模糊數學建立“天地網”遠程教育教學效果綜合評價數學模型。
設論域U:{u,u,…,tl,}為評價指標或者評價因素的集合;設V={v。,v,…,v}為評價等級的集合,每一個評價對象確定了從u到V的模糊關系R,它是一個矩陣:
這個模糊關系矩陣,尚不能對評估對象做出完全評價,我們引入U上的一個模糊集合A,稱為權重分配集或者權重。
同時引入V上的一個模糊集合B,稱為決策集或者評價集。
令:B=A口R
式中:“口”是運算符號,這種算法,簡記M。稱上式為模糊變換,A為輸入,B為輸出。如果R已知。由輸入,輸出中任意一個可以求出另一個。A值采用超標加權法計算得出。B的求法,可以采用下列步驟:
B=A口R
將B值按其大小順序排列,即可確定影響“天地網”遠程教育教學效果因素的綜合評價值。
(二)“天地網”遠程教學效果評價要素
1.對學習者的評價
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天地網”遠程教學的學習者是在校大學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大學生提供網絡學習的途徑、東部著名高校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方法。通過評價一方面真正了解學習者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對網絡學習效果做出評價和反饋。具體包括四個方面:
——網絡交互程度:網絡學習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教師與學習者的直接溝通,使學習者產生孤獨感。所以“天地網”系統,采用BBS,網上論壇,E—mail,輔導老師面授等形式來加強與學習者的溝通。
——網絡置疑情況:在遠距離的網絡學習中通過置疑,學習者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習的主題。置疑內容主要包括:請教問題數量,瀏覽問題解決的次數以及提供解決問題方案的次數,這些信息反映了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理解程度和主動學習的參數。
——網絡資源利用:學習者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和互聯網資源進行學習是遠程教學的一大優勢。課程資源包括網絡教學平臺及其相關的問題資源和電子圖書館等;互聯網資源包括利用瀏覽器和網絡搜索引擎來瀏覽和查詢網絡資源。
——作業和考試:平時作業的布置和批閱是根據學習者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其平時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狀況;而考試則是對學習者網絡學習情況的階段性測試和評價。評價系統將根據作業和考試結果的反饋,對學習者下一步的學習提出改進意見。
2.對教師的評價
在遠程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師的角色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的教師角色。網絡教學中的教師成為學習者學習的講授和輔導者,而非知識信息的直接傳遞者,知識信息的傳遞是由網絡來完成的。網絡教學的方式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異步;教師也可分為外地的主講教師和本地輔導教師;學習者學習的場合也不僅僅限定在教室里。所以對遠程網絡教學的教師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師在網絡教學活動中要及時規范和調整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在同步網絡教學中,要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表述的嚴謹性,遠程傳輸后的效果都要有明確的要求。異步網絡教學,則主要對傳輸的課件質量、格式和播出效果要嚴格把關。
——師生的交互程度:遠程網絡教學,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和學習者之問,學習者和學習者之問的互動和交流,否則學習者會產生孤獨感,讓網絡教學變得被動與單向溝通,從而使學習者喪失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網絡交互和溝通方式主要有:遠程課堂適時交流;教學論壇相互交流;E—mail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輔導教師面授;遠程視頻討論等形式。
——學習材料的提供:遠程網絡教學中,教師要負責上載相關課程的有效輔助學習資源和學習指南;如參考文獻,教學參考書、網絡搜索關鍵詞以及相關課程信息等。據此,評估系統可以掌握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和知識更新程度,同時也了解教師對學習者需要信息的提供程度。
——學習者學習和考試成績:由學生的作業成績,平時測驗成績和考試成績組成,這是對教師網絡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指標之一,但不能看成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公務員之家
3.對教學內容的評價
遠程網絡教學內容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僅僅指教師提供的網絡教學課件,還包括教師提供的教學輔助資料和互聯網資料。對課件的評價包括:內容和質量;結構和導航;練習和反饋系統;師生交互系統四個方面。
