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企業勞動合同與法律防范
時間:2022-03-19 03:15:04
導語:議企業勞動合同與法律防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在進行招聘時,應當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向勞動者告知勞動紀律,明確合同的權利義務,保證合同約定事項的合法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企業在進行招聘時,應當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這不僅是企業招聘時的法定程序,也是用人單位必須遵循的強制性義務。口頭合同雖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便利性,但是一旦出現勞動糾紛,企業很容易因此而在訴訟中處于不利地位。如果出現勞動者拒絕簽訂書面合同的情形,企業應當保留相關證明文件,否則出現勞動糾紛企業還是應當承擔未簽訂書面合同的責任。因此,企業在招聘時應當簽訂書面合同,防范企業的相關風險。告知勞動紀律制度。在進行招聘的過程中,向勞動者明確告知企業的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不僅能夠保護勞動者的利益,還有利于維護企業的利益。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企業應當將企業的相關勞動紀律和制度向勞動者明確的告知,并且進行書面的記載、保存。同時,企業還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公示企業的勞動紀律,便于員工、社會公眾查詢,這也是企業保存證據的最佳形式。明確合同權利義務。企業在進行招聘時,還應當明確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是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重要載體,因地合同的各項條款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規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會要求員工在離職后遵守一定時限的競業禁止,因此企業在勞動合同中應當明確要求勞動者保守其在勞動過程中知曉的企業秘密。同時,企業應當支付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樣才能夠保證保密條款的合法有效性。保證合約的合法性。企業在進行招聘時,還應當保證合同約定事項的合法性,絕對不能簽訂霸王條款。例如,對于某些不能夠嚴格遵循國家要求的勞動時間的職位,企業不能自行決定調整工作時間,而應當在簽訂勞動合同簽到國家勞動行政部門審批,取得相應的許可,這樣才能避免因為勞動時間造成的合同糾紛。
企業履行合同過程中的合同管理和法律規范
在履行勞動合同時,企業應當向勞動者公示有關的制度,積極為勞動者繳納各項保險費用,并明確約定合同的期限。公示相關制度。在勞動合同簽訂結束、上崗之前,企業應當向員工公示相關的勞動紀律。企業可以通過在簽約時期的告知、員工手冊等形式向員工告知勞動紀律,還應當以書面公告及時公示勞動制度的變動。企業的告知義務還可以通過紀律培訓班、員工簽名、多處長期的公示,確保員工了解本單位的勞動紀律,這樣在勞動糾紛時企業才不會因為怠于履行告知義務而承擔相應責任。繳納相關費用。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應當為員工辦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繳納相關的社會費用。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支出,往往會拒絕為員工繳納相關的社會保險費用,或者延遲繳納,這些做法會大大損害員工的切身利益。企業一旦出現上述行為,就應當在勞動糾紛中承擔相關責任。明確合約期限。勞動合同分為有期限的和無期限的勞動合同,企業應當嚴格遵守法律關于必須簽訂無期合同的相關規定,而不能簽訂有期限的勞動合同。如果員工拒絕簽訂無期限的合同,企業應當保留相關的證明文件,作為勞動糾紛中的證據。
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時的合同管理和法律規范
在解除勞動關系時,企業應當嚴格遵循處理員工的實體法以及程序法要件,盡快解決薪酬糾紛,謹慎處理非過失解除勞動合同的事件。遵循實體與程序要件。企業在解除勞動和同事應當遵循勞動法規定的實體與程序要件。例如,企業在決定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之前,應當將相關理由通知工會,得到工會的認可后方可進行。工會如認為企業理由不充分的,還有權要求企業重新審定。企業應當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與實體要件,避免因此產生勞動糾紛。盡快解決薪酬糾紛。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后,應當及時支付相應的勞動補償金。如果企業未能及時履行這一義務,還應當支付百分之五十的額外補償金。因此,企業在與勞動者解除合同后,應當盡快地支付相應的薪酬,避免由此產生的勞動糾紛。謹慎處理非過失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對于非過失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企業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情形進行,例如由于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或生產效率提高,或者由于員工的非工傷不能勝任員崗位工作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員工,并且支付一個月薪酬,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員工出現意外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本文作者:張洪春工作單位:開灤集團公司
- 上一篇:勞務派遣的性質及責任分配
- 下一篇: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改善論文