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與留守兒童成績提升策略

時間:2022-05-07 03:43:46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與留守兒童成績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與留守兒童成績提升策略

摘要:很多人對于留守兒童的概念似乎還只是停留在電視報道、報紙上,甚至有的人認為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留守兒童已經變成了一個名詞只存在我們的記憶里了,但實際上恰是因為社會的發展我們中國的留守兒童群體反而越來越“壯大”了,而對于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關于留守兒童的數學教育,因為數學對于學生而言是抽象的學科所以很難,本文將針對留守兒童的數學教學、提升數學成績進行討論分析。[1]

關鍵詞:小學數學;留守兒童;提升成績

數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有著相對嚴格的要求,而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之所以會認為數學難懂復雜,是因為學習數學的中樞是大腦的痛苦中樞,并且領域很廣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再有就是數學的內容復雜且數學符號混亂,這就導致數學體系內部的混亂讓學生產生數學很難學的想法,所以接下來數學教師就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為學生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協作關系,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2]

一、小學數學教學留守兒童的問題

留守兒童是一個群體,在這個群體中我們可以大致分為兩種類型,有的留守兒童跟其他的學生并沒有兩樣,甚至于在思想方面都要遠超于他們,因為他們的性格積極向上樂觀堅強,還會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所以更加懂事坦蕩,在生活中跟父母在一起相處的時間較短所以更加懂得珍惜,關愛家人和其他朋友。盡管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家境條件相對困難,但是他們會在生活中找到樂趣,堅強與勇敢讓這些學生永遠保持微笑,而對于這類學生我們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不要因為他們表面看起來樂觀堅強,就忽視了他們內心的脆弱,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依然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反饋和生活狀態,跟他們做朋友及時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學會換位思想,竭盡全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是還有一種類型的留守兒童相對就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思,因為這類的留守兒童大多是自我心理疏導不夠,沒有辦法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所以就造成我們對留守兒童的“刻板印象”,性格內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溝通交流,但是這類留守兒童在本質上也是向往童年快樂灑脫天真爛漫,幸福依偎在父母的懷抱里的幸福生活,只是沒有遇到能夠真正了解他們的人而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耐心和關愛給到第二類的留守兒童,因為這類型的留守兒童更容易激發人們的“保護欲”,呈現出來的“悲苦”通常會引起社會的關注,但其實第一類留守兒童更應該值得我們尊重,他們積極樂觀堅強面對生活,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社會的正能量就應該需要這些,我們是應該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時幫助他們疏導但是這并不是我們給他們貼上那些所謂“標簽”的理由,撕掉社會上給留守兒童沉重的標簽。[3]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留守兒童成績提升的意義

留守兒童對于這個社會而言是一群弱勢群體,因為家里的經濟條件和負擔導致這些孩子的父母不得不遠離家鄉、離開自己年幼的孩子和上了年紀的父母,去城市里打工掙錢,這些偉大的父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卻把這些孩子留在家里,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屈指可數,當然去外地打工也不僅僅是農村才會出現的事情,一些城市里也會有這些現象出現,有些父母雙雙去經濟發展更加繁榮的地方,導致這些孩子本應該在父母身邊享受父母的愛,但是卻被集中起來形成這樣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大多是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管教和正常的心理溝通,所以小小年紀的他們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而這種負面情緒的出現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然后影響教師的教學工作降低教學質量,教師是一個很神圣的職業,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懷所以性格內向,但是這些學生其實更加需要從心理上糾正,例如教師可以選擇跟家長溝通,讓家長抽出一定時間給這些孩子溝通交流,定期打電話寫信,讓他們知道雖然不在一起可是卻無時無刻不在想他們,教師和家長一起努力,鼓勵學生,給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傳遞學習的好處,如果好好學習努力長大,然后就能和爸爸媽媽永遠在一起了,教師也要抽出課余時間多跟他們做游戲增強自己的親和力,并且要放低“姿態”和他們做朋友。[4]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留守兒童成績提升的策略

(一)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留守兒童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

很多的興趣都是從游戲開始的,教師利用游戲激發留守兒童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利用游戲教學法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知識。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1—1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目標提出的要求是需要學生明白生活中還有比萬更大的數,然后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等計數單位,并且知道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數學來自生活,而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學習數學的意義非凡,數學是一門運算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很小就開始學習了,并且大家都知道其實數學跟很多學科都息息相關,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還能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在學習數學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習數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穩定的學習興趣是慢慢養成的,切不可操之過急。

(二)運用生本教學理念加強留守兒童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而新課標同時提出了新的要求創造出更多的生動有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打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課堂,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理念中“圣人”地位,而是要根據新時代的教學節奏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師生情感不僅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更是讓學生喜歡上數學的關鍵所在。而對于教學理念,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講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一定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主動學習,由此可見情感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師作為家學課堂的主導者,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好學生。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比較數的大小》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還能自主將整萬的數熟練地改寫成用“萬”做單位的數,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法則將一個億以內的數的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和求近似數。教師一定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在本節課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嘗試換一種教學模式,將講臺和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走上講臺,然后讓學生去講課,讓學生通過理解知道萬位在右起第五位,整萬的數萬位后面有4個0,只要將4后面的0都去掉加一個萬就好了,同理可證再求近似數,比萬大的數字也可以這樣去操作,將我們的數學教學課堂變得輕松有趣,讓學生體驗一把當老師的感覺,從而更能學好數學。

四、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課堂的一種“宣戰”,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目標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提前學習,而課堂上的時間則是用來大家一起討論遇到的問題,大家相互交流討論,這樣的學習記憶點會更加深刻同時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去自行解決問題,深入學習探索的過程雖然會遇到問題但是在成功解決的那一刻,喜悅也會是翻倍的。例如在《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一課的學習中,教學要求需要學生簡單對數的產生有一個了解,知道什么是自然數,還能認識多位數的計數單位,理解十進制計數法和數位的含義,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了,讓學生利用先進的網絡和查閱資料去解決問題,就算沒有辦法解決也沒關系,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然后幫助學生一起解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同時教師讓學生學會解題思路在下一次去解決問題時就能夠比這一次好很多,這才是我們的教學目的。

五、結束語

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缺少管教和溝通,少有和父母相處的過程,缺乏鼓勵以及正能量的傳遞,從而導致一些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加強留守兒童的主體地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鄭黃義.農村小學低年級留守兒童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8).

[2]陳玉萍.淺析留守兒童學習習慣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6).

[3]李敬玲.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5).

[4]蘇瑤.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0).

作者:拉毛才 單位: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曲瓦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