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評價的運用

時間:2022-12-30 09:35:06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評價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評價的運用

摘要:數學對于邏輯思維的培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小學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也是當前學校和教育部門所高度重視的。而對于小學數學的成果評價,在傳統的評價模式下,存在著一些很明顯的缺陷,這無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本文也將從“多元評價”這一原則入手,探究其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多元評價;小學數學教學;應用探討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即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學生所表現出的態度和情感。所以這也對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根據這一原則,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評價,這樣一來可以將學生作為主體,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筆者也根據這一原則,探究多元評價如何運用于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之中。詳細結果如下。

1多元評價的必要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一直沿用的單一的模式。在評價的主題上,是教師單方面的評價;評價內容上,是所學的書本知識;評價方式上,是采用單向的考試模式。這些模式盡管可以對學生所學的知識做出合理的評價,但是存在的缺陷也非常明顯,僅僅是對學習成績作出了評價,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評判卻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1]。因此,這也是多元評價模式出現的必要性。多元評價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上都作出了相應的改善和優化,其目的在于全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以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2如何形成多元評價的模式

2.1評價主體的改變: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評價的主體一般僅僅是教師,學生一直處于被評價的地位。這種方式的缺陷顯而易見,就是小學生無法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平等對待。換言之,就是學生也希望成為評價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模式上要注意到這一點,并作出相應的改進和完善。具體做法可以在評價的主體上進行拓寬[2]。例如可以從過去單一的教師評價發展為師生互評、學生互評等,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促進師生之間的更好交流。

2.2評價內容的改變:以往的評價內容一般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而在新時期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在評價內容上也應該做到相應的改善。小學生的認知、情感水平相對于中學生還有不足之處,因此要在所學知識內容的評價基礎上,額外針對小學生不同的特點設計多元化的評價內容,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這一過程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和培養認知能力。

2.3評價方式的改變:在現階段的評價方式上,大多都是采用考試或測驗的模式,以考核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這樣一來學生的創造力或許就會因為試卷的束縛而受到制約。所以,在評價方式上要做出改變,不僅僅通過試卷的方式,也可以通過例如提問等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

3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評價的具體運用

多元評價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如何在課堂上進行合理運用,是教師們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所以,這要求教師們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興趣、習慣等方面做出不同方式的改進。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3.1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評價:學習要想有效率,有成果,一套合理的學習方法是必需的。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后,不僅在學習的積極性上會有所提升,在學習能力和成果方面也會有顯著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或示范、讓學生掌握最為有效的學習方式,實現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評價[3]。例如在學習到“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出一道題目,比如計算“25×48=?”,而學生通過思考也必然研究出不同的計算方法,而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身的思考習慣和思維模式下去得出結果,這樣一來就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可以分解為25×4×12,或是25×2×24,25×4很容易得出100,25×2很容易得出50,而整數的乘法也比較好計算。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可以有靈活的變化,教師也可以在引導過程中建議學生使用最優方式,再加以評價,從而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2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作出評價:實踐能力也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質。而數學課堂上也可以注重這一方面的評價。例如在學習到“圖形的旋轉”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親自動手,例如使用相關教具進行實際制作和操作,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從而可以了解到圖形的旋轉的原理[4]。這種實踐活動的安排時對于書本中知識的充分擴展,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4結語

通過研究,不難看出多元評價的模式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必將得到更廣泛的運用。在新時期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這種方式也符合未來人才培養的要求和社會的需求,對于小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樂趣,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能在教學模式上作出改善和創新,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為我國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后備人才。

作者:劉曉慶 單位: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蘇堡小學

參考文獻:

[1]高學虎.多元智能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2,29(22):69-70.

[2]張永伶,馮鳳玲.系統教學評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2,07(12):90-91.

[3]易荷花.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16(08):75-76.

[4]張全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多元評價的實踐探索[J].天津教育,2012,08(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