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時間:2022-02-01 08:09:48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摘要:培養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演示、激趣,半扶半放,熟練操作,獨立設計并動手操作的培養過程,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矛盾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從而提高課堂數學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

關鍵詞:數學;培養;操作;能力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培養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其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呢?為此,筆者談談幾點看法。

一、挖掘教材,演示、激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抽象的數學知識僅憑老師單調乏味的講解,要想使學生理解,是十分困難的事。因此,教師必須深挖教材,精心設計并做好抽象數學知識的演示過程,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既要向學生講清楚動手操作的方法,又要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使學生掌握動手操作的要領并有樂于動手操作的強烈愿望。例如,教學“加法”這一概念時,教師出示例題“樹上原有4只小鳥,又飛來了2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教師先在黑板上粘貼上4只小鳥,表示“樹上原有4只小鳥”,再在黑板上粘貼上2只小鳥,表示“又飛來了2只”。然后數出一共有6只小鳥,表示求出了“現在一共有多少只?”邊演示邊向學生講解先怎么操作?再怎么操作?最后怎么操作?演示完后,引導學生抽象出“加法”這一概念。最后,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說:“孩子們,你們也想試一試嗎?”從而調動起學生動手操作的強烈愿望。

二、初步體驗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演示完教具后,讓學生拿出學具,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初步體驗動手操作。動手操作之前,教師要向學生再次強調動手操作的步驟、要求、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學生操作能力參差不齊,無論有的學生操作得多么糟糕,教師都要有寬容之心給予鼓勵,及時、耐心、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信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實踐進行觀察、分析、歸納總結,把感性的數學知識上升為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學“平面圖形的對稱性”時,教師先演示教具,演示完后,讓學生拿出學具長方形、正方形、五角星、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進行動手操作。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師要向學生強調操作的具體步驟、要求、方法。對操作能力差的學生給予即時的鼓勵、指導,學生通過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動手操作,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熟練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有必要設計出相應的練習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從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設計練習題,力求把機械單調的練習內容設計成豐富多彩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設計練習時,應堅持做到有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實踐、觀察、分析、交流中熟練地掌握動手操作技能,從而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教學完行程問題的應用題后,教師設計了一個這樣的趣味游戲動手操作練習:老鼠與貓相距20米,貓發現老鼠后,立即以5米/秒的速度追擊老鼠,2秒鐘后,老鼠發現了貓,老鼠立即以3米/秒的速度向前逃命,問貓追上老鼠需要幾秒鐘時間?教師讓學生之間拿一些人扮演貓,拿一些人扮演老鼠,互相演示,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在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分析、交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使復雜的問題變得很容易解決,從而順利地解決了問題。又如,“把4個邊長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后,周長減少了多少厘米?”這種類型的題看似簡單,可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由于抽象能力較弱,就不那么簡單了。學生只要具體地拼一拼、擺一擺,所有的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四、拓展知識,學生獨立設計并動手操作,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發展于生活,倘若脫離了生活,那數學學習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動手操作技能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總結提高,把動手操作作為學生解決生活中數學實際問題的一種利器,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的動手操作方法應有所不同。要讓學生養成自己獨立設計動手操作方案并親自動手操作的習慣,像數學家那樣研究問題,由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當學生遇到疑難之處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鼓勵,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學習了角的概念后,從而要求學生完成習題:“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后,還剩幾個角?”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動手操作的方案并進行操作。學生設計的動手操作方案如下。材料:長方形紙一張、剪刀或小刀一把。方案:1.用剪刀剪掉長方形的一個角或用小刀裁掉長方形的一個角。2.數出剩下的長方形的角的個數。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踐,通過動手操作,最終數出了長方形剪掉一個角后,剩下的角為5個。由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很簡單,用不著設計動手操作方案并進行實踐,只憑著平時的生活經驗,連想都不用想就回答還剩3個角,結果答錯了。當回答錯誤的學生知道正確答案并進行實踐操作后,都恍然大悟,回味無窮。

作者:王大俊 單位:重慶市墊江縣福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