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思維能力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4 06:02:00
導語:多媒體思維能力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介入學校教育后,它徹底地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為師
生之問、學生之間提供了一個雙向的、平等的交流平臺。而今,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探索在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課題。本文試從多媒體計算機的特點入手,結合教學實際,探究運用計算機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通過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要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它給人們帶來新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在高科技迅猛發展并日益滲透于教育又改變著教育的今天,我們應怎樣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呢?這已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探索課題。本文試從多媒體計算機的特點入手,結合教學實際,探究運用計算機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一、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直觀性,啟迪學生立體思維
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思維也受到阻礙。小學階段由于剛剛接觸立體圖形,空間想象能力較差,這時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豐富表象,引發聯想,啟發思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啟迪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突破思維障礙。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后,講解這樣一道題:把一個棱長為4厘米的小正方體表面全部涂上紅色,然后切割成體積是l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紅色的各有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由于解答本題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解答起來很困難,而教師利用教具進行引導理解又存在著諸多不便。如果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車’’、“提取’’等動態演示,既可以使學生順利地突破思維障礙,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再如,在學完立體圖形體積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題:把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以長方形的長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的旋轉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想象不出所得的旋轉體是什么,直觀教具演示也很難幫助學生形成具體的表象,解答起來比較困難。這時多媒體課件便發揮它的優勢,通過Flash動畫演示,顯現出長方形旋轉時的軌跡,從而,唐動學生思維的閘門,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形象性,激發學生主動性思維
主動性是思維形成的基礎和前提,人們在開展啟動思維的時候,必須首先具有一種強烈的內部動力。對兒童來說,主動性表現出一系列特征: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濃厚的興趣等等。而多媒體計算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形象性。教學信息的多媒體化一一文字、圖像、圖形、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等,形象逼真,生動新穎,從而為學生創設多
樣化的學習情境提供了強烈的外部刺激,使學生處于一種強烈的感受之中。正是這種形象性,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一種求知欲望,轉化成一種進入創造學習的主動性。
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軟件DIROTER、FLAsH制作課件,創設了如下情境:在優美的輕音樂聲中,在風景秀麗的花果山上,猴王帶著三只小猴子在玩耍。不一會兒,猴王拿著三個大小一樣的餅,對三只小猴說:“孩兒們,你們今天真乖,我要獎餅給你們吃’’。它先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四塊,分給最小的猴一塊,中猴說:“我比它大,我要兩塊’’,猴王就把第二塊餅平均切成八塊,分給中猴兩塊。最大的猴更貪心,它說:“我最大,我要三塊’’。猴王就把第三塊餅平均分成十二塊,分給最大猴三塊。同學們,你們說哪只猴分得多?聰明的猴王用什么辦法既滿足了小猴子們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就明白了。緊接著,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之中,并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學生學習的這種主動性正是建立在課件鮮艷的色彩、生動逼真的動畫、引入思考的有趣提問的基礎上。因此,從這個角度說,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形象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三、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模擬現實特性,發展學生擴散性思維
創新思維對問題的解答方法不限于只有一種,通常有多種多樣的辦法,或者有多種多樣的演繹和推導,這就是思維的擴散性。而多媒體計算機為我們提供了培養學生發散性恩維的廣閾空間,尤其是它可虛擬現實的特點與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一拍即合,學生在計算機前操作,可自由地將各種媒體進行組合、擴充、整合,也正是在各種組合、擴充、
整合過程中,學生發散性思維得到培養。
例如一年級學生學習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以后,開始學習拼組圖形,老師針對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上設計了大小不同、放置的方位不同、顏色不同的三角形2O個,長方形15個,正方形15個,圓15個。要求學生選擇上述圖形,在下面空白處任意組合圖形,看誰組合的畫面想象豐富?學生興趣盎然,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屏幕上拼出了一幅幅閃爍著智慧的圖案。
最后,每個學生還給自己拼出的精美圖案取上富于創意的名字,如:“歡樂鳥”、“圣誕樹’’、“智慧屋’’、“知識房’’等等。在學生的自學中,學生的思維的發散性充分表現出來,而這種發散性正是藉助于多媒體電腦可組合、可擴充的顯著優勢。
四、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培養學生獨創性思維
多媒體計算機的又一明顯特點是教學過程的交互性,計算機可以進行人機交互,而且具有豐富的交互界面,充分利用這種交互特性,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安排學習進程,獨立地解決計算機提出的各種問題,從而培養自己的思維的獨創性。
如教學《平均分》的內容,教師在電腦屏幕上出示了動腦筋爺爺和一個長方形的用意是什么?學生立即議論開了,有的說:“這動腦筋爺爺一定和長方形有什么關系’’,有的說:“可能是動腦筋爺爺今天要告訴我們學長方形呢!”有的說:“這長方形里一定有許多秘密,老師是要我們動腦筋解開它的秘密’’?!罢f得好!今天我們要動腦筋解開這個長方形的秘密’’。我接著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用一條直線把這個長方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怎樣分?聽完老師的問題后,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很快投入電腦操作。他們力圖找到獨創的方法,有的學生還把已畫出的圖形在電腦上予以移動、組合……突然一個學生高興地大叫起來:“老師,我發現了!我發現了!只要通過長方形最中心的那個點畫一條直線,都可以把長方形分成同樣大小的兩半。’’我將他畫在電腦上的圖調到投影幕上,并示意他陳述自己的理由,演示自己的操作過程,學生清楚地看到他獨特的思維過程。
他解釋說:“我是通過把幾種圖形在電腦上予以重合,發現無論哪條線全都交在一點上。通過交叉點的直線都可以把長方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半,有無數種分法’’。全班同學用羨慕而又喜悅的眼神看著他,可以看出他們心里在想:要是我們也能發現這一點,多么好啊!
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了規律性知識,也正是在探索、發現規律性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得到了發展。而這恰恰是建立在多媒體計算機的人機交互的特征基礎之上的。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數學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一種新型教學手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品嘗學習的成功體驗和樂趣,以便更快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 上一篇: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探索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倫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