——內容和質量:評價要點是:課件的教學目標是否清晰;是否適合遠程網絡教學;能否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引起深度討論;課件內容是否更新及時。我們把學習者點播課件的次數和頻率作為評判的數量指標。
——結構和導航:評價要點是:教學導航設計是否合理;頁面鏈接和使用是否方便;具有學習記錄和時間統計;有引航功能,不至于學習者迷航。
——練習和反饋:課件中的練習設計有助于學習者知識技能是拓展與積累,學習態度與情感的改進和培養,通過對練習反饋信息的分析,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并使學習者得到激勵。
——教師與學習者的交互: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多種媒體的及時交互,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也能使學習者對學習重點和難點有更深刻的理解。評價系統把師生交互的參與度進行統計。
4.對教學支撐平臺和教學服務體系的評價
對于遠程網絡教學來說,教學支撐平臺和教學服務系統對網絡教學的影響雖然是非直接的,但對教師的教和學習者的學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評價方內容有四個方面:平臺的技術系統;平臺的教學系統;對教師提供的服務;對學生提供的服務。
——平臺的技術系統:即網絡學習平臺本身,是為遠程網絡教學活動提供的技術平臺,平臺的安全性、數據傳遞可靠性和穩定性都十分重要。此外,對用戶信息的保密,對教學數據的及時備份也要引起重視。
——平臺的教學系統:“天地網”系統提供了功能相當完善的網絡教學支撐平臺,我院建立比較完善的教學管理機制,有專職技術人員負責對平臺管理和維護,保證遠程網絡教學的安全穩定運行,并對教師和學生提供教學平臺的使用指南。
——對教師提供的服務:系統提供給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的資料和模板;提供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和師生交互的技術支持;為教師提供評價學生與系統的可參考的量化標準。
——對學生提供的支持:提供教學平臺的使用指南;提供學習者學習方法的建議;采用技術措施保證學生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的交互與溝通;為學習者的實踐活動與問題解決提供技術支持;提供學習者自我評價和測試的參考量規。
三、評價過程
“天地網”遠程教學效果的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盡管對各種評價的要素的評價方式有所不同,但都經過評價前準備、評價的實施、數據處理和信息的反饋四個階段。
(一)評價前準備
首先確定參與教學評價的對象和評價目標。其次選擇評價信息來源和信息處理方法。信息來源有系統量化評價指標,評價量表,教學活動日志,信息反饋記錄等。最后依據模糊評價的模型,生成調查問卷庫,評價項目庫和指標體系庫,其中評價項目庫和指標體系庫是在專家的參與和組織下建立起來的,包括了評價者、評價對象、評價類別、評價內容、評價項目和權重。
(二)評價實施
“天地網”遠程教學效果評價是通過網絡測試完成的,在教學平臺上向學習者測評表,說明測評的填寫標準和規則并規定提交時間。及時獲取評價信息,去除無效信息,進行誤差診斷,確定此次評價的有效性。
(三)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依據模糊評估的數學模型,對收回的測評表的評估信息,利用計算機編程進行數據處理并分析處理后的信息,進行歸納判斷,形成綜合評估意見得出總結性的評價結論。其中,評價結論包括:對學習者表現的評價、勸告和指導性意見;對教師表現的評價、勸告和指導性意見;對日常教學規則和教學活動的評價、補救措施,對教學平臺和過程的補救措施;對教學內容的改進意見和補救措施。總結性的評價結論要包括對教師和學習者的選擇性決策。
(四)評估信息反饋
“天地網”遠程教學效果的評估反饋形式可以根據情況以公告或Email通報給教師和學習者。內容包括對教師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對學習者的學習給予評價;對好的教師和學習者在公告中給予表揚激勵;對存在問題的教師和學習者指出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一般以Email信件反饋到本人。對教學平臺系統和教學技術問題一般以評價報告和改進意見的形式,報告給系統管理員和課件開發教師。
四、結語
經過“天地網”遠程教學支持服務系統七年的運行,通過對教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建立評估模型和模糊定量評估,發現普遍影響遠程教育教學效果的若干因素,首先是基于虛擬空間的遠程網絡教學中,教師與學習者、學校與學生處于相對準分離的狀態,教師與學習者的溝通交互尤為重要,師生問缺乏溝通和交流,明顯使學習者產生孤獨感,逐漸喪失學習動力和興趣,教師則會失去教學中的實時信息反饋,失去教學的針對性。我們主要采取加強實時課堂的視頻問答,本地輔導教師面授答疑,教學論壇的共同討論,E—mail的個別交流等多種措施來克服這一難點。其次是教師講授水平和課件制作質量對學習者也產生直接影響,作為管理者要提醒教師注意傳統課堂與遠程課堂的教學區別,認真負責的備課和講授,注重教學課件內容的嚴謹周密和視覺完美,盡量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習者的實際需求。第三是必須注重教學平臺的技術保障作用,因為學習者在線學習時間統計,網上圖書館資料的提供,教學基本資料的收集與分析都依賴和依托教學平臺支持下展開工作。最后要重視遠程教學效果量化分析評測并及時向有關方面反饋,因為不斷根據實際教學效果調整各個教學環節的控制力度,對遠程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