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模型思想分析
時間:2022-06-10 08:36:11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模型思想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還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本文指出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和分析,以供各位教師參考。
關鍵詞:模型思想;策略分析;小學數學
數學模型思想是指在數學教學中要把數學的實際生活和理論知識融合到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更好地應用數學理論知識,并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1]。但是就目前來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對學生采用的是一味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而忽視了學生能否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數學教師在現階段的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和掌握能力。例如,在講解“數學驗算”這一內容時,很多教師會參照教材,直接把數學驗算的要求和過程等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掌握了驗算流程后進行套用。這種比較落后的教學模式,不僅顯得數學課堂單一、無趣,而且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二)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傳統數學教育模式的影響下,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往往把側重點放在了對數學課本中理論知識的講解上,以數學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的優良,學生一貫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對知識進行記憶,這樣做不利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還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2]。(三)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只要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學好就可以了,從而忽視了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也導致很多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處在了一個較低級的階段,還有待提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數學模型思想的理念。數學模型思想,指把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數學知識轉變成簡單、具體的數學思想,其中包含數學公式、數學定理以及數學函數等知識內容,通過把實際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結合到理論知識中,從而更容易地解決數學問題。俗話說:“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來構建數學模型,讓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利用數學理論知識解決問題,這有利于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模型。(二)國家政策的要求。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類的學科,也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內容的基礎階段,為其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轉變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地位,從而更好地參與學習。同時,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點對小學生的數學模型思想進行培養。通過把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使一些相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好地轉變為簡單的現象。這樣做不僅滿足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三)小學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小學階段是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構建階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時機。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學習數學時,尤其是在面對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時,學生往往顯得無從下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性格、學習特點,培養學生構建數學模型思想的意識,讓學生發揮自己無限的想象力,達到把抽象知識簡單化的目的。通過學生數學模型思想的構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策略分析
根據上述對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問題的探討。由此可見,加快改變以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是當下的首要任務。(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調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數學看似是一門比較乏味的學科,但其中很多知識都貼近我們的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設定與生活相關個明確的指導。例如,在教學《圖形認知》一課時,教師可以把一些理論知識轉化成生活中的某種事物。如在學習了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四邊形等圖形后,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學校的操場、黑板、學生課桌等事物結合到理論知識的教學中,這樣有利于營造教學課堂的積極氛圍。(二)構建數學模型思想,體會模型的應用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地利用數學課堂中的數學模型,在對問題進行解答分析時,把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轉變成簡單、具體的事物。例如,在教學《如何計算正方形面積》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在生活中找到正方形的模型,如講臺上的粉筆盒,然后讓學生拿出尺子對其進行測量并計算出面積。已知粉筆盒一個邊的長度為10厘米,根據正方形四個邊相等的原理,利用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得出:面積=邊長×邊長,即10×10=100(平方厘米)。同樣,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時,也要在家里面找到相對應的生活模型,然后用尺子親自測量出該模型的長度、寬度,從而更好地進行面積計算。通過結合實際生活,構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數學模型,能讓學生親身體會到數學模型在數學理論知識應用上的重要意義。(三)加強實踐指導是鍛煉學生構建模型能力的關鍵。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每個學習階段都組織學生多觀察生活,從而達到培養構建數學模型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帶學生到商店進行走訪調查,采用構建數學模型的方法對其商店里一些商品的價格或數量進行計算等。讓學生自主地參與這些社會實踐,使其經過自身對數學知識以及生活的感受,對所學知識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同時加強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能力,這在其以后的學習、生活道路上有著重要的影響。
為了能更好地為國家培養教育領域的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至關重要,也是當下教育事業的首要任務。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思想,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能促進學生思維邏輯的開發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才.初探小學數學教學中模型思想的滲透[J].中外交流,2018(19):115.
[2]王慶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策略[J].才智,2018(26):191.
作者:羅先招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城關小學
- 上一篇:物理實驗在原子物理教學的貢獻
- 下一篇:小學數學課堂抽象思維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