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研究
時間:2022-08-18 09:27:10
導語: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
教學需要一定的情境,良好的教學情境成為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有效的課堂必須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的。學生是有情感的人,所有的教學活動必須融進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有效的學習感情。所以,學生的學習感情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關鍵。情境的創設在課堂教學階段非常重要,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把握情境設計的關鍵要素。為調動學生的有效學習情感,教師的教學情境設計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的必須明確
每一節課都擔負著教學的任務,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而且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離不開一定的教學情境。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的形成,能夠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提高,使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發展。明確了情境創設的目的,教師創設的情境還必須有啟發性,有新意,而且具體明確,切忌模模糊糊,不能真正落實具體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情境設置應該體現時代的氣息
在信息社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學生作為時代的主人,他們身上透著時代的氣息,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審視他們,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兼顧學生的情感,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感知社會,關心社會。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時,教師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爾9票),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
教學情境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要結合他們的知識和生活的體驗。如果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那么再好的教學情境也不被學生所接受。小學低年級教師可以多利用講故事、玩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情境,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要發揮數學本身的作用,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研究教材,提高課堂有效性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憑借,是確保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教師必須研究教材,找到教材和學生已有知識的契合點,找到教材和學生能力的增長點。學生獲得知識的關鍵在于知識量的有效性,教師既要讓學生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又要確保這些知識對學生的發展有效果。在研究教材時,教師必須明確哪些知識是學生已有的,可以憑借它為學生搭上攀登的階梯,哪些是需要學生當堂獲取的,可以生成新的能力,哪些是需要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為他們進一步的發展產生智慧。教師研究好了教材才能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好充分準備。
三、關注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效率
課堂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課堂的有效性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發現問題,主動解決,那么學習就會有效果;如果學生回避各種學習活動,被動接受知識,那么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引導者、點撥者,要在學生學習的疑難處,適時點撥,在學生意見紛爭處能夠指明方向,在對知識的概括、方法的歸納時能夠給予必要的提示,讓學生少走彎路。學生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分層施教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他們不同的學習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激發有效參與的積極性
數學與生活密切關聯,生活是數學的淵源,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素材,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材料,憑借這些豐富生動的學習材料為學生創設數學學習的情境,有利于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是所有數學教師孜孜追求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要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實現堂堂有效,人人有收獲。
作者:程國芹 單位:河北贊皇縣院頭學區
- 上一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